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回档:从拯救失踪少女开始 > 第221章 图书馆是邂逅的地点

第221章 图书馆是邂逅的地点

    吴胜宇坐在图书馆的窗前,捧着一本现代诗的集子在看。

    他是一班的班长,也是这次元旦节目的负责人,一班的节目是现代诗朗诵,和别的班比起来,一首诗的时间实在太短。

    因此是两首。

    其中一首已经选好了,尚在排练,还有一首嘛,暂时待定。

    他是班长,无比希望自家的节目有些特色,在整个学校都能出些风头,实际上各个班的班长都暗暗卯足了劲儿,只待晚会那天一比高下,可诗朗诵本就是老掉牙的东西了,忙活来忙活去,无非是把它从负分提升到零分而已。

    现如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已经不是多新鲜的句子了,徐志摩的情诗他很喜欢,可惜班主任不喜欢。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件费劲不讨好的工作,可这几天他一空还是会坐在图书馆,准点准时准位,不是对这份工作爱得深沉,而是吴胜宇的目光一直被一名少女吸引着。

    名叫路青怜的女生是班里的学委,年级第一、小岛上的庙祝、无数人梦中的暗恋对象……有太多名头在她身上,可这些名头和她比起来又不值一提,是路青怜成就了这些名号,而非名号本身。

    吴胜宇每翻一页书便抬一次眼,心绪亦如书页般翻个不停。

    图书馆是男生女生们最佳的邂逅地点。

    这是他第四天和路青怜“偶遇”。

    一次是午休,一次是放学,还有一次是体育课。

    算上今天是四次,图书馆里静悄悄的,空调呼呼地吹着暖风,桌上的绿萝的枝叶轻颤,他翻到了一页歌颂青春的诗,便觉得这里的青春气息无敌烂漫。

    对方为什么会来这里呢?是来看书,还是有其他目的?

    这几天他们总是偶遇,平日里从未看到路青怜的身影,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就会在图书馆碰到了。

    这是名冰雪般冷清的少女,她系着一头高高的马尾,哪怕看书时身姿依然维持着端正,

    他们平时在班上没有什么交集,但正是对方那种对任何事物漠不关心的气质吸引了他,路青怜不会像同龄的女生那样讨论着美甲的颜色、讨论哪家店的奶茶好喝,不会举着手机在QQ上聊个不停,更不会当他在球场奋战时欢呼喝彩,和路青怜相比,那些女生实在是太好读懂了,他挥汗如雨的时候不乏有人暗送秋波,可吴胜宇毫不理睬。

    此时路青怜漫不经心地掀起书的一角,视线汇聚在她身上的时候,听不到钟表指针的走动,时间也仿佛凝固了。

    只可惜吴胜宇的时间依然走动着,他碰到了路青怜三次,这三次却一次也没有留到最后,午休那次回班里维持纪律了,体育课那次被好哥们叫走打篮球了,放学那次则是要回班里排练节目。

    就像他不知道路青怜为什么来这里一样,他同样不知道少女是什么时候离开的。

    手机响了。

    是班里人的消息。

    “班长,还没选好诗吗,我们都排练了三遍了?对了对了,你来看一下效果呗,同学们都闹着回家,我这边快压不住了。”

    吴胜宇叹了口气,依依不舍地放下手中现代诗集,他临走前走到空调边,一如既往地将空调的温度调高了两度,路青怜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薄的校服外套,也许冷也许不冷,但他还是希望对方能注意到自己这个贴心的小动作。

    然而收效甚微。

    但也不是很着急,他们总有下一次“偶遇”的机会。

    吴胜宇的心思一瞬间雀跃起来,等他回过身的时候,却是一愣,因为在看书的少女第一次有了动作。

    路青怜向这边看过来。

    她只是瞥了一眼,便收回视线,若有所思。

    接着路青怜站起身,她轻轻将椅子推回原位,待到她把手里的读物还到书架上以后,吴胜宇终于看清了那本书的名字——

    原来不是书,而是一本市里的地图。

    看地图做什么呢?也许路同学很喜欢地理学?可不等吴胜宇多想,路青怜已经朝他迈开脚步。

    她身上依然绽放着生人勿进的气场,让人觉得只可远观,从前吴胜宇也是这么认为的,可路青怜第一次主动向他走近了,他的心脏不争气地跳动了一下:

