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德鲁伊仙族 > 第208章 炼化

第208章 炼化

    点点绿光,尽数没入李梦泽的体内。

    而那枚承载了一切的黑色果实,也随之缓缓落下,悬停在了他的眉心之前,与他那陷入沉寂的神魂,形成了一种玄之又玄的共鸣。

    李梦泽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神光湛然,气息比之前深厚了何止十倍!

    他不仅没被撑爆,反而因祸得福,借这王朝百年积怨,将自己的“百草道场”一举奠定了坚实根基!

    高天之上,清虚道长见状,抚须微笑,眼中尽是赞赏与欣慰。

    而在祭坛之巅,随着皇帝的倒下与魔龙的彻底消散,那些负隅顽抗的龙影卫们也终于军心大乱。

    李梦金与李元虎抓住这转瞬即逝的破绽,剑光刀芒纵横捭阖,与镇国公府的高手们合力一处,转瞬间便将这些皇帝最后的死士尽数斩杀。

    祭天台之上,死一般的寂静。

    风,停了。

    雨,散了。

    至此,尘埃落定,大局已定。

    只剩下那满地的狼藉,破碎的祭器,以及横七竖八的龙影卫尸体,无声地诉说着方才那场惊天动地的变故。

    “哥哥!”

    李梦月第一个反应过来,她不顾神魂的虚弱,跌跌撞撞地跑到李梦泽身边,小手却不敢触碰,生怕惊扰了他此刻的状态。

    李梦金与李元虎也立刻围了过来,他们浑身浴血,伤痕累累,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关切。

    李梦泽的气息虽然稳定,但体内却仿佛蛰伏着一头足以毁灭世界的凶兽,那股内敛的力量,比之前那帝龙更加令人心悸。

    “不必惊慌。”

    清虚道长自半空中飘然落下,他手中的拂尘轻轻一挥,一股柔和的清风便将众人笼罩,那清风之中蕴含着安抚神魂的道韵,让众人因激战而沸腾的气血与紊乱的法力,都平复了不少。

    他的目光落在李梦泽眉心前的那枚黑色果实上,即便是以他那古井无波的心境,眼中也不由得闪过一丝惊叹与凝重。

    “以生命道场为鼎炉,以太阴圣体的净化之力为辅火,强行将一尊九幽怨龙与一朝国运相融的怨念本源。”

    清虚喃喃自语,“你这小子,是疯子,也是天才。”

    他伸出手指,指尖星光点点,小心翼翼地触碰了一下那枚道果。

    “嗡!”

    一股磅礴浩瀚的洪流,瞬间冲入他的识海。了,饶是清虚修为通天,也不由得闷哼一声,收回了手指。

    “好家伙,”他看向李梦泽的眼神彻底变了,神情凝重,“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力量了,而是一种‘道’的雏形。他将那怨龙的‘果’,变成了自己的‘因’。此劫若能渡过,他未来的成就,怕是连贫道都无法看透。”

    “国师,”李梦金声音沙哑地问道,“我大哥他……究竟怎么样了?”

    清虚摇了摇头,神情肃然:“不好说。他此刻神魂与这枚道果相连,正在进行最深层次的融合与炼化。这过程,无人能够插手,全凭他自己的意志与造化。短则三五月,长则数年,他都会处于这种活死人般的状态。在此期间,绝不能受任何打扰。”

    就在此时,祭天台下,传来了震天的喊杀声与金铁交鸣之声。

    镇国公手持将剑,亲自率领着冲入皇城的镇国军,与负隅顽抗的残余禁军展开了最后的清剿。

    他看到祭坛之上的景象,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随即虎目含泪,对着清虚道长的方向,单膝跪地,遥遥一拜。

    “老臣,代大虞万民,谢国师拨乱反正之恩!代边疆枉死的数十万英魂,谢李家诸位义士,沉冤昭雪之恩!”

    他身后,三万镇国军将士,齐刷刷地单膝跪地,声震寰宇。

    “谢国师!谢李家!”

