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希腊:我就是宙斯! > 第二百五十四章 温暖之烟火

第二百五十四章 温暖之烟火

    在各个部落,头领并不是只有一位,是按照生存的分工,各自都有一位或数位不等,基本都是大家共同认可推举的人。

    不过,他们也只是负责自己这一块的教导与带头工作,部落的事情,还是由全体的族人,一同商议着来。

    在这个时代,做头领,那可真是一件十足的苦差事。

    吃的和大家同样多,享受是什么都没有,还要做最多的事,操最多的心,费最多的力,干最多的活。

    这个阶段的“头领”,是“带头领着大家一起干活”的意思.

    德墨忒尔看着火镜中,一个最为忙碌的身影。

    那是一位强壮的男人,他将最好的烤肉分给了部落里的孩子,自己却只拿起最糟糕的一块。

    他吃得也最快,因为吃完之后,他还要去巡视营地的篝火,还要去整理第二天要用的工具,还要教导孩子与族人狩猎的技巧。

    “不公平”的概念,第一次出现了。

    只不过,这最初的“不公平”,却是产生在这些无私的头领身上。

    不得不说,很多事情产生之初,也许和未来截然不同。

    至于那些不是头领的人,生活反而更是简单舒服一些,他们只需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好了。

    会打猎的便去追风逐兽,会织网的便守水听潮,会采集的便与林同语。

    所有人按照自己的能力,能干什么就干什么,至于孩子,则是大家一起养。

    当然

    因为“婚姻”与“家庭”的概念尚未诞生,即便是教导他们的神祇,也都是单身。

    目前各个部落,或者说所有人类的生存延续,都处在一种比较自由且奔放的原始状态.

    孩子们只知道自己的母亲,而不知道父亲是谁

    但是这个不重要,问题不大。

    起码在第二代人类长大之前不重要.

    整体来说,目前仍生活在“襁褓”之中的人类,在众神的精心照顾下,过的是一种质朴而又简单的生活。

    除了那些需要承担更多责任的头领,普通人日常的烦恼并不算多。

    除了生存本身的烦恼,其余的,都还没有诞生。

    而烦恼最多的,是那些总喜欢仰着头,望向天空的人。

    除了生存的烦恼之外,他们那小小的、刚刚开始运转的脑袋里,还总是有着太多无法解答的问题。

    黑夜为何降临?星辰因何闪烁?风从何处而来?雨为谁而落?

    还有,神到底是什么?

    当他们仰望天空,那无尽的深邃星空,总是让他们同时充满了好奇与恐惧。

    星海无垠,既叫人心醉,也让人心悸。

    日与月的光辉,慷慨而慈爱地洒向大地,让他们内心充满最原始的崇敬。

    可它们又像两只交替不眠的眼睛,注视着万物,教人自然而然地生出敬畏。

    更别提那铭刻在灵魂最深处的“雷”与“火”。

    每一次风雨掀起,每一次电闪雷鸣,部落间的忙碌便蓦地停下。

    雷声便仿佛一种通告,人们惊惶地收拢亲人,停下一切活动,齐齐奔回岩洞,跪伏于洞中。

    他们以颤抖而又磕巴的声线,无比虔诚地,向着神祇口中那位至高无上的雷霆主宰,那位万神之王,那位一切的主——宙斯,献上祈祷,恳求祂停下那足以撕裂天穹的“愤怒”。

    雷霆,是悬于头顶、深不可测的“天父之怒”。

    是凡人永远无法理解,只能敬畏的绝对威严!

    每当这个时候,只有山洞内那由梣树枝所燃烧的、永恒不灭的温暖火焰,才能带给他们一点点的抚慰。

    火焰,是触手可及、永恒不变的“温暖母爱”;是凡人永远可以依赖,并从中汲取力量的温柔源泉。

    于是,他们在没有任何教导的情况下,在没有任何规范仪式的情况下,于最懵懂无知的状态下,仅仅凭借着从神祇口中听来的、最简单的名讳,依据本能,轻声呼唤那位温暖之火的主宰之名。

    他们口齿尚不清,却极其虔诚:赫斯提亚。

    他们请求这最温暖的火,把暴烈的雷从他们的天边带走。

    神名不可轻唤,凡有所念,必有所感。

    宙斯倒也不是没有听见。

    不过,至高的神王陛下,早就为自己设置了“白名单”以及“事件触发与敏感词”的接收限制。

    除此之外,类似单纯“刷祂名字”的念叨,祂是不会听的。

    因为那实在是太多了,真要全听,能给祂当场烦死。

    为了整个宇宙法则的发展与完善,祂都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

    哪里还有时间,去听这些絮絮叨叨的祈求呢?

