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移动城市种田指南 > 第404章 万物更新,任重道远!(大结局)

第404章 万物更新,任重道远!(大结局)

    离野率先考察了下自家星系里的工业区,即工业行星群。

    3个月的时间里,由周兴统筹管理的工业行星群已经建设完毕。

    进度如此之快,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

    第一,三个月里明日文明生产数不胜数的0.5级-1级移动城市,配置工程配件协助周兴建设工业行星群。

    第二,新加入的影豹文明,一口气派出了几千万只影豹负责协助建设。

    这些异兽展现出了惊人的速度和默契,干起活来干净利落。

    再加上诺薇的辅助。

    这个城市AI在周兴面前呈现出了一副巨大的全息星图,上面实时流动着数以亿计的数据点,代表物资、人员、进度。

    周兴负责参考并给出建议,都精准地优化着整个建设工程的效率。

    现在,工业行星群已经正式投入运作。

    星球间纵横交错的太空铁轨网络已经建设完毕,这些由高强度合金铸成的巨构,如同钢铁神经束般将一颗颗工业星球紧密相连。

    铁轨之上,一列列太空列车高速穿梭其中,以精准的效率将原材料、半成品和能源模块在不同星球间循环输送,构成一个永不停歇的物流血脉。

    每颗工业星球上,都有着数量达到百万级别的影豹正在兢兢业业工作。

    在高温灼人的铸造车间,影豹们利用短距空间跳跃,精准地调整着巨型锻压机的模具。

    在错综复杂的管线丛林间,影豹们如履平地,用已变得灵巧如手的双爪,进行着毫米级的设备校准与维护。

    在生产装配车间中,影豹们展现了令人惊叹的精密协作能力。它们以三至五只为一个小队,在复杂机械结构的里外空间同步跳跃闪现,负责协同装配。

    看着眼前的景象,离野不由得连连点头,并用力拍了拍周兴的肩膀。

    “你远比我想象中干的还要好啊。”

    点头之余,周兴亦轻出了一口气。

    他身上的担子远比想象中还要重一些。

    一个工业区,124个工业行星,上亿级别的工人。

    这一切全都归他管辖。

    更要命地是,这还仅仅只是开始。

    毕竟一个星系不可能只有一个“工业区”,在未来随着星系宇宙域建设逐步开展,越来越多的工业区将建立起来,并会有更加多的工人。

    这些活都将交给身为工业部长的周兴来干。

    想到这,他不禁头都大了。

    看着周兴的神情,离野自然明白他在想什么。

    星系工业区建设,如此重任他不可能交给外人。

    很快,周兴又意识到了一件事。

    “对了盟主,不光是工业区,我们还得建设星系工人保障体系。”他提醒道。

    同工同酬、薪酬与福利保障、标准工作时间、工业保险.

    在二人的讨论下,星系工人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了起来。

    不光是建设诸多工业区,离野的最终目标,是在伯恩利星系打造出一个完整的星际工业体系。

    它完全涵盖从基础资源开采到高端制造的完整链条,包括冶金、能源、机械、电子等所有工业门类。

    即便是遇到星际贸易中断、敌对星际势力经济封锁或爆发星际大战时,也依然能够独立运转。

    从一颗螺丝钉到一艘行星级宇宙飞船,所需的一切都能在体系内部解决,使所属文明在危机中拥有无与伦比的战略定力和持久力。

    完整工业体系也意味着资源、能源和废料的内部循环利用达到极致,形成近乎完美的闭环。从小行星矿料到工业废料,都能在体系内被分类、回收、再加工,垃圾零排放,资源利用率接近100%。

    “嘶”周兴不由得冷汗频出。

    从无到有,建设起一个星系工业体系,这无疑于愚公移山——而且移的还是珠穆朗玛峰。

    “不着急,一步一步慢慢来吧。”离野安慰。

    他明白这活有多难做,这无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将是一场以千年为单位的建设长跑,亦是成千上万人的接力赛。

    艰难点头之余,周兴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情。

    “可是盟主,咱们的移动城市也算是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了吧?”

