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我被天幕曝光,曹操悔哭了 > 第285章 远征

第285章 远征

    田埂上只剩下曹风与诸葛亮二人。

    曹风率先迈步走向不远处的凉亭,凉亭是用粗木搭建的,柱子上还留着树皮的纹路,石桌上摆着一壶刚泡好的茶。

    “孔明,明年开春,朕要亲自率军出征西域。” 曹风端起茶杯,却没有喝,只是目光望向西方。”

    “朝中大小事务,朕打算交给太子打理。”

    “文儿年纪还小,虽有仁心,却缺些历练,朕思来想去,朝中能帮他稳住局面的,只有你。”

    诸葛亮轻声道:“陛下,臣已归隐多年,早已不熟悉朝堂之事。况且臣曾效力于蜀汉,如今出仕曹魏,恐难堵天下人之口,也对不起先帝的知遇之恩。”

    “刘备的知遇之恩,你已经报了。” 曹风抬眸看向诸葛亮,眼神锐利,“朕如今做到的,是让天下一统,百姓不再流离失所。这难道不是你我都想看到的太平吗?”

    诸葛亮沉默了。

    是啊,无论是汉还是魏,只要能让百姓安居乐业,便是好的江山。

    可他心中的那道坎,终究难以跨越。

    “朕知道你心中有顾虑。” 曹风将茶杯推到诸葛亮面前。

    “但朕要你辅佐的,不是朕,而是大魏的百姓!是这天下的太平!”

    “朕此次出征,会带走许多老臣。若是朝中无人能镇住局面,那些潜藏的野心家趁机作乱,受苦的是谁?”

    “是百姓!你总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真正的尽瘁,不是死守着过去的誓言,而是为天下人谋福祉。”

    诸葛亮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水的苦涩,让他思绪清醒了几分。

    他抬眸看向曹风,眼中满是复杂:“陛下,辅佐太子,打理朝政,还要为陛下筹集粮草,供应前线……”

    “ 这担子太重,臣怕……”

    “朕相信你。” 曹风打断他的话,语气坚定,“你的才能,朕比谁都清楚。”

    “当年你能在隆中定下三分天下之计,如今便能在朝堂上稳住大局。你这卧龙只是遇到了我,才会输!”

    “孔明,这不是朕对你的要求,是天下百姓对你的期盼。”

    诸葛亮沉默了良久,终于缓缓开口:“陛下,可否给臣三天时间?臣想再想想。”

    “可以。” 曹风点头,脸上露出一抹浅笑。

    “但朕只能给你三天。因为开春之后,朕就要出征,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冬去春来,北平城的城门楼前挤满了人。

    曾经的蓟城已更名为北平,成为大魏新的都城,城门楼上悬挂着巨大的 “魏” 字旗,在春风中猎猎作响。

    而原本的北平,也更了名。

    曹风站在城门下,早已换下了龙袍,一身黄金铠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他目光扫过面前的众人,带着几分不舍,却更多的是坚定。

    甄宓穿着皇后的凤袍,站在最前面,双手紧紧握着曹风的手,指尖微微颤抖。

    她的眼眶泛红,却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陛下,臣妾也想跟您一起出征。”

    “臣妾虽不懂武艺,却能照顾您的起居。”

    曹风轻轻抽出手,伸手拂去甄宓脸颊上的一缕发丝,掌心的温度让甄宓的心安定了几分。

    曹风柔声道:“朕也舍不得你。可文儿还小,朝中之事需要你帮他打理,后宫也需要你坐镇。”

    “你如今不仅仅是朕的妻子,更是大魏的皇后,肩上担着的是整个国家的安稳。”

    甄宓咬了咬下唇,点了点头,转身看向站在一旁的马云禄和孙尚香。

    马云禄穿着一身戎装,腰间佩着宝剑,英气逼人;

    孙尚香则挎着一把弓箭,眼神锐利。

    “两位妹妹,” 甄宓的声音带着几分嘱托,“我不懂武艺,不能随陛下出征。陛下的安危,就拜托你们了。你们一定要看好他,别让他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冲在最前面。”

    马云禄上前一步,郑重地抱拳道:“姐姐放心!有我在,定不会让陛下以身犯险!”

    甄宓伸手点了点马云禄的眉心,无奈地笑了笑:“你呀,每次都这么说,可每次打仗,你比谁都冲得快。这次不仅要看好陛下,也要照顾好自己,不准受伤。”

    “知道啦!” 马云禄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声音却依旧坚定。

    甄宓又看向孙尚香,刚想开口,孙尚香便抢先说道:“姐姐放心,我会看好陛下和云禄的。”

    甄宓还不放心,目光在人群中扫过,最后落在了角落里的张嫣身上。

    张嫣穿着一身白衣,气质清冷,宛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手中握着宝剑,静静地站在那里,与周围的喧闹格格不入。

    “张嫣妹妹,” 甄宓走上前,“陛下的安危,还要多靠你费心。云禄和孙尚香性子都太急,只有你沉稳,能劝得住她们。”

    张嫣微微点头,声音清冷“妹妹放心,我会护陛下周全。”

    曹风走到曹文面前,曹文穿着一身太子礼服,站得笔直,眼中满是不舍,却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

    曹风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带着几分严厉,却更多的是期许。

    “文儿,朕走之后,你要好好听皇后和相父的话,打理好朝政,照顾好百姓。”

    “记住,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久。”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若做不到,悟悟这句话的人就会取代咱们曹家。”

    “儿臣记住了!” 曹文用力点头,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儿臣一定会等父皇凯旋归来!”

    曹风点了点,从腰间解下一把匕首。

    这是当年曹昂送给他的,陪伴了他多年。

    他将匕首递给始终抓着自己不肯放开的曹婴。

    “暖暖,这把匕首送给你。这是当年你父亲送给我的。”

    “三叔……”曹婴委屈道,“真的不能带着我一起走吗?”

    曹风叹息道:“你留下来,替我陪陪祖父。”

    说罢,曹风一咬牙,挣脱了曹婴的手,翻身上马。不再犹豫,双腿一夹马腹,朝着城外奔去。

    城门内是他的家人,是他守护的家园;

    城门外,是他的臣子,是他即将征服的天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