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上,一骑绝尘。
燕王轩辕啄的近身暗卫凌风正往南阳州府赶去。
他是皇室暗卫出身。
听令的却不是当今圣上,而是他的主子燕王殿下。
拿着燕王府的令牌,他无需办理路引就可以出入任何府城,差遣驿站相助。
马鞍边还挂着一个鸟笼。
里面有八只信鸽。
这些信鸽是陆三少离开京城后,他家主子觉得路途遥远,联系起来多有不便。
于是特意让人从西域购来的良种信鸽。
不仅飞行速度快,更能在风雨中辨明方向。
凡事都有利弊。
信鸽虽然能飞越千山万水,但其实是利用飞鸽的归巢本能。
要让信鸽传递信息,就得在出发地和目的地都各设一个“家”。
这些信鸽在燕王府养了半年,就会把王府当作归巢之地。
出了燕王府,只需把信件绑在信鸽腿上放飞,信鸽便会径直飞回燕王府。
两地往返几次才会熟悉路线 。
而且它承重不行,飞行途中也有可能被人一箭射中,截下信息。
故而,在大齐,一般不会使用飞鸽传书。
真要用,也是用很隐晦的书写方式传递信息。
凌风夹紧马腹,马鞭在空中甩出清脆的响鞭。
胯下骏马四蹄翻飞,溅起一路尘土。
他低头瞥了眼鸟笼,笼中信鸽安静地梳理着羽翼。
镇国公府突遭变故,陆世子和陆三少作为陆家嫡出少爷。
必须尽快让他俩知晓京城局势,才好做出下一步的应对。
凌风不敢耽搁。
只在驿站换马时稍作停歇,随即又踏上征程。
他清楚明了,此次传递的信息事关重大。
或许关乎到到整个陆家的生死存亡。
......
南阳境内的官道边。
陆沉和陆承祖兄弟俩看着村民们用大石头和细石子夯实路基。
“照这个进度,马上就能完成这边的官道和排水沟渠。”
“明日我去当地县衙办了文书盖章,就能全部完工。”
陆承祖转头看向陆沉。
这次要不是陆沉大力支持他的防洪工事。
此次的任务怕是要持续不少时间,也不可能完成的这般好。
前来南方治理水患工事委实不是好办的差事。
陆承祖作为京城派来地方的专业官员,心里比谁都清楚其中的利害。
他既然来了,所到之处几年内不发生水患还好。
反之,他则会受到朝中官员弹劾。
这也是这些年无人愿意接下这苦差的原因。
陆沉理解兄长的难处和抱负。
不仅在财力上大力支持。
还亲自到现场帮忙监督工程进度。
“兄长,你看这夯实的路基,日后定能经得起洪水的冲刷。”
陆沉看着忙碌的村民们,眼中满是满意。
挖沟渠排水固然重要。
可这些妨碍官道交通的地方正好趁着兄长在,也修上一修。
但他却不知,此举正应了那句话——修桥补路无尸骸。
他们的父亲镇国大将军在打了胜仗后,中毒身死。
比马革裹尸都不如,死于有心人的阴谋算计。
连带着大将军麾下十余名得力部下也一同身亡。
镇国公府的男丁被下了大牢,府中的妇孺已经踏上了流放之路。
风吹大地万物,却无法传递亲人们的恐慌和悲凉。
~~
陆承祖点头道。
“是啊,只要把这防洪工事做好,百姓们就能少受些水灾之苦。”
陆沉这时打算与兄长暂时分道扬镳。
“兄长,马上就到六月二十五,我的三个孩子也将满百日。”
“我得回去给孩子们举行三月之名,大宝的名字叫陆多娇,是月红起的。”
“二宝三宝的名儿,你可有提议?”
陆承祖闻听此言,心头一喜。
把早就在清水县脑子里念叨过无数回的名儿说了出来。
“小弟,你看——陆景行、陆知行这两个名儿怎样?”
“景行”取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喻指品德崇高。”
“知行”源自“知行合一”,强调务实笃行,期望兄弟俩能德才兼备、言行一致。”
陆沉眼睛一亮,当即拍板道。
“好!这两个名字既有分量又有深意,比我琢磨的那些强多了!”
“等回去告诉月红,她定然也欢喜。”
“大宝陆多娇,二宝陆景行,三宝陆知行。”
“姐弟仨的名字凑在一起,听着就亲近。”
陆承祖脸上也漾开笑意,伸手拍了拍他的后背。
“你能赶回去给孩子办百日宴,再好不过。”
“这边收尾的事宜我盯着就行,你路上慢些,多照应着萧鹤。”
“这段时间,他跟着忙前忙后,比我身边的文成和武就还得力。”
“放心,我心里有数。”
陆沉点头应下,转身招呼着那边的萧鹤道。
“萧鹤,你出来也有好些天,随我回去吧!”
萧鹤忙不迭的跑了过来。
天天在烈阳下指挥着人干活。
他不再是那个细皮嫩肉在茶楼里哼着曲儿的公子哥。
皮肤晒成了健康的麦色,原本白净的双手也磨出了薄茧。
他抹了把额头的汗,咧着嘴笑。
“可算忙的差不多了!这阵子跟着两位大哥,我才知道治理水患真不是嘴上说说的容易事。”
陆沉看着他的变化,眼中带着赞许。
“能沉下心来做事,你比从前稳重多了。”
说罢,朝着防洪专用车走去。
“走吧,先回府给孩子们准备百日宴,之后......”
陆沉话音顿住,嘴角扬起一抹微笑。
该启程回家了吧?
祖母和母亲一定盼着见到他和月红的三个孩子。
月红也不再排斥回到镇国公府。
说到回家,兄长转述晟亲王的话语再次涌上心头。
陆沉心底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他不觉就蹙起了眉头。
萧鹤没察觉他的异样,兴冲冲地跟上陆沉的步伐。
两人上了不远处的专用车,朝着清水县的方向疾驰而去。
~~
岁月无声,时间很快到了六月二十五。
清水县这边的柳宅里一片喜庆祥和。
距三个孩子出生已有百天。
因着先前办过满月宴和乔迁喜,这百日宴就不必再大办。
柳宅里邀请的都是内亲好友。
人数不算多,柳家这边的人全员到齐。
陈家那边由陈二爷带着两个表妹过来。
他们如今上了户籍,名字也改了。
月红她们不好再叫她们原来的名字,干脆以大表妹,小表妹称呼。
萧鹤和萧二萧一道过来。
河码头那边来的是宁虎和张彪。
不过宁虎与暗香定下亲事后,这关系上自然更近一些。
他一大早就来到了柳宅。
柳宅大厅里早早的摆上了四台圆桌。
月娥带着家里的丫鬟给台桌上呈上茶水糕点后,就跑到另一边听说书先生说书。
据说这次说书先生所讲的书,是陈家姐姐所写。
大家听完还得帮想想有哪些不足之处....
时辰尚早,老太太等一众女眷坐在一起乐呵呵的听说书。
三个孩子过了三月,长得更加招人喜欢。
在大人们的怀抱里眨巴乌溜溜的眼睛,不哭不闹的盯着说书先生看。
惹得众人争着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