    更何况,祂也并不想过于干涉人类的自主发展。

    只要不是面临着被毁灭的危机,人类在自己的道路上所遇见的事情,理应由人类自己去摸索与解决。

    但是,那最温暖的圣火,却从不设屏蔽。

    面对这宇宙间最初的、不过区区几百万的人类,最是温暖慈美的她,从未屏蔽过任何一道来自凡间的、哪怕最微弱的祈求。

    当人类在惊惶恐惧地念诵着她的名讳之时,她都会让洞穴中的火焰燃烧得更加热烈、更加温暖。

    她让跳的更高、更热的火焰,去驱逐潮湿与阴冷,烘干衣物与泪痕,照亮洞窟与人心,为他们净化危险与可怖,为他们带来光明与安宁。

    以温暖与光亮,来温柔地抚慰这些可怜的小小孩子们。

    当然,人类自雷雨之中得到的,也并非只有恐惧。

    他们也曾数次遇见另一种“天变”,金云覆顶,彩霞流溢,其后是细密而温柔,可以滋养万物的“金雨”。

    沐浴到这神圣的金雨,一切的疲劳都会被带走,所有的伤痛都会消失无踪,顽固的病痛会被瞬间驱散,甚至那些未知的异变,都会得到良性引导的发展。

    他们的身体会变得更加强健,精神也会变得更加饱满。

    每逢此时,所有的人类都会聚集起最大的梣树篝火堆,在金雨之中尽情地载歌载舞。

    以他们那尚且含糊却炽诚的语言,无比虔诚地去赞颂着上天的无上恩赐。

    奇妙的是,金雨并不会熄灭这神圣的火,反而令火势更盛,火舌在雨中反向生长,像一朵被金光撑开的花。

    每当这时候,欢快的人群中,总会有一些人,偷偷地看向天空,眼中流露出更深的好奇与迷惘。

    就像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雷霆劈下所引发的火焰,那最初由神所赐下的千百颗火焰之源,就不会因任何原因而熄灭?

    但是,其它树木被雷火点燃后产生的火焰,却会因为水、因为风、因为雨,乃至因为缺少薪柴而熄灭。

    还有,为什么那神圣的火焰,只会在梣树枝上,才能得到永恒的燃烧?

    而用其它的树木作为薪柴,在燃烧殆尽以后,火焰也同样会熄灭?

    人类,就在这无尽的好奇之中,磕磕绊绊地不断成长。

    这,便是赫斯提亚一直以来,默默注视着的一切。

    温暖的火之主宰,她虽有焚尽万物的爆裂一面,但她的本质,却是永恒的温暖与光明。

    她爱宙斯,也爱一切向往温暖与光明的生灵。

    人类,这个新生的种族,他们身量渺小,寿命短暂,却拥有着和神祇一样的形体,以及那最为重要的、可以不断成长的智慧。

    还有那源于神祇的、无比丰富的情感。

    神界,永远是那么的安宁而平淡。

    即便有些许的争闹,于不朽的神祇而言,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整个宇宙的规则变化很大,甚至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但是这一切,都在心爱宙斯的掌控之中,注定要走向最辉煌、最伟大的未来。

    神,不死不朽,伟力无限。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需要着急,只需要慢慢去做,安心地享有这无限美好的宇宙,便已足够。

    但是,这些新生的人类,却截然不同。

    他们的寿命与力量,相比较于神,渺小得几乎不值一提。

    时间,只是神的朋友。

    但它,却是追在凡灵身后,最可怕、最无情的敌人。

    所以,人类总是匆忙的,总是容易焦灼的,总是想在自己那有限的生命之中,做出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

