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离婚后,每日情报让我狂飙致富 >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留下任何把柄的计划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留下任何把柄的计划

    沈岩转过身,看着他。

    “光科,根基,是靠人打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他的语气很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京州是我们的总部,是我们的基本盘,这一点不会变。”

    “但做人工智能,最核心的是什么?”

    陈光科下意识地回答,“人才?”

    “对,是顶尖的算法人才。”

    沈岩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窗外的夜色,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T市有国内最好的三所理工科大学,还有中科院的两个研究所。”

    “这里,是算法人才的洼地,也是我们未来的金矿。”

    “这套房子,以后就是工作室的临时办公点和人才公寓。”

    一番话,逻辑清晰,布局深远。

    陈光科心中的疑惑,被这宏大的蓝图冲散了大半。

    他看着沈岩,看着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

    自从那场地狱般的变故之后,沈岩就变了。

    变得沉稳,锐利,甚至有些深不可测。

    他做的每一个决定,在当时看来或许有些匪夷所思。

    但事后证明,每一步,都踩在了最关键的点上。

    他选择相信。

    无条件地相信。

    “我明白了,岩子。”

    陈光科重重地点了点头。

    “需要我做什么,你尽管开口。”

    沈岩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他走过去,拍了拍陈光科的肩膀。

    “不急。”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次日清晨。

    天还没亮透,陈光科就一个人溜出了酒店。

    两个小时后,他提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脸上挂着心满意足的笑。

    T市老字号的云片糕,熏鱼,酱鸭,还有几样叫不上名字的特色点心。

    他几乎把半条美食街都搬了回来。

    “岩子,赶紧的,咱们把这些东西寄回公司去,让兄弟们也尝尝鲜。”

    沈岩看着他风风火火的样子,没说什么。

    两人叫了急送,把几十斤的土特产打包发往公司。

    随后,退房,去机场。

    飞机穿过云层,T市的轮廓在舷窗外迅速缩小,直至不见。

    京州,星岩科技。

    当沈岩和陈光科推开公司大门时,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不是温度的热。

    是氛围。

    键盘的敲击声密集如雨,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讨论声压着嗓子却依旧清晰可闻。

    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的齿轮,高速运转,精准而高效。

    白板上,密密麻麻的流程图和代码片段,几乎找不到一块空白。

    这就是他的团队。

    陈光科像是回到了自己的战场,眼中瞬间燃起战意。

    他把外套一脱,扔在自己的座位上,卷起袖子就扎进了一个正在激烈争论的技术小组里。

    “这个接口参数有问题,我来看看......”

    他的声音,很快便融入了这片沸腾的海洋。

    沈岩站在原地,静静地看了一会儿。

    他走到办公室的中央。

    啪,啪。

    他轻轻拍了两下手。

    清脆的声音不大,却像有种魔力,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整个办公室,安静了下来。

    几十双布满红血丝,却依旧明亮的眼睛,齐刷刷地望向了他。

    “辛苦了。”

    沈岩开口,声音不大,却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我知道,最近大家都很累。”

    “再坚持一下。”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等这个项目顺利收尾,我带大家去海岛团建。”

    “阳光,沙滩,海鲜,随便玩随便吃。”

    短暂的寂静后,人群中爆发出了一阵压抑的欢呼。

    “老板牛逼!”

    “就等您这句话了!”

    “兄弟们,为了海岛,冲啊!”

    士气,再一次被点燃。

    沈岩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他转身,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关上门,将喧嚣隔绝在外。

    而京州的另一端,清河集团顶层的总裁办公室里,苏皖正对着一份加密邮件,手心冒汗。

    邮件是沈岩两分钟前发来的。

    内容,是清算周立派系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凶险的一步——董事会上的最终摊牌。

    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可能出现的变故,以及应对方案,都写得清清楚楚。

    这两天,她就像一个提线木偶,严格按照沈岩的剧本在演。

    第一天,她用赵德海儿子赵凯在“凯撒”地下赌场欠下的千万赌债,逼迫这位财务总监交出了周立的账目漏洞和黑料。

    过程比想象的还要顺利。

    赵德海几乎没有抵抗,就把一切都交了出来,只求能保住他儿子的两条腿。

    第二天,市场总监孙庆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一个匿名的快递。

    里面,是他和一个当红女星在酒店里的高清照片。

    半小时后,孙庆的辞职报告,就递到了她的办公桌上。

    苏皖甚至能想象到,这位一向风流自负的总监,在看到照片时,脸色会是何等的惨白。

    沈岩的手段,精准,狠辣,直击要害。

    苏皖越是执行,心中那股寒意就越是浓重。

    这个男人,仿佛站在上帝视角,洞悉着每一个人的弱点。

    他就像一个藏在暗处的猎人,不动声色地,就将猎物逼入了绝境。

    深不可测。

    这是苏皖现在对沈岩唯一的评价。

    而此刻,沈岩的注意力,并不在清河集团。

    他的手指,正在笔记本电脑上飞速敲击。

    屏幕上,是鹿特丹港的卫星地图,以及密密麻麻的航运数据。

    他在为王海东制定解决方案。

    那个任务,系统只给了目标,却没有给过程。

    这需要他自己来填补。

    两个小时后。

    一份长达十页,名为《关于鹿特丹港氧化镝清关的破局方案》的PDF文件生成。

    他看了一遍,确认无误。

    方案的核心,不是疏通,而是引爆。

    他查到了王海东的竞争对手,宏远贸易的赵宏,在同一批次,同样有一批货物滞留在鹿特丹港。

    而赵宏的货物,远比氧化镝这种稀土材料,要敏感得多。

    那是几箱未经申报的军用级无人机配件。

    沈岩的计划很简单。

    第一步,匿名向荷兰海关的缉私部门,举报宏远贸易。

    第二步,在缉私部门介入,造成港口混乱,所有货物清关流程被无限期拖延时,再通过一个在欧洲注册的离岸咨询公司,接触那位焦头烂额的海关监管员范德萨。

    第三步,向范德萨“提供”精准的情报,将所有问题都锁定在宏远贸易的头上,帮助他迅速结案,平息风波。

    而作为交换,王海东那十二个“干净”的集装箱,需要被第一个放行。

    一环扣一环。

    借力打力,驱虎吞狼。

    这个方案,不给任何人留下把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