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重生1984:我靠赶海打渔成首富 > 第一卷 第614章 材料纯度、铸造工艺和计量标准

第一卷 第614章 材料纯度、铸造工艺和计量标准

    辛卫民闻言轻笑一声。

    “晚上那顿,你也跑不了。”

    “这一顿就当打个前站。”

    “快来,接一下!”

    林斌笑了一声,上前帮忙把饭菜接了下来。

    寻常的时候,县城想请辛卫民吃饭的人,恨不得从县城码头,排到白沙坡村去。

    可辛卫民一个都不搭理,到了他这,反倒主动让他请吃饭,这要是传出去,现成还不得炸锅?

    随后,他和卢东俊稍微布置了一下,简单搭了个饭桌后,三人坐下打开饭菜吃了起来。

    这二十元的饭菜,丰富程度,远超林斌的想象。

    肉多菜少,还有鸡腿、烧肉和卤牛肉。

    这要是放在上一世,五十块钱都吃不上。

    三人坐在一起,边聊天边吃饭,一顿饭后,林斌负责收拾,卢东俊则去观察起了模具。

    卢东俊看完之后,又低头看了眼腕表。

    “时间差不多了。”

    “辛局,您让一让,我要开始脱模了。”

    辛卫民闻言往后退了几步,看着卢东俊开始操作。

    卢东俊缓缓打开模具,从里面用镊子,夹出了几个已经凝固了的金币。

    他夹起一枚金币,放在眼前仔细端详起来,上面还在散发着热气。

    正在这时,林斌扔完了垃圾推门走了进来。

    他看到这一幕,连忙从怀里掏出了自己的金币,递到了卢东俊面前。

    卢东俊顺势接过金币,跟镊子上的金币,比对了起来。

    “从形状上判断,几乎看不出差别。”

    “还需要称重看一看。”

    “要是重量也没问题,我就可以在上面复刻蝌蚪文了。”

    林斌眉头一挑道:“制式没问题的话,我建议你先复刻蝌蚪文,然后再想办法调整重量。”

    “以防万一!”

    卢东俊放下两枚金币,点了点头道:“有道理。”

    “我现在就称重。”

    随后,他对照着金币上的蝌蚪文,开始往新融成的金币面上复刻蝌蚪文。

    这种工作,对于他来说,并不是很难,只需要两三分钟就完成了复刻。

    紧接着,他把两枚金币分别放在了小秤的两端。

    秤盘缓缓朝着新融成的金币倾斜。

    林斌见状微微点了点头道:“果然是重了。”

    卢东俊轻叹了一口气道:“应该是纯度的问题。”

    一旁的辛卫民凑过来,看了一眼后,皱紧了眉头。

    “这看着都差不多,里面有什么说道?”

    卢东俊眉头一挑,他就等着有人开口问。

    在仿制之前,他就做过功课,自然知道其中的问题所在。

    正好辛卫民问了,他很愿意“分享”一下。

    随后,他分别拿起了两枚金币,讲解了起来。

    汉代生产的金币和当下金币之间的差异,不光体现在工艺和用途上。

    哪怕是相同制式的情况下,两者的重量,也会因为材质的纯度、铸造的工艺和计量的标准不同,产生明显区别。

    首先就是材质的纯度,两千多年前的提纯技术不同于现在,这枚金币的纯度,大概在百分之九十九点三左右,杂质虽然相对于其他地区的来说,比较少,但还是会降低黄金的密度。

    林斌买回来的黄金,都是足金,也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以上的纯度,更高的纯度,代表着黄金的密度更高,在相同的情况下,重量自然就会更重。

    其次就是铸造工艺不同,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当时主要流行的铸造法叫“范铸法”,先用泥模雕刻纹饰,然后再烧制陶范,最后浇注黄金。

    由于全程是手工操作,外加陶范透气性问题,最终成品会出现气泡、沙眼或边缘不规整,导致重量波动,误差估计能达到正负百分之五。

    我们采用的是失蜡法,模具经过精密的准备,最后注入黄金液体之后,成品表面比较光滑,尺寸统一,误差控制在正负百分之零点一左右。

    最后就是计量单位,汉代的一斤约等于两百五十克,一两则是约等于十五点六二五克。

    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可我觉得当时的计量工具,未必有今天那么精准,实际称重过程中,会因为人为调整,产生称重误差,偏离标准。

    现在的一斤是五百克,当然极个别地方,还保留着一些老秤,一斤有五百九十六克左右,这里就不算了。

    哪怕按照汉代的计量的单位,一斤两百五十克,制造这枚金币,实际重量还是会因为材料的纯度,出现差别。

    卢东俊解释完之后,嘴角微微一翘,看向了辛卫民。

    “辛局,听懂了吗?”

    辛卫民微微点了点头,冲卢东俊竖了个大拇指道:“不愧是研究学问的。”

    “这些东西,平常人上哪知道去?”

    “接下来该怎么办?”

    卢东俊笑了一声,拿出了一个小锉刀道:“没办法,只能磨了。”

    “磨到重量相等。”

    “我们用得秤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只要重量一致,估计就不会有问题。”

    “按照古代的技术水平,虽说水下墓穴经过改造之后,能利用潮汐作为机关,但开启主墓室门的机关,精度应该不会高于小数点后两位。”

    “所以,林老弟,辛局,别干等眼了,动手吧。”

    林斌答应了一声,拿起一旁的小锉刀,仔细比对着自己的那枚金币,在不改变整体形状下,一点点的开始往下锉金粉。

    辛卫民轻叹了一口气,同样上手开锉。

    三个人窝在研究室内,从中午开始,一锉就是一下午。

    等打磨好最后一枚金币之后,辛卫民扔下锉刀,手都在微微颤抖。

    “不是我抱怨,当年连举枪的时候,都没这么累。”

    “这种精细活,真不是我能干的。”

    卢东俊笑了一声,手上的动作却没停,依旧在不断对比着金币的重量。

    确认都没有问题之后,把林斌那枚金币还了回去。

    “林老弟,你的金币,一定要收好。”

    “这些金币则由我保管,等天之后,咱们就下水验证一下。”

    林斌点了点头,收起了金币。

    他看了一眼卢东俊,突然开口道:“卢老师,这件事你一会要不要去找马科长汇报?”

    卢东俊神情一愣,微微点了点头。

    “打算去汇报一下。”

    “怎么了?”

    一旁的辛卫民,顿时想起昨晚林斌跟他说的话。

    田启明之所以知道林斌有金币的事情,极有可能就是在卢东俊去医院汇报的时候,被田启明买通的医护人员听了去。

    然后再转告给田启明的。

    今天的数据,要是再泄露出去,相当于田启明等人也掌握了,金币的具体数据。

    想到这,他连忙道:“不能去!”

    卢东俊看向辛卫民,皱了下眉头,明显有些不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