    离野点头。

    是的。

    移动城市的生产车间,只要拥有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就能生产出来。

    再加上明日号拥有图纸研发中心和升阶研发中心,等于是“想造什么就造什么”。

    但是

    “不光是移动城市,我们的星系亦要有生产的能力。太空战星、行星发动机、行星级宇宙飞船凡是移动城市能够生产的,星系也要能生产。”离野坦然说道。“否则,它只是移动城市的附庸而已。”

    周兴沉默半晌,轻轻点了点头。

    确实没错。

    离野摸了摸下巴,不由得思忖起来。

    目前第一个工业区已经建设完毕,日后将源源不断地生产衣食住行的一系列工业品,供给伯恩利星系内部。

    不光如此,这些工业品还要对外销售,以便创汇。

    其实不光是周兴,他压力也挺大的。

    工业区已经投入运作,每天都是天文数字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再加上这上亿级别的影豹员工要发工资。

    每天一睁眼,就是天文数字的成本。

    而对外创汇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因为现在星际金融危机过后的星际大萧条时代。

    绝大多数星系的财富已在金融危机中蒸发,民众和官方的首要目标是“生存”,而非“消费”。对工业品的需求从“想要升级”暴跌至“只求不坏”,市场容量呈断崖式下跌。

    加之各大星系主权货币的疯狂贬值,导致跨星系贸易都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和结算危机,现在所有人做生意只认可星币。

    星际经济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天文数字的关税和贸易壁垒比比皆是。

    “怎么办呢?盟主。”周兴略显担忧地问。

    离野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担忧。

    临走之时,他分配给了周兴新的任务。

    着手建立起第二个工业区。

    “好的。”周兴点头。

    毫无疑问,这接下来又够他忙活好一阵子了。

    离野很快便抵达了农业区。

    农业区也已经建设完毕。

    虽然说规模远比工业区要大,但建设起来的难度却陡然低了好几个层次。

    因为它既不需要从内到外搭建工厂和机器设备,也不需要在诸多行星中建设起运输交通网络。

    只需要播种等级作物,蓄养鱼类和牲畜家禽即可。

    经由引力波控制器调节,256颗农业行星以标准精确的方式排列。

    而在它们的正中心,这赫然是一颗人造太阳。

    自从离野授意立项后,图纸研发中心很快就研发出了人造太阳的设计图纸。

    在诺薇的操纵下,人造太阳以精确的角度散发出席卷整个农业行星群的光芒,为期提供照明和温暖。

    除了移动城市自身的等级作物和家禽牲畜外,内务部还从外星系引入了一系列高价值的外星作物、外星牲畜以及外星鱼类。

    由于刚刚发行的明日币在星际中没有公信力,加之星际大萧条到来导致大家只认同星币,所以内务部对外采购时还得向离野申请星币拨款。

    带领离野参观的正是林悟。

    “农业区目前产出的农产品,已经完全能够供给明日文明了。”他说道。“甚至还有一大堆余裕。”

    “那我们就建立起一个星系粮仓。”离野说道。“将粮食肉类冷冻起来封存,作为救急粮。”

    这样一来,无论是日后明日文明人口迎来爆发式增长,又或者是迎来星际动乱,心里能够多几分底气。

    林悟点头。

    实际上他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已经要求内务部挑选地点建设星系粮仓,并依次储存粮食。

    根据预期,星系粮仓储存的粮食足够明日文明百年用度。

    “百年么?”离野思索。

    若是用高科技冷冻技术,确实能做到这一点。

    接下来的时间里,二人边参观边聊事情。

    “你们将经济体系建立好了没?”离野问。

    “已经确立好了。”林悟回答,“接下来就是给民众分发明日币,使其在伯恩利星系中流通使用了。”

    三个月的时间里,内务部和金融部携手完成了经济体系。

    从明日币的初始购买力、到基础的银行系统和支付结算系统,再到经济法律框架,全部都已经完善。

    现在要做的,便是给明日文明每个公民账户中发放一笔基础数量的明日币,作为启动资金,以便快速在市场上流通起来。

    “所以你们打算一个人发多少呢?”离野又问。

    林悟扶了扶眼镜。

    “一人1.5万明日币。”

    这一数字是经过计算后得出的。

    相当于一个成年公民三个月正常生活所需的吃穿用行消耗。

    实际上明日币的购买力还算是高的,一枚明日币能够购买一包星际零食。

    这笔保障金,足以使公民们在3个月内有充足的时间去料理好自己。这笔钱会像活水一样迅速流入市场,从而逐步盘活整个经济循环。

    而原先的贡献点数制度,则是被完全取代。

    “光是这样还不够,若是想要让伯恩利星系完全盘活,我们就需要让公民们自己开店。做生意才行。”林悟提醒。

    毕竟货币只是血液,商业活动才是让血液流动起来的心脏。

    一个真正强大的经济体,根基在于无数个活跃的微观个体。

    归根到底,即是“生产权”问题。

    早在明日号上时,离野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但由于移动城市特殊的体系,“生产权”无法下放到居民个人,因此只能作罢。

