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
徐万里也住在独栋岩壁建筑内,白天或是跟余思晗,白绮禾一起前往自由交易区,登记幸存者的寻人启事,或是陪稻城避难基地的高层,聊聊合作项目的细节问题。
夜晚,便一同住四人宿舍。
听三女聊着灾难前的大学生活趣事。
倒也觉得挺有意思的,便多停留几天的时间。
“咯吱咯吱。”
这天晚上八点半。
徐万里驾驶黑武士装甲车独自来到地面的一块空旷地带,准备取出屯屯鼠空间内的钢筋混凝土。
待跟稻城避难基地交接完混凝土,明天就撤离稻城避难基地,继续向着云滇避难所前进,沿途收集其它中小型生存基地的生物尸体。
“在稻城地下生存城市的生活挺不错,但一切还是要以解锁下一个境界为主。”
这段时间,几人对生活节奏很满意。
白天登记幸存者的寻人启事,完事一起到食堂或回独栋岩壁建筑自个下厨,解决餐食就散散步打打球,仿佛回到灾难前的上班族生活般,两点一线的规律,又不觉得无聊。
挺有意思的。
“屯屯鼠,取出普通物资。”
徐万里走到空旷地带。
这次是以数量返还取出屯屯鼠空间内的物资,需要足够宽敞的空间,又要方便基地运输。
为此,他开着黑武士转悠半天,才找到一处基础符合的地带。
【数量返还C120超高强钢筋混凝土(一千方),C30高强钢筋混凝土(四千方),已取出(二十二倍)】
一包包水泥袋凭空出现。
原本打算十倍数量返还的钢筋混凝土,因为多停留几天变成二十二倍的倍数。
如今,返还的钢筋混凝土达到十一万方,其中C120超高强钢筋混凝土两万两千方,C30高强钢筋混凝土八万八千方。
“十一万方的混凝土,应该足够稻城避难基地使用一年半载了。”
徐万里跟几个大型避难基地有深度的合作,知道地网项目跟地下生存城市十分消耗钢筋混泥土,也不打算收走一部分,全部数量返还的混凝土,一并交给稻城避难基地。
十一万方,不足以让稻城避难基地完成地网项目的建设。
但稻城避难基地的建设,也不能完全依赖提灯组织提供钢筋混凝土。
这些混凝土是让稻城避难基地恢复地网项目的建设,未来,地网项目跟地下生存城市的打造,还需要他们自行寻找更多的混凝土。
“可惜,监控设备没有收集到多少。”
徐万里本来计划着,取出钢筋混凝土就储物监控设备,待抵达其它生存基地时,监控设备的储存也差不多完成,可以拿来跟其它生存基地进行交易,交换生物尸体。
可灾难前的监控设备不能探测外界白雾,不是避难基地收集物资的重要清单。
稻城避难基地内,也没太多闲置的监控设备。
他跟余思晗收集好几天,也才收集到几十套普通的监控设备。
几十套...,数量太少,不值得单独进行质量返还。
“先通知基地验收混凝土吧。”
徐万里回到黑武士装甲车,拿出手机通知稻城避难基地的初境士兵。
旋即,便坐在车内刷着基地的论坛,查看各个基地目前状况,等待稻城避难基地派人来验收混凝土。
“云滇避难基地的成员,收集到一株植物生命?”
翻看提灯组织正式成员的论坛时,徐万里看到一名来自云滇避难基地的成员,上传了一张植物的图片,并留言说是白雾纪元的某种生命植物。
生命植物,他们不是没有接触。
魔都避难基地的攀缘贝齿藤,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生命植物,它们有着筛选宿主,判断宿主是否能够孕育孢子的基础本能。
可白雾纪元持续一年多,仅仅是魔都避难基地的周围,发现一种攀缘贝齿藤,其它的避难基地,一直没有类似的恐怖植物。
“云滇避难基地出现寄生的植物,估计那些高层有的忙了。”
徐万里摇摇头。
一种未知的寄生植物,完全有覆灭一座大型避难基地的可能。
当初,魔都避难基地就差点被攀缘贝齿藤整垮,不得不提前开放地网项目,向隔壁的杭城避难基地运输技术人员,以及一些重要的机械跟材料,避免损失太大。
这些未知寄生植物,对大型避难基地的威胁,远比外界的白雾纪元生物要高得多。
“植物...”
“好像十几天前,也有人说发现新植物。”
徐万里翻看着聊天记录。
自从决定要前往云滇避难基地,他就特别关注云滇避难基地成员的留言跟信息,依稀记得,十几天前也有成员提到某种未知植物,并且是不同于那张照片上的植物。
翻找几分钟,没能找到。
“......”
前方有灯光闪烁。
几辆基地装甲车分别从不同方向,缓缓驶来。
受天气跟环境的影响,避难基地不能精准确定提灯组织提供的定位信息,只能多派遣几名初境士兵,驾驶着装甲车搜找钢筋混凝土。
“算了,有空叫小禾整理一份资料出来吧。”
见基地的士兵即将到来,徐万里也懒得翻找记录了。
主要是植物不能增加解锁境界的进度,不然,他倒是可以考虑直奔云滇避难基地,收集云滇避难基地周围的生命植物。
打开黑武士车顶的明亮大灯,给基地的士兵指引方向。
“咯吱咯吱。”
十几分钟后,距离最近的一名初境士兵来到黑武士前方。
士兵走下车快速跑来。
看到黑武士驾驶座的人是徐万里,他一脸惊讶。
“徐长官?”
“嗯。”
徐万里打开车窗,对着初境士兵说道,“前面那堆就是钢筋混凝土,本来说是要找些平替的,但我们那刚好有一点剩余的混凝土,十万方左右,应该够你们使用了。”
“十万方?!”
初境士兵张大嘴巴。
上面的人不是说大概几万方吗?咋一下就翻倍啦?
“对。”
徐万里指着右侧的小雪堆,“这里是两万两千方高级别的,那边大堆的是低级别,差不多有九万方,你们记得跟项目部门负责人说一下。”
“是!长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