    “请让一让。”路青怜平淡地开口了。

    “哦……”

    吴胜宇赶紧让开身子,心脏砰砰直跳,她是要对我说什么?该怎么回答?一起商量下今年班里的节目可好……

    只见路青怜走到他的身侧,然后——

    在插着立式空调的插座上,少女轻轻拔下了墙上的万能充。

    是的,正是万能充,一个小夹子一般的物品,充电器上正闪烁着绿灯,代表着里面的那块电池已经充满了电。

    只见路青怜从校服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钱包,说是钱包,更像是手工缝制的布袋,布袋很破旧了,她一丝不苟将万能充装进贴身的布袋里,又将布袋收进了校服的衣兜。

    可为什么不直接将万能充塞进衣兜里,为何要多此一举一板一眼?等等等等,现在不是在意这个的时候了,吴胜宇的眼睛差点瞪出来,她居然是来给手机充电的?

    话说她为什么会有手机,他从前不是没旁敲侧击地向其他女生要过对方的QQ号,可其他人回答从来都是“路青怜啊,她根本没有手机”,所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路青怜已经转身离去,正如他刚读到的一首诗,她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不对,只带走了充电器。

    吴胜宇呆呆地望着空了的插座,心中突然升起一个滑稽的猜测:

    原来他和一个万能充偶遇了四次。

    ……

    “路青怜同学,晚。”

    张述桐小跑着来到图书馆门前。

    “张述桐同学,虽然这个问题有些多管闲事,”路青怜头疼道,“但你为什么总在跑步?”

    “锻炼身体。”张述桐想了想,“我最近体力好像好了一点。”

    “没人会对那种问题感兴趣。”

    好吧好吧,这确实是个好奇心很淡的女人,张述桐变跑为走,与她并肩朝着校门走去:

    “充满电了?”

    “差不多满了。”

    “其实我也喜欢可拆卸的电池,”张述桐怀念道,“不像我现在用的这个,电池又小,还不能拆……”

    路青怜走在他身旁,像是在倾听他说话,也像屏蔽了身旁的噪音,良久,她开口了:

    “学校里有没有其他充电的地方?”

    看来果然是后者。

    “嫌最近班里太吵,那就只能去办公室了,不过图书馆不好吗?安静,还能蹭空调。”

    “最近也变得吵了。”

    “人很多吗?”

    “会有人刻意制造一些动静。”

    张述桐点点头:

    “不过办公室恐怕也不太行。”

    他们班主任根本看不得学生在学校里用手机,很难说路青怜有没有这个特权。

    庙里没有插座确实很麻烦。

    “我记得当时是送了块备用电池吧,”张述桐问,“要不我帮你拿回家充?”

    “谢谢。”

    “不过别忘了交电费。”

    “好。”她忽然点了点下巴,“要多少?”

    “呃,打住,开玩笑的。”张述桐投降道,“还是换一个话题吧。”

    “那张纸有没有调查出来什么?”

    “没,只知道是很久以前的纸了。”张述桐耸耸肩,“昨天我找到它的时候光线太暗,没仔细想,等回到家才发现纸本身已经发黄受潮了,不知道在瓶子里待了多久,绝对不可能是他们为了一个恶作剧做的旧,话说,岛上居然还有宝藏?”

    “没有那种东西。”路青怜捏了捏眉心。

    “其实地图的范围是整座岛?”张述桐又说。

    “刚才我已经找出地图看了,形状对不上。”

    “如果真是小岛的话,”张述桐却突发奇想,“也许岛里真埋着什么东西,最开始的时候,庙祝的职责就是守护那个东西,只不过时间太久,连你们自己也不清楚了。”

    “张述桐同学,”路青怜轻叹口气,“如果你今年六岁,我可以陪你聊一聊宝藏的事,但你今年已经十六岁了。”

    是啊是啊,张述桐心想,不比一百六十岁的人吗。

    当然这话他只能在心里讲。

    张述桐又拿出一张纸条,在路青怜面前甩了甩:

    “地址拿到了,就在这里,先过去看一眼吧。”

