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 第410章 政策延续、后继有人

第410章 政策延续、后继有人

    这份任命文件没有遇到任何阻力。

    刘清明取得的成绩,足以让所有人信服。

    但这个市常委的头衔,却在清南市的乡镇干部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微词。

    河口乡的乡长祁卫国找到了刘清明。

    他没有去办公室,而是直接把车开到了云岭乡新修的主干道上。

    “清明老弟,恭喜啊,市委常委,一步登天了。”祁卫国靠在自己的桑塔纳车门上,递过来一根烟。

    刘清明接过来,美美地点上。

    “老祁,你就别拿我开涮了。”

    “我可没开涮。”祁卫国说,“我是真羡慕,也真有点不服气。”

    他这话说的很直白,没有半点掩饰。

    “不服气?”刘清明笑了。

    “当然不服气。”祁卫国吐出一口烟圈,“去年全市乡镇经济指标排名,我们河口乡排第二,清和镇第一。结果呢,就清和镇的书记进了常委,那是因为人家连续三年第一,我们认。可你这云岭乡,去年可是垫底的,一个垫底乡的书记,直接进了市常委,你说我们这些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的人,心里能平衡吗?”

    刘清明看着他,不说话。

    祁卫国指了指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

    “不过呢,现在我有点服气了。”

    崭新的柏油马路上,小轿车、小货车、大卡车,川流不息。这些车牌来自省内各地,甚至还有外省的。

    对于一个偏远贫困乡来说,这种车流量很不正常。

    “瞧瞧这一溜溜的车队,都是冲着你们云岭乡来的吧。”祁卫国继续说,“你小子,是不是给我藏着掖着什么大宝贝呢?”

    刘清明说:“哪有什么宝贝,就是乡亲们种了点东西,人家来收而已。”

    祁卫国追问:“就你们乡那几千亩地?我可打听了,你们今年的种植面积可不小,怕是有好几千亩了吧。这药材,一亩地到底能赚多少钱?给我交个底。”

    刘清明“嘿嘿”一笑。

    “三四百块吧。”

    祁卫国整个人都愣住了,手里的烟灰掉了一截。

    “多少?”

    “刨去种子、肥料、人工这些成本,一亩地纯利能有三四百块钱。”刘清明重复了一遍。

    祁卫国倒抽了一口凉气。

    “好小子,你给我打了这么大一个埋伏!”他一巴掌拍在车门上,“一亩地三四百,几千亩地就是上百万的纯利啊!这还只是一个品种,你们乡可不止种一种药材!”

    刘清明说:“所以啊,祁哥,现在你还觉得我不该进这个常委吗?”

    “该!太该了!”祁卫国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光这一个项目,就顶我们乡好几年的产值了。你小子,是不是怕我抢了你的生意?”

    刘清明说:“抢不了。我们有云州制药厂的包销路子,你们没有。”

    祁卫国点头。“那倒是。你们乡这个产量,光一个云州制药厂怕是都吃不消吧?”

    “现在还行,明年就不一定了。”刘清明说,“老祁,你想搞药材种植也没问题啊,可以去找其他制药厂嘛,省里的,省外的,多着呢。”

    祁卫国连连摇头。“你可别给我挖坑。国营大厂的门有多难进,我心里有数。就算找对了路子,那不得请客送礼?上下打点?一个搞不好,就得犯错误。你上次被组织审查,不就是吃了这个亏?”

    刘清明说:“是啊,谁能想到,我这一千多万的生意,既没送礼,也没收礼呢。”

    祁卫国看着他,表情复杂。“老弟,你得这个全国十杰,我是真服了。换成我,在那种情况下,真不好说能不能顶得住。”

    刘清明感觉他铺垫了这么久,该进入正题了。

    “老祁,你这马屁不要钱地拍过来,究竟是什么意思?我怎么感觉这么不踏实呢?”

    祁卫国“嘿嘿”一笑,凑了过来。

    “不瞒你讲,本来今年,我应该能进一小步的,升党委书记啥的。”

    他脸上露出一丝苦涩。

    “可去年冬天那场泥石流,我们河口乡的伤亡数字有点难看,被吴省长在全省的会上点了名。你说我多冤哪,天灾人祸,我能有什么办法?”

    刘清明狐疑地看着他。

    “老祁,你到底想说什么?”

