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 第三百九十三章 臣服

第三百九十三章 臣服

    这话如同黑暗中的一缕微光,瞬间让国王和大臣们燃起了希望。

    国王猛地从宝座上站起身,眼中闪过急切的光芒:“快!快传使臣进宫!

    无论他此刻在何处,就算是把整个都城翻过来,也要把他带到我面前!”

    内侍不敢耽搁,立刻带着侍卫冲出王宫。

    没过多久,一位身着大明丝绸长袍、面容略带疲惫的中年男子被请进了议事厅。

    他正是之前出使大明的使臣科恩。

    科恩刚一进门,就感受到了殿内压抑到极致的氛围,他定了定神。

    对着国王躬身行礼:“臣科恩,参见吾王。不知陛下紧急召臣前来,有何要事?”

    国王快步走下宝座,一把抓住科恩的手臂,语气急切:“科恩!你快说说,大明帝国究竟有多强大?

    他们的军队为何如此凶猛?我们现在该怎么做,才能让他们停止进攻?”

    科恩看着国王和大臣们焦虑的神情,心中叹了口气。

    他缓缓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王,我在大明皇城所见所闻,至今仍历历在目。

    大明的疆域之辽阔,远超我们的想象,光是都城的人口,就比我们整个风车国还要多。

    他们的工坊里,能造出源源不断的火枪、火炮;

    他们的粮仓里,粮食堆积如山,足以支撑百万大军常年征战。

    更重要的是,大明的皇孙朱雄英,年轻却极具威严,他对海外诸国的态度只有一个,顺者昌,逆者亡。”

    满殿大臣听到这话,脸色愈发苍白。

    财政大臣颤抖着问道:“那……那我们还有机会吗?我们愿意献上金银、土地,只求大明能放过我们!”

    科恩沉默片刻,缓缓说道:“大明并非嗜杀之人,但他们最看重的是尊严。

    当初弗朗机国和其他小国之所以被灭,是因为他们劫掠大明海商,触碰了大明的底线。

    如今想要化解危机,或许我们需要拿出最大的诚意,亲自前往大明军营请降,并且承诺永远臣服于大明,保障大明海商的安全与利益。

    只有让大明看到我们的敬畏之心,才有可能保住风车国。”

    国王和大臣们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挣扎。

    臣服意味着放弃部分王权,意味着从此要对遥远的东方帝国低头。

    科恩的话音落下,议事厅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窗外海风卷着落叶拍打窗棂的声响,像是在为这场关乎国运的讨论伴奏。

    财政大臣汉斯踉跄着后退半步,右手按在胸前左肋的位置,躬身行了个标准的风车国宫廷礼。

    这与大明官员双手拢在袖中躬身的姿态截然不同,更带着几分骑士般的庄重。

    他的声音带着颤音道:“臣服?尊敬的科恩先生,您是说让我们向那个东方帝国低头?”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礼服上绣着的郁金香纹章,咆哮道:“我们风车国的祖先曾骑着骏马击退北海海盗,用长矛捍卫过这片土地的尊严,从未向任何势力行过‘跪拜礼’!”

    在风车国的礼仪体系中,臣民觐见国王只需单膝跪地,双手交叠置于膝上;

    而大明官员面见皇帝时,需行三跪九叩之礼,连抬头直视龙颜都是僭越。

    军事大臣卡尔猛地按住腰间的佩剑剑柄,这是风车国贵族表达愤怒的传统动作,而非大明武将按玉带的含蓄姿态。

    怒道:“就算大明军队再强大,我们也该奋力一战!”

    他的靴跟在大理石地面上重重一磕,发出清脆的声响,执拗道:“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不能让后人说我们是‘屈膝者’这比死亡更耻辱!”

    科恩看着眼前群情激愤的场面,脸上没有丝毫波澜。

    只是缓缓弯腰捡起散落在地上的国库账目册,轻轻拂去封面上的灰尘。

    再次开口道:“诸位大人!”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继续开口道:“我在大明皇城居住了半年,曾亲眼目睹过那些反抗大明的势力最终下场。

    北方的蒙古部落曾多次侵扰大明边境,他们的骑兵号称天下无敌,可最终呢?

    大明军队不仅将他们驱逐出草原,还在他们的故土上建立了卫所,让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贵族这辈子都无法回归故土。

    当然,也有可能是被大明帝国彻底覆灭了!”

    他将账目册摊开在国王面前的案几上,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录着风车国的财政收支:“我们的国库储备,只够支撑三个月的战争。

    弗朗机国的军械库比我们富庶三倍,城墙比我们的王宫还要坚固,可他们的都城连三日都没撑住。

    诸位大人不妨算算,以我们现有的兵力,装备长矛弓箭的步兵,加上三十支从弗朗机国高价购买的旧火枪,能抵挡大明海军多久?”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大臣们心中的怒火。

    卡尔张了张嘴,却再也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

    他清楚地知道,科恩所言句句属实。

    更让他无力的是,风车国没有大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君思想。

    士兵们为领主作战是为了换取土地和俸禄,而非“为社稷尽忠”。

    一旦战事不利,溃散是必然的结局。

    国王威廉二世坐在镶嵌着象牙的橡木王座上,手指无意识地在狮纹扶手上摩挲着。

    按照风车国的传统,他的正式称呼应为“尊贵的威廉,风车国之主,北海沿岸的守护者”,而非大明皇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天命称谓。

    他想起了昨日收到的急报,大明海军已经攻占了距离风车国只有三百里的海牙岛,岛上的守军连抵抗的机会都没有,就全部投降了。

    若是再犹豫不决,恐怕大明的战舰很快就会出现在阿姆斯特丹港外。

    “科恩!”

    威廉二世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

    他没有像大明皇帝那样称臣下为“卿”,而是直呼其名,这在风车国宫廷中是亲近的表现。

    再次询问道:“你说大明最看重尊严,那我们该如何展现自己的诚意?

    亲自前往大明军营请降,会不会被他们视为‘挑衅’?

    毕竟在我们的习俗里,君主亲自登门,是平等邦交的象征,而非臣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