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开局灭世洪水,我反手召唤大禹! > 第420章 圣人问道,帝王问药

第420章 圣人问道,帝王问药

    始皇帝的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华夏联军和全球观众的心中,都激起了滔天巨浪。

    什么意思?

    始皇帝,这位以一己之力镇压神魔,言出法随,几乎等同于“天理”化身的存在,竟然亲口承认,有他做不到的事情?

    而且,他还要……“问药”?

    向谁问药?

    “另有其道?掌‘生’之道的古圣?”孙悟空挠了挠头,一脸的想不通,“俺老孙怎么不知道?当年天庭的太上老君会炼丹,地府的十殿阎罗掌生死,可那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修补补。从一堆没生命的‘光点’里变出个活人来,这本事,俺老孙闻所未闻!”

    他的认知里,最厉害的造化之功,也就是女娲娘娘抟土造人,但那是创世之举。如今,是要把一个已经“没”了的人,重新“生”出来,这难度,恐怕比造人还大。

    关羽抚着长髯,丹凤眼中精光一闪。他想的更深一层:“陛下所言,并非自己无能,而是‘道’之不同。陛下的‘皇道’,是建立和守护秩序的极致。而‘生’,是另一种秩序。这并非高下之分,而是领域不同。”

    他忽然明白了,为何始皇帝如此强大,却从未表现出创世之能。因为他的力量,根植于“人”与“国”,是文明的守护者,而非宇宙的创造者。

    “可是,那位古圣是谁?”蒙恬忍不住问道,“我华夏历史长河中,还有能与陛下比肩,甚至在某个领域超越陛下的存在吗?”

    这个问题,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在他们心中,始皇帝已经是华夏文明的最高战力,是定海神针。现在突然冒出一位连始皇帝都要“问药”的先贤,这彻底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韩非子紧锁眉头,手中的笔杆几乎要被他捏碎。他飞快地在竹简上写着什么,嘴里念念有词:“生之道……生之道……医家?农家?还是……道家?不对,庄子前辈之道在于‘逍遥’,超脱生死,而非创造生命。老子前辈‘道法自然’,更不会轻易干涉……到底是谁?”

    他将自己所知的诸子百家全部过了一遍,却发现没有一个能完全对得上。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孔子与佛陀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了然和无比的敬重。

    “阿弥陀佛。”佛陀双手合十,宝相庄严,“陛下所言,贫僧明白了。万法归宗,道有千条,皆归于‘人’。皇道霸烈,护佑苍生;佛道慈悲,普度众生;儒道仁爱,教化万民……而那位先贤的‘道’,则是让众生……得以‘生存’。”

    孔子也抚须点头,脸上露出了追忆之色,仿佛想起了某些遥远的传说。他对着始皇帝微微躬身,沉声道:“陛下,可是要寻那位‘尝百草,辨五谷,开创农耕,始兴医药’的……先祖?”

    “先祖”二字一出,如同一道惊雷,在众人脑中炸响!

    尝百草,辨五谷……

    一个模糊而古老的身影,从历史的尘埃中,缓缓浮现。

    “神农……是炎帝神农氏!”王翦失声惊呼,这位一生沉稳的老将军,此刻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什么?炎帝?”孙悟空眼睛瞪得像铜铃,“就是那个跟黄帝打架的炎帝?他……他还活着?”

    在孙悟空的认知里,炎黄二帝那都是比三皇五帝还早的传说人物,是华夏人文始祖,早就该尘归尘土归土了。

    “大圣有所不知。”孔子肃然道,“炎帝神农氏,与轩辕黄帝一样,皆是我华夏人文始祖。黄帝开创了‘部落’与‘征伐’,为华夏奠定了‘国’的雏形。而炎帝,则教会了先民耕种、用火、医药,为华夏奠定了‘民’的根基。若论对‘生’与‘存’的理解,普天之下,无人能出其右。”

    “他并非逝去,而是与黄帝先祖一样,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生机’。”孔子补充道,“黄帝先祖的薪火,点燃了秦川眉心的人皇印;而炎帝先祖的道,则融入了华夏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粒五谷之中。”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始皇帝的“皇道”,是建立在“国”与“法”之上,是秩序的顶点。

    而炎帝神农的“农道”,则是建立在“民”与“生”之上,是生存的根源。

    两者都是“人道”的极致,但方向不同。始皇帝能重塑秦川的“存在”,却无法赋予他“生机”,因为那是属于炎帝的领域!

    【全球直播间】

    “什么?神农?炎帝?开玩笑吧?又一个华夏古代帝王要出场了?”

    “我的天,华夏到底藏了多少个大佬?先是秦始皇,现在又来个炎帝……这是王朝接力赛吗?”

    “我刚查了,炎帝是华夏农业和医药的始祖……所以,他们这是要召唤一个神圣的农夫来搞复活?越来越离谱了。”

    “笑死我了!强大的始皇帝,居然要求助一个农民!年度最佳笑话!”