    祁卫国压低了声音。“外面都在传,说你要调回省里去了,这事儿靠谱不?”

    “这又是哪儿来的风?”刘清明不置可否。

    “蛇有蛇道,鼠有鼠道。你就跟我说,有没有这回事吧。”祁卫国紧紧盯着他。

    刘清明说:“这事儿,得听组织上的安排啊。”

    “没否认,那就是有了。”祁卫国自己下了结论。

    刘清明说:“我可没这么说。”

    “我懂,我懂,保密纪律嘛。”祁卫国搓着手,“我就想问问,你要是走了,这云岭乡,你打算交给谁?”

    刘清明这才彻底明白了他今天来的真实目的。

    一旦自己调离,云岭乡党委书记的位置就空出来了。

    于锦绣刚刚“代”上乡长,资历尚浅,不可能立刻接任书记。

    祁卫国作为邻乡的老资格乡长,工作成绩和能力都有,自然会是市委组织部考虑的人选之一。

    如果是以前,一个贫困乡的书记位置,狗都不愿意来。

    可现在的云岭乡,在刘清明的带领下,药材种植、小龙虾、梅花鹿养殖多点开花,经济腾飞在即。

    别人不知道具体的经济数据,祁卫国这种人精,肯定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这哪里还是个穷山沟,这分明是个香饽饽,一块即将出炉的大蛋糕。

    刘清明心里很清楚,组织上在决定继任者的时候,一定会征求自己的意见。

    这是一种姿态,也是对自己工作的尊重。

    虽然组织不一定会完全听从,但如果自己推荐的人选,恰好也是组织部考察的候选人之一,那他中选的机率无疑会大很多。

    祁卫国要的,就是他刘清明的一个态度。

    河口乡的书记一时半会动不了,全市这么多乡镇,近期唯一会空出来的肥缺,就是云岭乡。

    可想而知,到时候抢破头的人不会少。

    刘清明考虑的很简单,谁来,能把云岭乡这股发展的势头继续下去?

    从这个角度想,祁卫国还真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他是邻乡乡长,对云岭乡的乡情民情足够熟悉,本身也确实是个想干事、能干事的人。

    刘清明只担心一点。

    他问祁卫国:“老祁,你愿意和于乡长搭班子吗?”

    祁卫国想都没想就说:“那肯定愿意啊!于乡长可是我们清南市有名的大美女,看着都养眼。”

    刘清明脸上的笑容收敛了。

    “如果你是这个想法,那我们云岭乡不欢迎你。于锦绣同志工作够辛苦了,不需要再多一些额外的麻烦。”

    祁卫国见他表情不对,立刻收起了嬉皮笑脸。

    “老弟,开个玩笑,别当真。”他正色道,“你放心,我家里那口子看我看得贼紧,家里养一只母耗子都要翻来覆去检查三遍。我佩服锦绣妹子,说句老实话,她一个女人,这些年撑下来确实不容易。咱俩要是搭班子,我肯定护着她,绝不让她受半点委屈。”

    刘清明看着他,沉默片刻。

    “这样吧,老祁,我不听你的空口白话。年底还有两个月,这两个月里,所有关于产业发展的事情,你主动过去和于乡长对接,就当是你们提前磨合了。如果两个月后,她那边没意见,组织上找我谈话的时候,我会正式向组织推荐你。”

    祁卫国大喜过望。

    “老弟,这可太感谢你了!你放心,我一定和锦绣妹子好好配合,绝对不给你丢人!”

    他正说着话,一辆挂着云州牌照的货车在路边缓缓停下。

    车门打开,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从副驾驶上跳了下来。

    刘清明看清楚来人,眼中闪过一丝意外。

    来人竟然是云州制药厂的副厂长蔡国强。

    他匆匆和祁卫国告了个罪,快步迎了上去。

    “蔡厂长,您怎么亲自过来了?”

    蔡国强笑呵呵地伸出手,与他用力相握。

    “刘书记,你的英雄事迹已经在省里传遍了,我们厂里最近都在组织学习你的先进事迹呢。我就想着,假公济私,过来一睹全国十杰青年的风采啊!”

