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绑定打卡系统,我成了悠闲旅行家 > 第143章 同一个帐篷下(上)【一更!】

第143章 同一个帐篷下(上)【一更!】

    夜渐渐沉下来,格西草原上的风也轻了,刚搭好的帐篷透着点帆布的味道,扎在软软的草甸上,像沉在一个安静的梦里。

    祝清越戴上了耳机,此时她还没有睡,拉开帐篷的门帘,默默看着天上。

    从这个视角望出去,刚好可以看到星空。

    抬头时,星星已经漫了上来。不是一下子涌出来的,像是悄悄撒了把碎银,慢慢在黑丝绒上晕开。

    4月的草,带着点湿土气,混在晚风里,吹过脸颊。

    李悠南也没有睡,祝清越看了一眼李悠南的帐篷,此时里面的灯还亮着。

    这会儿李悠南正在将明天要走的路线再进一步规划一下,他拿着地图反复确认着一些信息。

    明天有一段路还是正常的穿越路线,因为走过的人特别多,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的。

    但他们明天晚上露营的地方便要逐渐偏离环线了。

    倒不是说完全没有人去,只是作为攀登贡嘎山几座高峰的途经地,去的人会很少很少,还不足以如同鲁迅笔下说的那样走成路。

    祝清越当然知道李悠南这会儿正在做的事情。

    她双手抱着膝盖,默默地听着李悠南帐篷中传出的纸制地图的沙沙声。

    稀稀疏疏的声音,在安静的氛围里特别明显。

    她默默看着天空,星星离得好像很近,又好像很远。

    过了一阵,祝清越听到李悠南大概是忙碌完了,开始整理床铺的声音传出来。她问:“你好了吗?”

    李悠南回答道:“噢,不算忙。”

    祝清越紧紧抱了抱自己的膝盖说:“你能陪我说会儿话吗?我有点想小姨了。”

    李悠南轻轻地“嗯”了一声。

    祝清越这会儿有点想哭,她也不知道为什么,白天的时候明明还不是这样子感伤。

    她望着天上的星星说:“李悠南,你快看,天上的星星好亮啊!”

    李悠南的声音从帐篷里传出来,也拉开了一个缝。

    祝清越说:“你看那些星星,它们不眨眼,就那么亮着,一颗一颗,缀在天上,连成片的时候,又像条河,慢慢淌。我觉得小姨大概也变成了其中的一颗。你说,会不会是这样的,李悠南?”

    李悠南轻轻地“嗯”了一声。

    祝清越又笑了一声:“其实这样也挺好的,如果小姨变成了星星,就不用再为她担心了。只是她也不能说话,因为星星没有嘴。小姨的嘴最毒了,上次还嘲讽我去的地方一点都不酷,不像她……”

    李悠南沉默了。

    周围静得很,只有祝清越自己的呼吸声,还有远处偶尔传过一声模糊的兽鸣,又很快被草吞没,剩下的,还是静。

    “李悠南,谢谢你,真的谢谢你。”

    她躺在防潮垫上,不用垫枕头,就那么望着。星星的光淡淡的,落在眼皮上,暖乎乎的。就觉得,自己也成了这草原的一部分,和草,和风,和天上的小姨,一起,待着,不用说话。

    ……

    李悠南这一次带的装备里有一件装备,是可以让大多数徒步穿越者惊掉下巴的,那是一把碳纤维的美猎弓。

    但这件装备当然不是为了狩猎。

    其实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嘛,是为了提防可能存在的野兽袭击。

    在原始的野外场景,任何时间都有可能遭受野兽的袭击。

    在这种高原地带,生存着不少具有攻击性的野生动物,比如野狼、狗熊之类的。

    在绝大多数的条件下,是不能伤害这些野生动物的。

    理论上来说,可以完全毫无顾忌射杀的野生动物,在中国只有老鼠满足条件。

    哪怕是如今已经被移出三有名录的野猪,在不少地区也需要获得县级以上的狩猎证,才可以合法猎杀。

    说实话,这对李悠南来说还是有一些小小的遗憾的,空有一身射术的本领,却不能合法地打打野味。

    除此之外,他还掌握着辨识动物的技能。

    一个动物身上哪些位置肉质好吃,哪个位置不能吃,对身体有害,他是清清楚楚的。

    技能描述里不是写了吗?动物主要分为两部分,能吃的部分和不能吃的部分。

    想要过瘾的话,看来只有将来去国外的时候找机会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他倒是把那把弓和箭都随手放在手边,以备不时之需。