    西方观众一片哗然和嘲讽。他们无法理解这种“专业分工”的神话体系,在他们看来,强大的神就应该无所不能。

    始皇帝的“求助”,在他们眼中,就是无能和软弱的表现。

    而华夏的直播间,在短暂的震惊之后,则爆发出了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和激动。

    “炎帝!是我们的另一位始祖,炎帝神农氏!”

    “我的天啊!炎黄子孙,炎黄子孙!原来‘炎’和‘黄’两位先祖,都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我们!”

    “哭了!真的哭了!一位教我们生存,一位为我们守护,这就是我们的祖先!”

    “难怪始皇帝说‘另有其道’!这不是强弱之分,这是我们华夏文明的‘双核’啊!一个是国家秩序,一个是民生根本!”

    “快!快按始皇帝说的做!呼唤炎帝先祖!”

    一种源于血脉深处的文化认同感,让所有华夏观众热血沸腾。他们终于明白了始皇帝的意图。

    九龙沉香辇前,始皇帝看着孔子与佛陀,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朕,可以用皇权敕令天地。但对那位先贤,朕须以‘后辈’之礼相待。”

    “朕的‘道’,太霸道,会惊扰他。而你们的‘道’,一为仁爱,一为慈悲,气息平和,最适合作为沟通的桥梁。”

    “开始吧。”

    孔子与佛陀不再多言,同时躬身领命。

    “谨遵陛下之令。”

    两人盘膝而坐,相对而视。

    孔子身上,散发出温润如玉的浩然正气,那股力量不灼热,不冰冷,充满了“仁爱”、“秩序”与“教化”的气息。《论语》、《礼记》的经文,化作一个个儒家符文,在他周身环绕。

    佛陀身上,则亮起了慈悲祥和的万丈佛光。那光芒普照大地,仿佛要抚平一切伤痛,度化一切苦厄。“众生平等”的宏大愿力,化作一朵朵金莲,在虚空中绽放。

    “儒家弟子,当以仁爱之心,感念天地,体察万民疾苦!”孔子开口,声音传遍四方。

    “佛门信徒,当以慈悲之怀,祈愿众生,远离灾祸病痛!”佛陀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震荡灵魂。

    两位圣人的意志,没有丝毫攻击性,而是化作两股最纯粹、最平和的能量,冲天而起,交织在一起,如同一道通天的信号,射向了未知的所在。

    他们不是在“召唤”,也不是在“命令”,而是在“询问”。

    用儒家的“仁”,与佛家的“慈”,共同谱写了一篇“问候”的文章,向那位掌管“生”之道的古老存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后辈孔丘(释迦牟尼),携万民之愿,有一事,请教先贤。”

    “今有华夏薪火,其名秦川,为护苍生而身化飞灰,其灵不灭,其识尚存。”

    “人皇已为其重塑‘存在’之基,然独缺‘生机’一点,无法归来。”

    “敢问先贤,此‘症’,可有‘药’医?”

    他们的声音,没有在现实世界回荡,而是直接融入了天地规则之中,融入了风,融入了土,融入了每一丝空气里。

    整个营地,乃至整个天堂废墟,都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

    一息,两息……

    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

    天地间,没有任何回应。

    孙悟空急了,抓着猴毛道:“怎么没反应?难道那老农夫睡着了?要不俺老孙去天上喊一嗓子?”

    “稍安勿躁。”始皇帝的声音淡淡传来,他依旧闭着双眼,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就在众人心急如焚,华夏观众的心又一次悬到嗓子眼的时候。

    异变,发生了。

    并非天降祥瑞,也非紫气东来。

    变化,来自于他们脚下的大地。

    一棵早已在神战中枯死的小草,它的根部,毫无征兆地,冒出了一点嫩绿的新芽。

    紧接着,是第二棵,第三棵……

    营地里,荒原上,那些焦黑的、了无生机的土地上,无数的绿色光点,如同雨后春笋般,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

    一股无法形容的、至纯至粹的生命气息,如同潮水般,从地底深处喷涌而出,瞬间席卷了整个战场!

    在这股气息的笼罩下,所有受伤的华夏神明和将士,都感觉自己的伤口在飞速愈合,消耗的力量也在迅速恢复。

    “这……这是……”蒙恬震惊地看着自己手臂上深可见骨的伤口,在绿光的照耀下,肉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愈合。

    “好舒服的气息……”孙悟空也忍不住深吸一口气,只觉得浑身三万六千个毛孔都舒展开了。

    就在此时,一个温和、古朴,带着一丝慵懒,仿佛刚刚从田间劳作归来的声音,在每个人的心底响起。

    “唉……现在的年轻人啊,身体才刚好一点,就又想着救人。”

    “这孩子,伤得不轻啊……魂都快烧没了,这可不是一副药能治好的。”

    “也罢,谁让你们叫我一声‘先祖’呢。”

    “不过,药,我这里有的是。”

    “但,你们……拿什么来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