    刘清明笑道:“老蔡,你现在也会开玩笑了。”

    “一半玩笑,一半真事。”蔡国强说,“假公济私是玩笑,一睹风采可是真的。我那个宝贝闺女,听说我认识你,天天在家里闹着,非要我帮她要一张你的签名照呢。”

    刘清明说:“那简单,一会儿我给你写一张。谁让你是第一个来找我要签名的呢。”

    两人相视,哈哈大笑。

    笑声过后,刘清明带着他走向不远处的药材收购点。

    板蓝根是云岭乡秋收的最大一宗。

    在扩大种植面积之后,未来的产量只会节节攀升。

    蔡国强这次亲自前来,既是想亲眼看看云岭乡的实际情况,也是心里有些不踏实。

    毕竟当初签订的合同金额太大了,如果云岭乡这边不认账,或者找各种借口拖延、以次充好,那云州制药厂的损失就大了。

    他这个负责人的前途,也得搭进去。

    两人来到乡里最大的一个收购点。

    蔡国强看到,村民们用扁担挑着,用板车拉着,将一捆捆收割晾晒好的板蓝根送到这里。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药材味道。

    他是个老采购,抓起一把样品,用手一捻,又凑到鼻子前闻了闻,就能判断出药材的好坏。

    云岭乡这批药材,根茎粗壮,干燥度适中,整体质量非常不错。

    这说明对方是用了心的,没有因为有包销合同就糊弄了事。

    这让他对接下来的全面合作,有了更大的信心。

    刘清明说:“蔡厂长,我们乡目前的板蓝根种植面积在七千亩左右,明年开春,就能达到我们协议里约定的一万亩。今年是大丰收,农民们的收入会有一个很大的增长,这也会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开荒种植的队伍里来。”

    他指着那些脸上带着笑容的农民。

    “除了板蓝根,我们还会根据市场需求,种植更多品种的药材。你现在看到了,农民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学习种植技术的热情也会更高。我们云岭乡,会有比其他地区更大的成本和质量优势。”

    蔡国强点头:“我看到了,刘书记。但我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我这次来最关心的问题。”

    他看着刘清明,很认真地问:“你怎么保证这个良好的势头能够延续下去?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代领导有一代的思路。如果你调走了,下一任书记不想搞药材种植了,那我们这个合同怎么办?”

    刘清明说:“所以我们要用合同的形式,把这个优势巩固下来。新书记不想种可以啊,先把合同上写明的天价违约金赔给我们云州制药厂。我们就是要用市场化的手段,来约束某些不负责任的政府行为。”

    蔡国强苦笑了一下。

    “刘书记,政府行为市场化,说得好听,执行起来太难了。公对公,谁也不会为了这点钱真的去对簿公堂,赔上自己的仕途前景。”

    刘清明说:“所以,这件事不光要有市场行为来约束,还要有上级组织来督促。清南市委市政府,不会允许一个乱来的新书记,毁掉一个已经成型的、能带来巨大税收和政绩的明星项目。”

    “清南市?他们会管一个乡里的具体项目?”蔡国强有些怀疑。

    刘清明肯定地说:“当然会管。云岭乡的政绩,不也是清南市的政绩吗?”

    蔡国强若有所思。“如果是这样,那确实可信度高了很多。不过,刘书记,我还是更相信你的个人操守,这比任何合同都更保险一点。”

    刘清明说:“我是组织的人,个人会有调动。但我们的政策一定会想办法延续下去。就算真的来了一个想乱来的新书记,尝到了甜头的乡亲们,也不会允许他胡来。”

    蔡国强彻底放下心来。“我明白了。刘书记,感谢你的坦诚。我相信,不管你将来调到哪里,都会继续关注着云岭乡,对不对?”

    刘清明说:“对。我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

    蔡国强说:“那好,让我们来谈谈细节吧。关于你上次提到的那个,全面战略伙伴合作计划。”

    刘清明却摇了摇头。

    “蔡厂长,我想这件事,你应该和我们的新任乡长,于锦绣同志来谈。”

    他指了指正从乡政府大院里走出来的于锦绣。

    “她,将是今后我们双方继续合作的最重要保证。”

    蔡国强还没来得及说话,一直站在旁边没作声的祁卫国,不知道从哪里钻了出来,满脸堆笑。

    “那个,刘书记,蔡厂长,这么重要的会议,可以允许我旁听一下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