    明日联盟内部其实是没有经济体系的,衣食住行全部都由官方包揽生产,居民们则是通过挣来的贡献点数去购买。

    本质其实是官方垄断了生产权,居民只是被动的消费者和劳动者。他们的创造力、主动性被完全压抑。贡献点数制度更像是一种物资配给凭证,而非真正的货币。

    这种体系俨然是死气沉沉的经济泥潭。

    而现在,离野要让这片死水完全活过来。

    经由他的授意,内务部和金融部开始协力合作,指定起了“伯恩利星系民营经济促进法”。

    该法案的内容是允许并鼓励任何公民,以个人或合伙形式,申请从事法律未禁止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

    从开一家小餐馆,到成立一家星际货运公司。

    在规定时间内,伯恩利星系的工业区将以成本价出售给创业者生产机器,至于技术更是免费。

    不仅如此,居民们原有的贡献点数亦将按照一定比例兑换成明日币。

    在日后,伯恩利星系的个体经济和公司经济将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很快,他又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如果是创业的话,光是刚发的1.5万明日币怕是不够。咱们要不要给居民们多发点?”

    林悟摇了摇头。

    如果初期钱发得太多,容易引发通货膨胀。

    “关于创业钱不够的问题,我们可以发放贷款。”他提醒。

    在金融部和内务部的主导下,一个庞大的星系机构就此成立。

    伯恩利星系央行。

    它就相当于是一只“看得见的手”,负责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之外,进行精准、逆周期的宏观调控,确保明日币的稳定与整个经济航道的平稳。

    与离野讨论之余,林悟亦由衷地发出了感慨。

    “不知不觉中,咱们的文明越来越像模像样了啊。”

    “是啊。”

    离野亦是感慨万分。

    随着星系经济体系确立、明日币发行,星系央行成立,文明的宏观骨架已然搭建完毕。但二人都清楚,一个能自我造血、可持续运转的机体,还差最后一块,也是最为敏感的一块基石:税收。

    星际时代,税收的层次俨然上了一个台阶。

    贸易关税与增值税、数据信息与知识产权税、行星资源开采税、科技税、智能合约税

    各类税收层出不穷。

    离野的想法倒是简单。

    “不用一步一步摸着石头过河,咱们直接就照抄麦卡伦星系的税务制度吧!这样省事的多!”

    将手头上的事情全部忙完后,他才松了一口气。

    现在,明日文明与伯恩利星系将正式起步了。

    今后,它们将在星际大家庭中慢慢成长,逐渐变得茁壮。

    最终屹立于星际之巅。

    在离野的邀请下,众人随他搭乘上明日号,开始巡视起了伯恩利星系。

    老周、唐方、林悟、林夏、周兴、杨正、方勇.

    皆是最初随他一同前行的人。

    舷窗之外,是深邃的宇宙画布。

    “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自己像是老了呢。”方勇由衷开口。

    杨正哑然失笑。

    “大概是因为,咱们一路上来经历无数,亦走出了很远的路吧。”

    “喂喂,打起精神来,伯恩利星系才刚开始起步,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呢!”周兴提醒。“千万不要懈怠了!”

    不远处,离野和林夏正并肩而立,二人无声地看着眼前的风景。

    “没想到你终于愿意停下脚步啦。”林夏轻声说道。

    在她和众人的记忆中,离野永远是那个目光锁定前方、不断驱策自己和所有人狂奔的领航员。

    因此,当他选择在伯恩利星系定居并开始建设时,大家都有些惊讶。

    离野轻轻一笑,牵起了林夏的手。

    “伯恩利星系只是我的终点,却是明日文明的起点。”

    说话的同时,他亦感到前所未有的释然。

    明日文明未来的路,将由后继者们一同开拓。

    未来将会有很多很多故事。

    而自己将从开创时代的人,变为一个无声的看客。

    想着想着,他不禁眼神闪烁。

    “阿离,你明明都不到三十岁,却变成这副老气横秋的样子了。”身后传来声音,正是老周。

    离野回头望去,发现众人不知何时已经凑到了眼前。

    每个人脸上都是笑意。

    离野微微一愣,脸上常年浮现的凝重,被众人温暖的笑意化开。

    “就你话多。”他无奈地拍了拍老周的肩膀,眼底却漾开真实的暖意。

    明日号继续平稳航行。

    甲板上,那个以往一直孤身前行领路的身影,终于渐渐融入人群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