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在恋综当老六?一句泡面仙人全网暴火 > 第456章 这能忍?

第456章 这能忍?

    导演嗓子发干,问技术员。

    对方盯着屏幕。

    “还没出。”

    “收视率得等播完才能统计。”

    片头结束。

    正片切入。

    灰天压着大地。

    街道上。

    残旗在风里耷拉着,茶馆角落,有人低声说军阀混战,列强割地。

    乡下田埂上,老农插秧,汗掉进泥里,眼睛空洞着。

    这是个塌了脊梁的年代。

    内有腐肉啃骨,外有强盗敲门。

    镜头一转。

    纽约,一间老礼堂。

    烛光摇晃,墙皮剥落。

    几十个中国留学生围坐一圈,眼神却亮得惊人。

    他们大多是穷学生。

    兜里揣着半块干面包。

    此刻,一场关于怎么救华夏的争论正烧到沸点。

    “议会?醒醒吧!”

    “国内连说话都犯法,开个会都让军警冲了!”

    戴眼镜的年轻人站起,手拍在桌上。

    另一人冷笑。

    “那你说怎么办?抄家伙上街?”

    “我们拿烧饼跟枪杆子干?”

    人群中央的青年站了起来。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身形清瘦,脊背笔直。

    没有人喊他。

    也没有人介绍。

    可当他起身时,嘈杂的人声,一点点沉了下去。

    他开口了。

    “我们吵制度,争手段,却忘了最要紧的事。”

    “国家要强,得先从人心里醒过来。”

    “思想不独立,百姓还信天命,还跪主子,换个皇帝,也不过是换块招牌。””

    “所以,第一件事,不是组党,不是暴动,是叫醒人。”

    “把被压垮的脊梁扶起来,把蒙了灰的心擦亮。”

    “这才是救国。”

    他说得平缓。

    光落在他脸上,额上有汗,眼神却亮得惊人。

    礼堂里先是静,接着掌声涌起。

    有人站起来拍手。

    有人低头抹眼角,嘴里反复念着。

    “对……”

    “说得对……”

    角落里。

    一个穿深色风衣的男人,不动声色地合上手中的《民报》。

    他没鼓掌。

    只是盯着那青年看了几秒。

    然后,低头,在袖口的小本子上写下几行字。

    镜头缓缓拉开。

    故事不只是一个人的,它串着多个人的命运。

    归来的学生。

    上海码头扛包的工人。

    山村的女教师。

    他们彼此不认识,走的路不同。

    却被同一个时代推着往前。

    剧里没有回避军阀混战,列强欺辱。

    也没有放过街头的烟火气。

    最动人的,是那些青年。

    他们不是天生的火种,也怕,也哭,也曾在夜里问自己值不值得。

    但他们最后都点了灯。

    哪怕风大,哪怕光弱,还是举了起来。

    电视机前,许多人一动不动。

    客厅里没人换台。

    孩子放下了手机。

    连最爱吵闹的饭桌都静了。

    全国上下,千家万户,盯着屏幕,看这部《站起来了》。

    没有流量明星,海报也朴素。

    可收视率一路爬升。

    势不可挡。

    第一集结尾,摄制组办公室挤满了人。

    技术员盯着屏幕,嘴唇发抖,手僵在键盘上。

    半晌,他才挤出一个字。

    “啊……”

    台长一把推开他,眼睛死死盯住那行数字。

    “2%?”

    如今谁还看电视?

    平台割走观众,短视频抢走时间。

    年轻人宁愿刷两小时段子,也不愿看十分钟正剧。

    一部剧能破2%,就是爆款。

    而这部剧,没有宣传阵仗,没有热搜铺路。

    首播当晚,直接冲到2%。

    台长涨红了脸。

    “开门红!这是开门红!”

    屋里炸了。

    “成了。”

    这不只是收视赢了。

    是信这个东西,赢了。

    导演站在窗边,没加入庆祝。

    他低声说:“得谢谢那支MV。”

    预告片配了一首叫《天地龙鳞》的歌,混进真实历史画面。

    一夜之间,播了亿次。

    评论全在说【哭了】【这才是我们该追的光】【剧我预约了】。

    那股风,吹到了现在。

    开播前,主创们私下估过收视。

    题材严肃,没流量撑场,宣传动静也不大。

    再加上,眼下谁还耐着性子看正剧?

    能守住1的收视,不挨骂,就算赢了。

    结果第一集播完,数字跳上2。

    不是虚火。

    是实打实的两倍。

    《天地龙鳞》这首歌,更是横扫各大平台榜首。

    “老百姓对这片土地还有信心。”

    “所以才愿意信这些故事。”

    台长站在窗边,看着楼下跑来跑去的年轻编导。

    导演没说话,手悄悄掐进了掌心。

    汗水,顺着鬓角往下爬。

    观众买账不是因为宣传到位,而是因为他们真的被点燃了。

    可火一起,就容不得半点湿柴。

    只要剧情一松,节奏一拖,人物一飘。

    哪怕只是稍微讨巧,观众就会转身走人。

    高开低走的剧,他见得太多了。

    一旦塌下来,砸的不只是片子,还有那点刚攒起来的信任。

    他喉头动了动。

    现在,一点都不能松。

    广告结束。

    第二集开场。

    法租界一处老石库门。

    天色暗下去,雨丝斜织,墙根的苔藓吸饱了水,绿得发黑。

    李先生撑伞回来。

    脚步不快,湿鞋在门槛留下两道印子。

    屋里灯昏,妻子低头缝衣,听见动静抬了头。

    “在外头跑了这么久,不如回来住几天,安生读点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