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明第一次走进省委组织部的大楼。
大楼内部很安静,来往的人都脚步匆匆,脸上带着严肃的表情。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他现在还不是省管干部,按理说,没资格来这里。
就算真要谈话,也应该是清南市组织部,或者林城市组织部的人来找他。
现在却直接跳过了两级。
更何况,要见他的,是组织部的最高领导。
秘书将他带到一间办公室门口,轻轻敲了敲门。
“进来。”
一个沉稳的声音从里面传出。
秘书推开门,对刘清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刘清明整理了一下衣服,迈步走了进去。
办公室很宽敞,布置得简单庄重。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坐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子,神情稳重,不怒自威,带着典型的组织干部气质。
省委常委、组织部一把手韦元魁。
韦元魁没有起身,脸上却带着温和的笑意。
他看着这个高大挺拔的年轻人一步步走近。
“部长好。”刘清明走到桌前,站定行礼。
“坐下说。”韦元魁指了指桌前的椅子。
秘书很有眼色地退了出去,顺手把门带上。
刘清明依言坐下,身姿笔挺。
“刘清明同志,首先祝贺你,获得了‘全国十杰’的荣誉。”韦元魁开口说道。
“谢谢部长。”刘清明回答得不卑不亢。
“这趟去京城,感觉怎么样?”韦元魁的问话很随意,像是在闲聊。
“见识到了全国其他地方的优秀同志,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韦元魁笑了笑。
“你是他们当中最年轻的一个,我看了你的事迹材料,成绩丝毫不比任何人差。怎么还这么谦虚?”
刘清明说:“我的很多工作,都是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完成的。这份荣誉,并不能完全算是我个人的成绩。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组织上对我们清江省基层工作的一种肯定。”
韦元魁听完,表情里多了一丝欣赏。
这个回答滴水不漏。
不骄不躁,不贪功,能吃苦,不抱怨。
这样的干部,正是组织上最放心的那一类。
“说得很好。”韦元魁点了点头,“根据你过去两年的工作成绩,组织上研究决定,要给你加加担子。对此,你怎么想?”
来了。
刘清明心中一动,脸上却很平静。
“我服从组织上的任何安排。”
“这个态度很好。”韦元魁继续说,“不过我们还是要征求一下个人意见。个人意愿与组织安排相结合,更有利于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嘛。”
刘清明沉吟片刻。
“部长,我之前答应过云岭乡的群众,要带领他们彻底脱贫。现在,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
韦元魁的动作停顿了一下。
他见过太多口头上喊着高调,心里却无比务实的干部。一旦有机会高升,跑得比谁都快。
刘清明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显然不是在说场面上的套话。
这是他的真心话。
这个表现,着实让韦元魁感到惊讶。
他对这个年轻人的评价,不由得又高了几分。
果然是林书记看中的人,确实有其过人之处。
“你的想法很好,组织上会考虑的。”韦元魁话锋一转,“是这样,我们刚刚接到了中组部干部一局青年干部处李处长的电话。”
刘清明的心跳了一下。
郭主任的动作真快。
“她亲自打电话过来,过问了你的情况。”韦元魁看着他,“你的级别,刚刚够进入青年后备干部的考察范围。”
刘清明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困惑。
“部长,我不太明白。”
韦元魁解释道:“中组部的后备干部名单,是从全国各省市的优秀青年干部中选拔出来的。入选的最低标准,也是县处级。你即将升副处,算是勉强摸到了这个门槛。”
“原来是这样。”刘清明点了点头。
“李处长就是负责这一块工作的。”韦元魁继续说道,“能被她看上的人,个个都不简单。你还没有完全达标,她就亲自来电话了解情况。这说明,你一直被上级组织关注着。”
韦元魁停顿了一下,身体微微前倾。
“我很好奇,你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问题很关键。
刘清明当然不会隐瞒。在组织部长面前,任何隐瞒都是愚蠢的。
“部长,或许是我之前写的一份报告,引起了上级组织的重视。”
他简要地讲述了自己那篇关于云岭乡农村问题的调查报告,如何通过特殊渠道送达京城,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随后,清江省便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工作。
韦元魁听得心惊。
他清楚地记得,当初国办下达的那份文件,在省委常委会上进行了传达。
也正是在那次会上,确定了清江省的第一批试点地区。
其中,就有云岭乡。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是省委特意给予了云岭乡这个贫困乡试点的资格,是一种政策倾斜。
现在想来,事实完全相反。
竟然是眼前这个当时还只是乡长的年轻人,一手促成了此事的发生。
他的一份报告,推动了一项全省范围内的重大改革。
韦元魁越想,心里越是震动。
难怪他会进入上级组织的视野。
那么问题来了。
中组部的李处长亲自打电话过问,真的只是简单了解一位年轻干部的情况?