    这声音汇聚成一股磅礴的民心军意,冲散了王都上空最后的阴霾。

    那些被怨雨波及,心神失常的百姓,在这股煌煌正气冲刷之下,竟也奇迹般地恢复了清明。

    清虚看着这一幕,微微颔首,随即拂尘一甩,一股无形之力将镇国公托起。

    “国公爷请起,收拾残局,安抚万民,才是当务之急。”

    他的目光扫过那瘫倒在地,已经彻底变成一个废人的皇帝,又看了看那被禁军看押起来,面如死灰的大皇子与五皇子,声音恢复了淡然:“至于这几位……便交由国公爷与太后娘娘,共同商议处置吧。贫道,方外之人,不便插手这红尘俗事。”

    说罢,他走到李梦泽身边,大袖一挥,一股柔和的星光便将李梦泽连同那枚“道果”一同托起,悬浮于半空。

    “此地怨气未消,不宜久留。贫道先送他们回府。”

    话音未落,他与李家兄妹的身影便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了天际。

    只留下镇国公与满朝文武,面对着这个破碎的王朝,和一个百废待兴的未来。

    …………

    听涛小筑,一夜之间,成了整个王都最核心,也最神秘的所在。

    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镇国公亲自调派了最精锐的亲兵,将这里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任何敢于窥探者,格杀勿论。

    书房被临时改造成了一间密室,清虚道长亲自布下了一座“四象星宿阵”,隔绝了内外一切气息。

    李梦泽静静地躺在寒玉床之上,眉心前的“道果”散发着幽深的光芒,仿佛一颗黑色的太阳,每一次呼吸般的明暗闪烁,都牵动着整个房间内天地灵气的潮汐。

    李梦月坐在床边,小手轻轻按在哥哥的手腕上,将自己体内恢复不久的太阴之力,温和地渡入,帮助他梳理着体内那狂暴与生机并存的能量。

    她的动作专注而又虔诚,仿佛在守护着一件稀世珍宝。

    李梦金则像一尊雕塑,手持“影牙”,静立于门外,他的气息与整座小院的草木风雨融为一体,任何一丝异动,都逃不过他的感知。

    “丫头,你也消耗甚巨,不必如此。”清虚看着自己这个心性坚韧的徒弟,有些心疼地说道。

    “师父,没事的。”李梦月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却带着一丝倔强,“哥哥是为了我们才走到这一步的。只要能让他好起来,月牙儿做什么都愿意。”

    清虚叹了口气,不再劝说。他知道,这兄妹之间的羁绊,早已超越了寻常的亲情,化作了彼此“道”的一部分。李梦月的太阴之力,对中和道果中的怨念,确实有着不可替代的奇效。

    他走到院中,看着那棵百年老松,心中却在思索着另一件事。

    斩断怨龙契约,看似一了百了,但那契约毕竟维持了王朝数百年,早已与这片土地的地脉气运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强行斩断,就像从一个人的身体里,猛地抽离了某个重要的器官。

    虽然去除了病灶,但必然会留下一个巨大的“空洞”。

    这个空洞,会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

    这方天地的法则,又会如何进行自我修复?这一切,都是未知之数。

    而就在他思索之际,李梦金怀中的那枚“传讯菌菇”,毫无征兆地亮了起来。

    光芒闪烁,一道温和醇厚的声音,直接在众人的心底响起。

    “孩子们,做得很好。”

    是父亲,李平灿的声音!

    “爹!”李梦月惊喜地叫出声。

    李梦金也激动地握紧了拳头。

    “梦泽的情况,我已知晓。”李平灿的声音继续传来,“怨龙虽是九幽邪物,但它与国运相融数百年,其本源怨念之中,早已沾染了一丝这方天地的‘龙脉之气’。梦泽此举,无异于虎口夺食,将这一丝龙脉之气,连同那滔天怨业,一并化作了自己的道基。他若能功成,便能一步登天,走出一条前无古人的‘生死轮回’之道。”

    “只是,此道艰难,非外力能助。你们只需为他护法,静待他破茧成蝶即可。”