    第二天。

    李悠南起床的时候,祝清越还窝在帐篷里。

    他用高山炉煮水,虽然这个水达不到100℃的沸点,但也基本上没什么病菌,是可以直接饮用的。

    水灌在他们两人随身携带的两个保温杯里。

    这种保温杯的容量极大,可以装一升以上的水,保温的效果也很好。

    做完了这件事情,祝清越慢吞吞地起床了,她的头发有一些凌乱,打了个喷嚏,随后揉了揉眼睛,用手整理了一下头发。

    有一说一,祝清越的确称得上是天生丽质,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有化妆的条件,但她依旧很美丽动人,白皙的皮肤没有丝毫瑕疵。

    早餐就要简单得多了,李悠南递过来压缩饼干。

    两人就着热开水吃着压缩饼干,很快就填饱了肚子。

    李悠南的目光望向前面的路,说:“今天就会开始升级难度了,要有心理准备。”

    祝清越点了点头。

    中午之前他们计划抵达上日乌且营地。

    今天的路程明显比昨天要难一些,不过好在祝清越已经逐渐开始适应高原的气候了。

    脑袋似乎没有昨天那么难受了。

    拐过最后一道碎石坡,上日乌且营地就摊在眼前了。

    营地不大,就三顶牧民的黑帐篷,帆布被风扯得有点紧,边角用拳头大的石头压着,石头上还沾着没化的雪。

    离帐篷不远有个火塘,烟直直地往上冒,又被风拦腰吹成碎缕,一个穿藏青色外套的牧民蹲在塘边,手里捏着根枯树枝,正往火里拨。

    地面是冻融后的泥和碎石,踩上去咯吱响。

    这里是走贡嘎西线的人歇脚的地方。

    往前翻日乌且垭口,往后退是莫溪沟,中间这截路没别的营地,原本李悠南他们计划的是在这里扎营,毕竟这里有人住。

    不过现在计划有变了。

    扎营所需要的所有条件这里都满足,牧民家能讨杯热水,运气好的话,能买到点糌粑或者风干肉,扎营就扎在离牧民帐篷不远的平地上,避开风口就行。

    4月的午后,营地没什么人。李悠南他们俩人到的时候,除了守帐篷的老牧民,就只有两个从康定过来的背夫,正蹲在石头上抽旱烟,脚边放着鼓鼓囊囊的马袋。

    祝清越在一旁休息,李悠南则简单地跟两个背夫聊了一会儿天。

    他们说这阵仗算好的,前两天下雪,连背夫都少走这趟。

    往年这时候,一天能有七八个徒步的就不错,大多是轻装的,重装走全程的,得等雪再化些才多起来。

    地面被踩得结实,混着碎石和没化透的冰碴,走快了容易打滑。

    祝清越冷得哈了一口气在手上,朝着李悠南望过去,只见他拿着一块压缩饼干跟牧民搭讪,将压缩饼干送给牧民,对方乐呵呵地说不要。

    李悠南笑着说:“没事,拿着吧,老爷爷。”

    对方哈哈大笑:“我才40岁,你给说爷爷……”

    李悠南愣了一下子,啊,因为对方看上去分明已经有五六十岁的样子,皮肤粗糙黝黑。

    高原的确对人有极大的伤害。

    这种地方的确不能长待的。

    对方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你们这些人其实在我们看来有点像瓜娃子。高原上面老得快。你们还过来走路,走一趟有什么用嘛。”他又说:“前两天还上去了几个人,说是要去爬山。我们有一个兄弟带他们上去了。”

    一时间,李悠南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在当地原住民的视野中,他们这种徒步重装穿越者做的事情好像的确没什么意义。

    但李悠南并不这样认为。

    看到了他们的生活,这就是最大的意义之一。

    如果没有这样的走路,永远被困在城市的水泥钢筋当中,忙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你永远不知道这片土地上面还有那么多的人过着与自己截然不同的生活。

    而知道这些,让李悠南觉得自己变得完整。

    随后继续出发。

    然而一件猝不及防的事情发生了。

    祝清越,感冒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