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我被天幕曝光,曹操悔哭了 > 第257章 陆逊、吕蒙vs郭嘉、贾诩

第257章 陆逊、吕蒙vs郭嘉、贾诩

    孙权看着这群束手无策的臣子,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尤其是目光扫过闭目养神、仿佛事不关己的张昭时,他怒火几乎要冲破天灵盖!

    孙权猛地一跺脚,挥袖怒吼:“滚!都给我滚出去!”

    “一群废物!”

    他现在看到这些人就心烦意乱,尤其是张昭!

    孙权此刻内心极度想立刻除掉这个屡屡与自己作对的老家伙,却又投鼠忌器。

    如今外有强敌、内部未稳的局势下,绝不能轻易与以张家为首的士族集团彻底撕破脸。

    这种想杀又不能杀的憋屈感,几乎让孙权爆炸。

    众谋士如蒙大赦,却又不敢立刻就走,纷纷将目光投向资历最老的张昭。

    张昭这才缓缓睁开眼,面无表情地率先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看也不看孙权,径直朝门外走去。

    其他谋士这才敢低着头,迅速逃离了孙权。

    待众人走后,孙权猛地喘了几口粗气,又对着门外侍立的一个心腹侍卫低声吼道。

    “鲁子敬呢?!他和他的家眷,还没给我找回来吗?!”

    孙权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慌。

    那侍卫浑身一颤,惶恐地躬身答道:“回……回至尊,根据最新追查的线索显示……”

    “早在至尊您亲率大军攻打合肥之时,鲁肃就已经秘密将家眷分批送往了柴桑方向。”

    “而前几日,鲁肃本人也趁夜渡江北上了,方向似乎……”

    “方向似乎也是柴桑。”

    “柴桑?!”孙权瞳孔骤然收缩,“那不是曹风的地盘吗?!等等……”

    “糟了!!”孙权失声惊呼,“鲁肃!鲁子敬他……他投靠曹风了!!”

    随即,背叛的羞辱感涌上心头,孙权气得浑身发抖,咬牙切齿地咒骂。

    ““好一个鲁肃!好一个鲁子敬!平日里装出一副圆脸大耳、忠厚老实的模样,没想到骨子里竟是如此奸猾狡诈,毫无风骨气节的小人!”

    “竟敢背叛我!背叛江东!!”

    ……

    十日之后。

    日夜兼程的吕蒙和陆逊风尘仆仆地先后赶回了建业城。

    两人甚至连自家的府门都未曾踏入一步,便直接赶往孙权的府邸觐见。

    伤势未愈、面色苍白的吕蒙率先开口询问,语气中带着疲惫和疑惑。

    “至尊,荆州新定,百废待兴,人心浮动,正是需要稳固的关键时刻。”

    “究竟发生了何等大事,需如此急切地将我等从前线召回?若局势有变,恐荆州生乱啊!”

    孙权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将那封已经被自己揉搓得不成样子、几乎快要碎裂的信纸,重重地拍在吕蒙面前的案几上。

    “你们自己看吧!这是曹风派人送来的亲笔信!”

    “他不准我们杀关羽!更不准我们将关羽交还给刘备!”

    孙权深吸一口气:“他还说,若是我们敢不从命,他便即刻尽起河北、中原之精锐,挥师南下,与我江东决一死战!”

    “倾尽国力,也要踏平我江东六郡!”

    孙权顿了顿,强装镇定道:“我……我自然不是怕了他曹风!只是如今我们刚刚夺取荆州,尚未消化,人心未附,且内部尚需整顿。”

    “实在不宜在此刻与挟大胜之威、气势正盛的曹风全面开战!这关乎江东存亡,不得不慎!”

    吕蒙拿起那封信件,仔细阅读,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看完后,他沉默地将信递给身旁的陆逊。

    陆逊接过,快速浏览后,脸上也浮现出凝重之色。

    吕蒙和陆逊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无奈和棘手。

    孙权见自己最为倚重的两位智囊竟然也都沉默不语,心中更是急躁慌乱无比。

    他甚至在这一刻,想起了一直被他猜忌的周瑜、周公瑾。

    即便他再不喜欢周瑜的傲气和难以掌控,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若有周瑜那般的雄才大略和临机决断在,或许能有应对这般棘手局面的良策。

    沉默了许久,陆逊最终还是率先开口。

    他斟酌着语句,小心翼翼地说道:“至尊,曹风势大,锋芒正盛,我军新疲,确不宜与之硬撼。”

    “我们不如将关羽这个烫手至极的山芋,送交到曹风手上。”

    他抬眼看了看孙权的反应,继续分析道。

    “如此一来,既可暂时避免与曹风的直接冲突,为我江东赢得喘息和整合荆州的时间。”

    “二则,可将刘备的仇恨,巧妙地转移给曹风。刘备若知关羽落入曹风之手,其首要复仇目标,必是曹风无疑。”

    孙权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似乎是目前看来代价最小、也最符合江东利益的选择。

    但孙权生性多疑,加上一向更依赖吕蒙的判断,于是忍不住又将目光投向吕蒙,希望对方能帮自己最终拿定主意。

    吕蒙仔细思量着陆逊的提议,眼下确实想不出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既能避免即刻开战,又能转移矛盾。

    吕蒙当即拱手道:“伯言之策,甚妙!将关羽送至曹风处,乃当下最优之选。”

    “既能暂缓曹风兵锋,又能使刘备受制,或可促使刘曹相争,我方或可从中取利。”

    孙权这才决定采纳陆逊的计策。

    然而,无论是孙权、吕蒙,还是陆逊,都万万没有想到:他们所做出的这个看似“最稳妥的选择”——其实每一步反应,都早已被北方邺城的两位顶尖谋士贾诩与郭嘉,算得清清楚楚。

    邺城,魏王府邸。

    相较于江东的慌乱,这里显得异常平静。

    原本庞大的谋士团队,此刻显得冷清了许多。

    诸如李儒、程昱、刘晔等重臣,都在筹备曹风登基称帝的诸多礼仪典章、舆论造势而忙碌奔波。

    偌大的书房内,只有两人显得格外“清闲”。

    郭嘉一如既往地躺在一张摇椅上,身上盖着厚厚的毛毯,闭着眼睛,随着摇椅轻微晃动着。

    一副悠然自得、仿佛外界一切纷扰都与他无关的模样。

    郭嘉以体弱多病、需静心休养为由,合理地逃避了所有繁琐的筹备工作。

    为此,负责监察百官的满宠多次向曹风进言,弹劾郭嘉行为放浪、不拘礼法,甚至是对未来君主的大不敬。

    而郭嘉每次都能振振有词地辩解:“满府君此言差矣。嘉此乃养精蓄锐,非为怠惰。诸葛亮此人心计百出,乃主公心腹大患。”

    “嘉需留存有用之身,养足精神,将来才好为魏王全力对付此人!”

    两人因为这事情没少打嘴仗,常常让曹风哭笑不得,只好从中和稀泥。

    相较于郭嘉的“不羁”,贾诩则显得“规矩”很多。

    他正襟危坐在一旁的席位上,腰板挺直,姿态无可挑剔。

    只是他的眼睛几乎始终低垂着,盯着自己眼前的案几或是自己的手指尖。

    一副“万事不关心,天塌下来也别找我”的超然物外样子。

    这位深知明哲保身之道的老狐狸,对于劝进、登基这种极度敏感、容易沾染是非的事情,避之唯恐不及,坚决不肯沾惹半分。

    曹风也深知其性情,并未强迫他参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