    那是名叫芸的女人的父母的住址,她本就是小岛上的人,高中时期出岛上学,考上了省内的大学,老宋虽然和师母在大学时期谈的恋爱,却不是同一所学校。据老宋推测,那张抱着狐狸的照片应该拍摄于两人认识前。

    自从女人离世后,她的父母便从岛上搬走了,也许是不想睹物思人,就连老宋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最后还是张述桐托派出所的熊警官找到的。

    既然暂时找不到更多狐狸的线索,只好寄希望于她的家中,女儿出事后两位老人便出了岛,当年他们一家住在北部的居民区,后来居民区的房子卖掉了,只剩下一座老房子。

    现如今的住址位于小岛的西部边缘的村落,整座小岛其实没有全部城镇化,还保留着一小部分的村子,像是一些衍龙岛上的特产,鸭子、水稻、鱼虾等等,便是从这些农户手里产出的。

    只是那片村落实在有些偏远,就连张述桐和死党们也很少去,那个地方的标志性建筑,被他们取名叫“残桥”,是当年的入岛口,已经荒废了许多年,连带着发展也滞后了。

    村庄便在“残桥”的另一端,从地图来看,像是一座与小岛相连的孤屿。

    恐怕人去屋空。

    别说是当年的芸上大学时住过的房子,就连那座老屋也早已没人了,往最好的方向想,也只是留下了一些遗物。

    张述桐又回忆了一下照片的内容,还是少女的芸抱着狐狸的雕像,只露出了一只耳朵,照片背面写了两个字——

    “终点。”

    他还不知道这只狐狸的能力是什么,如果对方当年直接把雕像藏了起来,根本无从下手,就像织女线的杜康,能想到把雕像藏到狗窝,除了运气使然,恐怕想破脑袋也找不到。

    日落时分,他们骑车赶到了村庄。

    老式的瓦房,远远看去,一枚枚瓦片如鳞栉比,炊烟从红砖的烟囱中升起了,能听到鸡犬的叫声。

    这里没有村口,只有一部分靠湖的房屋,既然靠水,便多是泥泞的小路,张述桐停好车子,口中念念有词:

    “13号……话说这里有门牌号吗?”

    抬头望望,半空中满是凌乱的电线,每个屋子的墙上装有一个配电箱,就在电箱下方,张述桐找到了一个生锈的铁牌。

    “11……那再下往后两栋就是了。”

    他们在一个院落前停下脚步,果然破败已久,铁质的大门紧闭,门上的对联都没有撕,风吹日晒,一部分成了灰白色,还有一部分成了黏在铁门上的纸浆,张述桐敲了敲门:

    “有人吗?”

    半晌也没有应答。

    “应该是没有了,”张述桐左右看看,“现在的问题是该怎么翻进去。”

    他看向小路同学。

    小路同学淡淡吩咐道:

    “正好验证下跑步的成果。”

    “还没到飞檐走壁的程度。”

    路青怜不接他的话,她沿着院落走了一圈,最终在铁门不远处的一堵矮点的墙前停下:

    “应该是鸡圈的外墙,能通到院子。”

    张述桐闻到了一股鸡屎味,他刚想说我记得庙里也有个鸡笼,却忽然意识到不对:

    “怎么会有鸡屎味?”

    这里不应该荒废很久了吗?

    现在又住着谁?

    他踮起脚尖,杂草丛生的院墙内,别说是鸡,竟连一只活物也没有。

    这时吱呀一声,张述桐立刻转过身,紧闭的铁门却突然开了。

    门缝里探出一张老妇人的脸。

    妇人的头发全部白了,双眼浑浊,眼袋低垂,张述桐惊了一下,能认出这是“芸”的母亲,他从熊警官那里看过照片,可没想到短短四年,就衰老成这幅模样,

    要知道对方到底实际年龄不过五十多岁,可现在却像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

    他更没想到的是,按照老宋和熊警官的情报,芸的父母应该搬走很多年了,又是什么时候回到了岛上?

    老妇人定定地看着他们,张述桐顾不得想这么多,他问了声好,连忙说明来意:

    “打扰了,我们是宋老师的学生,宋南山老师,”说着张述桐递出那张照片,“想找您打听一些当年的事情,您看……”

    妇人的眼里突然冒出了精光,是听到宋南山那三个字以后,她的表情变得可怖了,接着,铁门被砰地合死。

    只留下张述桐愣在门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