    他们会主动地,为自己去寻找生活的意义,会把短暂的时间,编织成热闹而有味道的日常。

    他们那短暂却总是无比忙碌的时光,偏偏正是赫斯提亚最着迷的。

    人类之间那最质朴的情感与欢笑,那篝火旁看彼此眼睛说话的亲热,还有那崭新的小小生命、第一声响亮的啼哭,都让她心尖发烫。

    她知道,宙斯对于人类,有着最为长远的谋划。

    所以在宙斯发言之前,她并没有直接地去接触人类。

    但是,她也一直是所有神祇中,最为关注人类的那一位。

    人间的每一道火光,都是她望向凡尘的温柔眼睛。

    也是她默默庇护着人类的伟大象征。

    是的、是的,奥林匹斯当然更美。

    这里,是整个宇宙的至高至尊中心;这里,是诸多伟大神祇的居所;是那位最伟大的神王宙斯,她最心爱的男神象征之地。

    这里,有她的荣耀,有她敬爱的母神,有她心爱的姊妹,有她亲爱的好友,还有她最爱的——神王宙斯。

    这里,还拥有着最美的景色,拥有着无限的神奇与瑰丽,拥有着无尽的美食与佳酿,甚至,就连空气中流动的以太,都与凡间截然不同。

    但是,这里太过于神圣净洁了,也太过于高高在上了。

    而诸神,也都是太过于独立而自我了,诸神中的多数,都是高傲而孤立的。

    诸神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辰,各自闪耀,却鲜少交汇。

    奥林匹斯就像一件完美无瑕的神造水晶,神圣、宏伟、璀璨、永恒、纯净,却也冰冷、坚硬,经年难变。

    而人间,则更像一个由最质朴的工匠,用爱与希望,亲手抟捏而成的、拙朴粗糙,却在不断被塑造成形的温暖陶器。

    它不完美,却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在人类的聚集地,有一种与神界截然不同的东西。

    那是一种更能够吸引她的东西,是一种让她渴望前往凡间,亲身去感受的氛围。

    那种东西,那种感觉,她曾长久地,想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

    直到后来,她在一个凡人的部落中,听见一位母亲,用磕磕绊绊、尚且比较简单的语言,教导着自己的孩子:

    “我的孩子,记住这温暖的感觉,记住这熟食的香味。要感谢伟大的火之女神,感谢祂,赐予了我们“烟火”。所以,我们才能够得享这温暖与美味。”

    这句话并不华丽,也并不复杂,却已是目前的人类语言之中,最为清晰的话语了。

    人类,没有忘记那温暖的火。

    那是他们人生之中,最重要、也最值得去感谢的珍宝。

    从那一刻开始,赫斯提亚终于知道了,她一直以来所喜爱、所向往的,究竟是什么。

    “烟火”。

    是亲人、家人、友人,能够在一起,共同享有那份安宁与温馨的、充满了生活气息的“烟火味”。

    是孩童的笑语、食物的香气、族人的闲谈、篝火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的、名为“家”的交响。

    火的意义,不在于火焰本身有多么神圣,而在于它能为家人带来温暖。

    没有“家”的火焰,只是一堆注定燃尽的灰烬。

    她一直在等待着,等待着一个,可以前往凡间的契机。

    她想走近人类,来到人类的中间,更近一些地,去感受他们的“烟火味”。

    而在长久的观察之中,她也早已发现了,人类目前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困境。

    一个甚至可以说,是彻底阻碍了他们文明进步的困境。

    那便是——稳定的食物。

    人类在普罗米修斯祂们的教导之下,已经拥有了语言,拥有了简单的符号,甚至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种石头和木头,来制作简单的工具。

    他们也学会了如何使用火焰,以及如何选取、并简单地改造合适的居住洞穴。

    对于最基础的“衣”,他们也学会了使用树叶与兽皮,来制作粗糙的衣物,用以遮羞挡寒。

    至于食物,他们也学会了,该怎么去捕猎,怎么去打渔,怎么去分辨并采集野果。

    但是,很多东西都可以迁就,唯独食物,不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