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 第576章 异曲同工之妙

第576章 异曲同工之妙

    周村,张店的炮声一响。

    韩团长就知道了。

    他也清楚,江向阳这是在帮他分担压力。

    传递出来的信息,无非就是让他不要着急,稳扎稳打、

    不过,急不急,栖霞县城都要拿下的。

    倒不是因为栖霞县城只有五个中队的鬼子。

    这些鬼子很警惕、

    依托县城的残垣断壁。

    占领着制高点。

    组织在街道上巡逻。

    但是718团可不怕他们,

    十殿阎罗跟一般的主力部队最大的差距,就是攻坚能力。

    这一仗,韩团长没有下令让地方部队参战,而是按照江向阳的意思。

    每个大队,打一个中队,然后各地方部队派遣军事,政工干部,参与观摩学习。

    在韩团长看来。

    这一仗,跟一般的攻坚,还有些不一样。

    栖霞有敌人没有发现的根据地地道。

    可以最快的速度,摸到鬼子几个中队结合部,防御身后。

    比一般的攻坚战,要好打很多。

    当然,他也不可能因为江向阳要求他们给地方部队做示范。

    就采取正面强攻的措施。

    用江向阳的话说,这很傻逼。

    反而718团比较强的周满囤大队,放在了中间开花的位置上。

    “我们曾副司令不仅很了解江支队长,也很了解韩团长,来的时候,她就给我说了,我们鲁西军区两个团到了栖霞,别想着抢头功。”

    袁政委一开口,栖霞战场指挥部里面就是一串笑声。

    参加了黄县,招远之战。

    鲁西四团很知足,等这场战役全部打下来,说不定他们和黄县,招远两个县大队一起,也能捞个模范团的称号。

    跟718团抢任务,他们自认为现在还没有那个底气。

    但是继续训练下去,打下去,随着战斗经验的累积,再过几年,也未必不行。

    “抢任务,是我们党的部队,区别于国民党军最大的不同,越是危险的任务,越是艰难的任务,抢到的部队,越光荣,完成的越好,越光荣..眼下收复栖霞县城,鬼子就几个中队,谈不上什么重点任务,就不用各位兄弟部队的牛刀了。”

    韩团长解释,就没有一个相信的。

    全都哄笑起来。

    只不过,他在部署兵力方面,还是周全的,很信任兄弟部队。

    聊城过来的两个团,一个团已经堵住了鬼子第24师团前往招远的必经之路。

    另外一个团,则堵住他们前往莱阳的道路。

    撤下来的蓬莱英雄团,配合胶东福山,牟平两个县大队,堵住了鬼子前往青岛的方向。

    718团除了进攻之外,还派海阳县大队,绕过栖霞县城,为718团堵住鬼子前往烟台的道路丰富了防御层次。

    他这一番布置,还是得到各部参战干部的认可的。

    瓮中捉鳖嘛!

    他们已经架好了一口铁锅。

    拿下栖霞县城,就是起锅烧水了。

    “时间到了,我们也该开打了...鬼子从济南到青岛到烟台,做梦都想挖一条封锁线,把胶东分割开来,可惜他们就在做梦,也不想想,他们一旦这么挖了,在地图上,就犹如一条恶龙..”

    根据地这帮干部都知道,江向阳是陕北派到山东钦差。

    代号“屠龙少年”。

    指挥部顿时充满了笑声。

    于眉在这一点上,特别佩服韩团长。

    大敌当前,举重若轻。

    谈吐间,不知不觉的流露出一种大将风度。

    看了一下手表,韩团看见进攻时间到了,连忙带着各地方部队的干部,一起走向了前沿观察哨。

    跟国军,日军打仗很不同。

    718团明明配属了火炮。

    九二式步兵炮,迫击炮都学着江向阳的渤海支队,配属到各大队去了。

    但是栖霞这一仗,就没有用大炮轰了步兵冲的战术。

    情报表明,鬼子留在栖霞的几个步兵中队,就没有火炮。

    当然,掷弹筒不算。

    没有总共的信号弹。

    晚上7.30分时间一到,栖霞县城外围的日军防线,就响起了枪声。

    最先倒霉的是鬼子在最外围设置的流动巡逻队。

    718团以不讲理的打法,解决巡逻队的同时,向鬼子防线里的暗堡,封锁岗哨,发起了进攻。

    “718团不愧是我八路军主力中的主力,枪法很准,眼到手到,子弹到。”

    一开火,几个地方部队,就能明显感觉,718团和他们战斗,训练中表现出来的战术水平的差距。

    猛,更多的时候,不是因为战士们勇敢,不要命的冲。

    更多时候,是这种精准的火力压制。

    尤其是718团战士,看见鬼子打出照明弹,机枪火力点暴露的时候。

    利用m35速射炮,利用掷弹筒,精准的对鬼子机枪火力进行打击、

    一出手就哑火了对手的自动火力时候。

    不得不佩服起了韩团长带兵的能力。

    “速射炮还真是一个好东西,打这种暗堡,建筑,曲射的掷弹筒,完全使不上力气。可惜就是数量太少,八路军没有生产弹药的能力,无法配发给我们地方部队。”

    眼看着一个战士,直瞄速射炮,顺着鬼子机枪的窗口位置,就把炮弹打进了鬼子据守的建筑。

    别说于眉,就连袁政委,也非常眼红。

    他们都来不及感慨718团的装备,就听见城里的枪声响了。

    “我们地道的同志出击了。”

    栖霞县长辛诚,自豪的开口。

    他在太行山,抗大分校学习的时候,栖霞县城就开始挖地道。

    等他回来,也盯着挖地道。

    这次鬼子第23师团占领栖霞,破坏了太多地道,这让他心疼的不得了。

    他准备等这次把鬼子赶跑了,带着乡亲们,民兵,要重修栖霞县城,也要把这些地道,全部恢复起来。

    这不仅是老百姓在躲避鬼子飞机的渡劫仙丹。

    也是八路军反攻鬼子的灵丹妙药。

    “从外围进攻,吸引鬼子注意力,然后地道里的同志,出其不意的从地道钻出来,中心开花,韩团长这仗打的非常有章法,跟曾副司令指挥的黄县招远之战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话,让韩团长很郁闷。

    自己当团长时候,曾纪兰还是一个护士,刚从医院转到江向阳他们直属连当副连长。

    如今在胶东,她一战成名。

    连自己累积的那么多战功,也被她踩在脚下。

    不得不拿眼前的敌人24师团来为自己正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