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428章:这帮人,要慢刀子砍

第428章:这帮人,要慢刀子砍

    “杨公所言,倒是提醒了在下。”

    许泽看向了曹操,翁婿二人一搭眼,彼此几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接着台阁有官吏站出来,躬身道:“陛下,此事台阁诸司近日商讨共议,本欲上奏,有策呈上。”

    “准。”

    刘协坐正,看了台阁所站的一方,心里也大致明白当下是何状况,这些年他也隐隐有些明白,有时候阁司和丞相府,也会配合子泓演一出戏。

    但结果是好的,对百姓好、对大汉朝堂亦好,故此没必要去细究。

    刘协身边没有佞臣进谗言,这些年英明得很。

    策论呈上,曹操命传告朝堂诸多文武官吏,看完之后很快议论纷纷。

    “这是,将俸禄和年收挂钩?”

    “朝堂总计所得越多,则官吏亦有赏赐?这听起来是好事,只是……”

    有人觉得哪里不对劲,但是一时半会又找不到哪里不对。

    “张某看此策,是先定下一个预算,超出部分方可有额外赏赐,可若是欠收,则削减俸禄,如此一来,我等官吏的俸钱可是与朝堂荣辱与共了。”

    “这话说得奇怪,我等本来就要与大汉荣辱与共,你们在怀念什么?”

    总不能在怀念天子去长安的日子吧?

    几人冷笑之后,讥讽之言逐步而起,殿上热闹了起来。

    许泽亦是在前解释道:“在下亦是有参与此议,陛下,此策如同陛下的盈库一般,为官吏设一个吏库,每年的收成,以商税、战利所得、拓疆收利等为主,不占农耕民生。”

    “这些多出来的盈利,则部分用于土司兴建,一部分便可用来勉励官员。”

    “在下认为,只要福利足额,令官员每年的辛苦得以回馈,无论是钱财激励还是声名勉励,都可以减轻贪腐揽财之事。”

    “而若是某年天干大旱、或是洪灾异常,则这些钱财便可以拿来赈灾、均衡粮价,皆有好处。”

    “嗯……”

    刘协点头深思,觉得眼前一亮,这种做法,他的确从来没有想过,让官吏所得的俸禄减少些许,然后拿出部分去和大汉“荣辱与共”,便可让诸多世家亦是依赖。

    “那么爱卿,今年大汉收成,预计如何呢?”

    刘协觉得,第一年要让人尝到甜头,接下来才方便推行。

    这样的政令,试行数年若是反对之声很大,说不定马上又要改回来,那可就别扭了。

    许泽笑道:“陛下,微臣自扬州回来,其实还有一事,便是开启征夷筹。”

    “此次筹八亿六千万钱军费,换成诸多物资和钱财,以及人丁、罪徒、征夫等,若能大胜,则可得夷州收成,亦有交州朝贡。”

    “光是此二项,就全可以算作增收。”

    刘协和曹操顿时对视了一眼,道:“要征夷了?”

    曹操点了点头。

    其余官吏立刻恍然。

    哦!!!

    闹了半天,只在这里等着呢?回来之后,天上一脚地上一脚的,让人不知道目的所在,原来全是为了这征夷筹能够顺遂。

    八亿六千万!真开得了口啊。

    而且他不是预计总共花费这么多,他是要征这么多,说明至少一半是自己承担。

    再退一步来说,光是许子泓就能轻松拿出几亿军费出来。

    “君侯,你的扬州兵马军备精良、粮草足备、战械远超同袍,为何还要这么多钱?”

    韩融虽然刚刚遭到一顿臭骂,但是少府职责在此,还是得站出来发问。

    许泽道:“战船。”

    “有一件事,诸位应当知道。”

    许泽向台阁所在示意,荀彧立刻站出来,拱手道:“陛下,微臣前段时日至汝南时,收到江东送来的军报。”

    “孙策言,曾有江东五百人跟随东冶港海盗去往夷州,未再回来。”

    “一行有楼船二十余艘,货船三十,皆是精铸大船,总共五千人之多,音讯全无,据闽越当地的长者说,应是碰上了雷暴、风浪,故此不能归来。”

    “那,此行岂不是很危险?”刘协有点担忧,看向许泽道:“子泓去吗?”

    “去。”

    许泽当然要去,这是征外的大战,一旦打下,便可增长国运、得到寿命,也许对自己的好处更是无法想象。

    谁知道系统义父藏着怎样的惊喜呢?

    “陛下,老臣不建议征夷。”

    “不错,微臣亦不建议。”

    “北方尚不安定,此刻远征海外,未必是好事,而且泱泱大汉,何须夷州之财。”

    “君侯此举太过危险,还请三思,务必三思!”

    “今年可否先行收取交州!为征夷做准备,打探夷州情报、招揽一批善于观察海上气候的人才,准备好战船,再去远航。”

    “今年眼看就要秋收了,百姓经不起如此动荡。”

    朝堂上群情激愤,很多人都看向了曹操,希望他站出来阻止许泽,一定要摒弃征夷的想法!

    这一去,谁也不知道战果,后也无援军,人如何能抵抗海上风浪?一旦船沉,那不光是真金白银,船上的精锐将士也要损失。

    最可怕的是,他要是成了那可怎么办?!

    真把夷州打下来,隔海建立防备,再逐渐将扬州的百姓迁徙过去,发展农耕、商贸,那许泽和打下一个新朝有什么分别!

    虽说夷州弹丸之地,可麻雀虽小亦是能五脏俱全的,他在夷州养十万兵,谁也奈何不了他啊!

    这一瞬间,很多人都怀疑许泽是想自立一方,而跨过了那道海,则是真正的逍遥法外。

    “好了,不必争论,”曹操皱着眉头,表情似是在苦思冥想,许久之后才轻轻地叹了口气:“子泓,此事的确不能操之过急。”

    “征夷之事,暂放一段时日。”

    “先将交州拿下来。”

    “将征筹里,交州所需的军费,予以征筹,拿下之后,再谈征夷之事。”

    “这,好,好吧……”

    许泽无奈的点了点头,殿上的许多人,都在没人注意的角落里露出了不为人知的笑容,因为他们发现,从此刻起,曹操终于开始反对许泽了。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当他们的路不是走向同一条的时候,终究会有分道扬镳的时候,那时,各自都会在路上遇到别的助力。

    那么,历史又会回到以往的重演之中,路不同者,同归的时候自然就会有一方汇入另一方。

    ……

    散朝之后。

    丞相府。

    “怎么样,我早和你说过,这帮人不会同意,他们虽然贪恋利益,可是更害怕血本无归。”

    曹操和许泽得意的说道。

    “退一步,立刻就能接受。”

    许泽拱了拱手:“受教了岳父,还是你懂。”

    “哼,”曹操冷笑了一声,“陈旧的枝蔓要慢刀子砍,否则砍不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