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 第688章 雪中送炭赶不上了

第688章 雪中送炭赶不上了

    第二次到沂蒙山。

    尽管江向阳也是到泰安接她,也第一时间派专人一对一服务带来的这些教育界,实业界的人士。

    礼物跟上次也一样。

    段宏巽感觉跟第一次,完全不一样。

    倒不是江向阳一直跟随着顾心仁。

    原本只有两个山洞的庆丰厂,已经在一个错落的山洞群里面,组成产业集群,蔚为壮观。

    从山脚到山里,车水马龙。

    不停的运输着各种物料,后勤补给。

    最大的不同,是根据地的工人,战士们,都穿上了新军装。

    每个人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也跟军装一样的精神。

    “江司令,顾小姐,新婚快乐,你两次举办婚礼,我都没有机会到场,原本以为要准备两份礼物,后来才知道,新娘子是双胞胎。”

    翡翠是当初在天津时候买的,买的时候就很喜欢。

    她也是到了沂蒙山才从几个教授口中得知,江向阳办了第二次婚礼。

    临时决定送礼物的。

    段宏巽佩戴了多年,当她从领口解下来,准备给顾心仁戴上的时候,顾心仁用手碰了碰那块玉,接过来,然后重新给段宏巽戴在了脖子上。

    看见她很费解的表情。

    “段姐姐的心意我们收到了,我和江司令结婚,那么多人送来礼物,我们只收心意,不收礼金和礼品。”

    能嫁给江向阳,姐姐还跟着一起调到了半岛军区,一家人一起生活,顾心仁感觉非常满足。

    即便是明天牺牲在战场上,她也觉得死而无憾。

    能帮江向阳招待段宏巽,即便是结婚以后,顾心仁也不敢这么想。

    毕竟眼前这姐姐,举手投足之间,都带着民国贵女的气度,光站在面前,就能让人感觉到压力。

    “三小姐,要不,就不回去了。你两批带了这么多人过来,难免走漏消息,以后,就在山东工作,如果你嫌弃山东条件不好,也可以考虑去陕北,或者八路军办事处。”

    在抗战前,段家在西南,为几所高校修建了校舍。

    带动了一批实业家迁川。

    虽然在后方有着非常浓的声誉。

    但是现在国共两党的关系这么僵。

    真要是暴露了带着这么多学者,教授,各界人士到山东来。

    庞司令在广播电台里面,骂人骂了一个痛快。

    国民政府政府的江苏省主席,被渡江的新四军打的像一条狗一样。

    某些人暴怒的情绪下,四处寻找发泄,是肯定会发生的,担心正面逮捕审讯判决会被阻挠,难免会动用暗杀的手段。

    从泰安到庆丰厂,这一路,江向阳都安排顾心仁来陪自己,感觉这家伙结婚以后,跟自己关系生分了。

    没想到,却听见江向阳这么暖心的建议。

    他还是比较在乎自己的。

    只不过,这次带来了好些工业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这些人如何使用,融入山东的工业体系。

    江向阳跟上次一样,煞费苦心。

    一直跟在这帮人身边忙前忙后,见缝插针的各种交流。

    “后方的工作还是需要人做的,我哥拍的电影,我还想拿去国立剧专那边显摆显摆呢。”

    嘴上是这么说。

    段宏巽有点舍不得放手让别人跟吴先生,范先生他们联络。

    “尽管还没有出成本,但是我断定,必定会拍成载入史册的精品,值得一辈子显摆。”

    “真的?”

    “西南有你家二姐,二姐夫在,有些工作,他们可以做,我们地下党的同志也可以做。您从西南带来这些人才,在山东从事教学,研究,生产工作,也需要人从中联络,半岛军区缺人,相当缺人。”

    吴政委,副参谋长这几天就要去太行山和陕北了。

    江向阳明年注定会北上。

    山东这一摊子,不管是移交给组织其他单位,还是留守人员照看。

    都需要一个善于沟通的人。

    “我考虑考虑!”

    “怎么跟你哥一个德行了,摸得着的好处,还矫情上了。你出去打听打听,能成为十殿阎罗的一员,在华北那是单开族谱的荣誉。”

    银铃的笑声,随着腰肢摇摆。

    江向阳这动员的手法,对于想成为八路军战士的年轻人,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对于她而言。

    考虑的东西就很多了。

    这些工业管理,还是有门槛的,不是随便谁都行。

    她害怕自己不能严格遵循八路军的军纪,也害怕自己在山东的工作,不能像后方那样得心应手,做出成绩。

    “你该忙什么,就去忙你的,我去看看我哥!”

    段宏业的电影《九儿》已经完成了拍摄,这家伙一边在继续拍摄,一边在跟着美国过来的技术人员,学习冲印,剪辑胶片,做后期配音,忙的不得了,他英语又很一般,还不得不把奚东曙拉在身边做翻译。

    奚东曙很耐心,他不仅要考虑,雇佣的几个技师能否适应这样清教徒一般的工作条件,是否有可能要闹着回去。

    还要等着把电影带回去。

    而江向阳也确实很忙。

    胡子昂和胡厥文等实业界人士,参观庆丰厂的时候,相当的震撼。

    万万没想到,八路军竟然在抵近抗战前线的山东,建成了如此规模的工业体系,甚至比抗战前,他们在上海,在四川的实业规模大的多。

    从西南过来的技术人员,都跃跃欲试。

    机械,化工的基层技术人员,索性安置进入了庆丰厂的一些实际操作工作中。

    至于那些工业组织者,高级工程师。

    但是了解到庆丰厂的原料瓶颈以后,决定先去莱芜。

    看一看莱芜那边的钢厂,如果有可能,先补齐采矿,炼钢方面的短板,然后利用大洋彼岸的一些原料,加上庆丰厂能自行生产的设备,重新建厂。

    跟第一批过来的专家,教授很相似,八路军从鬼子手中,收复沦丧的国土,并且守住,让百姓安居乐业,震撼了这些实业界人士,技术人才,正如八路军办事处和段宏巽在后方宣传的一样。

    根据地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第一批的教授,专家,已经选择好了着力点,已经开始为抗战做出自己的贡献了。

    雪中送炭已经赶不上了。

    锦上添花,他们不觉得自己会比张源毅等山东的实业界人士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