    李平灿的声音顿了顿,似乎在喘息,显然之前那横跨万里的道场投影,对他消耗亦是极大。

    “我今日传讯,是为告知你们另一件事。”他的声音变得无比严肃,“怨龙契约被斩,此方天地法则出现空缺,其气息已经泄露了出去。我能感觉到,有一些非常古老而强大的存在,已经将目光,投向了这片土地。”

    “什么?”李梦金心中一凛。

    “大虞王朝,在这片大陆之上,不过是偏居一隅的凡人国度。但在那些真正的修仙宗门,千年世家眼中,一条与国运相连的九幽怨龙,以及一个刚刚诞生了‘道果’的世界,无异于一块刚刚出水的肥肉。”

    “短时间内,他们或许还在观望。但要不了多久,当他们确认法则不稳,便会有真正的‘过江猛龙’前来,试探,甚至……掠夺!”

    “眼下我的德鲁伊道场还能蒙蔽一时,你们要做好准备。接下来的敌人,将不再是朝堂上的阴谋诡计,而是真正的,拥有通天彻地之能的……修士!”

    …………

    半月之后。

    王都的秩序,在镇国公的铁腕之下,迅速恢复了平静。

    皇帝被打入天牢,终身监禁。

    大皇子与五皇子被废为庶人,圈禁于王陵,为历代先祖守墓。

    在太后与镇国公的共同主持下,由一众宗室老臣推举,最终选定了旁系血脉中,一名年仅八岁的孩童,登基为帝,改元“新生”。

    太后垂帘听政,镇国公总领军政,国师清虚则被尊为“护国天师”,地位超然。

    而李家,则成了这个新生王朝中,一个谁也无法忽视的庞然大物。

    李梦金凭借救驾、平乱之功,被破格晋升为金鳞卫大统领,兼任防务总司令,手握京城兵权。

    李元虎则被任命为镇国军副帅,成了镇国公最信任的左膀右臂。

    李梦月被新皇尊为“护国圣女”,赐下的府邸,竟是仅次于皇宫的“明月别院”,其地位之尊崇,隐隐已在长公主之上。

    至于李梦泽,虽然一直处于闭关之中,但新皇的旨意早已拟好,只待他出关,便要册封为大虞王朝有史以来第一位异姓王——“镇南王”。

    这日,清虚再次来到听涛小筑。

    他看到密室之中,那枚“道果”的光芒已经变得内敛了许多,不再有之前那种狂暴的气息,反而多了一丝圆融归一的道韵。

    而李梦泽的肉身,也在这种道韵的滋养下,皮肤呈现出一种如玉般的光泽,体内气血奔腾如龙,生机之磅礴,远胜从前。

    “看来,他已经稳住了道基,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清虚欣慰地点了点头。

    “师父,”李梦月乖巧地为他奉上清茶,“哥哥他大概还要多久才能醒来?”

    “不好说。”清虚呷了口茶,“他这是在重塑己道,或许明日,或许明年。不过,看这迹象,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他放下茶杯,从袖中取出了一枚古朴的令牌,递给了李梦金。

    “这是‘通天令’,我那宗门的信物。”清虚淡淡地说道,“真正的麻烦,恐怕就要来了。我已传讯宗门,不日便会有师兄弟前来,助我稳固此地法则。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你们自己也要多加小心。”

    “多谢国师。”李梦金郑重地接过令牌。

    “另外,”清虚的目光望向王都之外的东方,“三日前,大乾王朝的使团,已经入境了。为首的,是那位号称‘智近乎妖’的大皇子。”

    “大乾大皇子?”李元虎眉头一皱,“他来做什么?咱们刚经历内乱,他这是想趁火打劫?”

    “对,也不对。当初大虞强悍,他们败退而去,如今大虞疲弱,自然是想咬上一口,此乃人性,合乎规律。”

    “不过……”清虚摇了摇头,“我观天象,此人并非只为战而来。他此行,还有别的目的……”

    清虚的目光,若有若无地飘向了李梦泽闭关的密室。

    “很有可能,他是为‘道果’而来!”

    话音未落,一名金鳞卫匆匆前来禀报。

    “大统领!宫中消息,大乾使团点名要见的人,是……是还在闭关中的李院使,以及护国圣女殿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