人家可没那么闲。
这只能说明一点,中组部对刘清明,可能另有安排。
或许,这次他上京的时候,就已经谈过话了。
想到这里,韦元魁犹豫了。
省里原定的几个方案,如果与中组部的计划发生了冲突,那岂不是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这件事,必须慎重。
他决定先等一等,摸清情况再说。
“刘清明同志,你反映的这个情况很重要。”韦元魁恢复了平静,“我们今天的谈话就到这里吧。你先回去等通知,具体会有什么安排,部里会另行通知你。”
“好的,部长。”
刘清明站起身,向韦元魁告辞,然后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
看着办公室的门被关上,韦元魁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拨了一个号码。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接起。
两分钟后,电话被转接到了省委书记办公室。
“喂。”电话那头传来林峥沉稳的声音。
“林书记,您好,我是韦元魁。”韦元魁的声音放低了许多。
“元魁同志,什么事情?”
“书记,刘清明同志从京城回来了。组织部按照规定,准备对他进行提拔使用。我想就初步的几个方案,向您请示一下。”
“哦?有方案了?”林峥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韦元魁说:“有几个方向。清南市组织部那边拟定了一个方案,鉴于云岭乡经济发展上的巨大进步,他们有意增补刘清明同志为市委常委,依然兼任云岭乡党委书记,或是出任清南市副市长。”
“云岭乡的经济数据出来了?”林峥问。
“出来了。截止到上个月,他们乡的各项经济数据都非常出色。清南市那边预估,到年底,云岭乡的经济总量很有可能进入全市前三。”
林峥这次是真的意外了。
“他们去年才遭了那么大的灾,今年的经济恢复得这么好?”
“我也很意外。”韦元魁说,“专门向清南市核查了一遍,数据问题不大。”
“嗯,还有别的方案吗?”
“有。云州市组织部那边,也递了报告上来,希望调刘清明同志去云州,担任市招商局副局长,或者高新园区的招商办主任。”
林峥沉吟道:“招商工作,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啊。还有吗?”
“省府办那边有意,希望调他去省府办综合一处担任副处长,主持工作。”
“哦?吴省长有这个意思?”
“是的。”韦元魁顿了顿,继续说,“其实,我也很看好他。想让他来我们省委组织部工作,负责青年干部的培训。他的经历和事迹,应该成为全省青年干部的表率。”
林峥在电话那头笑了。
“想不到,他还是个香饽饽。你知道吗,鲁明同志也跟我提过,想让他去政法系统锻炼锻炼呢。理由也很充分,说他是警官大学毕业,有基层刑侦经验,是块好料子。”
韦元魁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说明刘清明同志确实很优秀,各个部门都想要。”
他话锋一转。
“不过,书记,还有一个情况。今天早上,部里接到了中组部干部一局青年干部处李处长的电话,也是过问他的情况。这样一来,反而不好安排了。”
“他自己呢,他有什么意见?”林峥问。
韦元魁说:“他能有什么意见,当然是说一切听从组织安排。”
林峥想起了当初刘清明被下放之前,在自己办公室里主动要官的那一幕,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我知道了。”林峥说,“你把你们的几个方案,整理一份,送到我这里来,我想看看。”
“好的,书记,我马上安排。”
放下电话,韦元魁靠在椅背上,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林书记居然要亲自过问一个副处级干部的安排。
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他想起过年的时候,儿子回家,跟他聊起的一些省委大院传闻。
看来,那些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这个刘清明的背后,有着不同凡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