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 > 第259章 回到东海

第259章 回到东海

    纪灵惊得一时忘了看路,脚踏车直接撞上了前面的一棵树上,摔在了个狗啃泥。

    赵云停下车,扶起纪灵,关心道:“你....你没事吧?”

    “忒!忒!”

    纪灵把嘴巴里的泥吐出来,也顾不得狼狈的形象了,连忙问道:

    “董卓死了!?真的死了!?”

    赵云点点头:

    “没错,我来汝南、颍川收报纸稿子,从雍州回来的记者跟我说的。”

    “用不了几天消息就会传到汝南。”

    纪灵问道:“怎么死的?”

    赵云道:“他被吕布杀死的。”

    “啊!?”

    纪灵惊呼一声。

    “那个混蛋他又弑父了!?”

    赵云点点头:“嗯。”

    纪灵破口大骂:“真是畜生!”

    “虽然我恨不得董卓死,但我也知道义父也是父,怎么能轻易杀害呢!?”

    “那吕布现在怎么样了?”

    赵云道:“据说吕布活得好好的,因为他杀了国贼董卓,所以被陛下表扬了一番,加官进爵了。”

    纪灵叹息道:

    “哎,真是世事无常。”

    “咱们打生打死,又是献刀,又是召集十八路诸侯。”

    “完了孙坚还猛攻了几个月河南尹,折腾了半天都没拿董卓怎么样。”

    “结果我们什么都没干,吕布自己就杀死董卓了。”

    纪灵拍了一下手掌,摊了摊手:

    “白折腾了!”

    “你说这算哪门子事儿?”

    赵云拍了拍纪灵的肩膀,笑道:

    “董卓死了是好事。”

    “咱们当初讨董有功,说不定都能加官进爵呢。”

    “说不定还能调停刘岱刘表他们,让他们别豫州了,大家也可安生几年,你说是不是?”

    纪灵也是同意地点点头,一脸唏嘘:

    “那倒是....”

    “咱们打仗不就图个富贵嘛。”

    “现在富贵有了,再打下去可能都没命享福了。”

    “不过我还得马上去写信禀告主公。”

    “赵将军,天色不早了,咱们今天就骑到这儿吧?”

    赵云笑道:“也好。”

    纪灵歉意道:“实在抱歉,不知赵将军在汝南逗留多少时日,我好尽一番地主之谊。”

    赵云道:“报纸截稿日期快到了,我得赶紧把稿子送回东海,明天一早就回去。”

    纪灵道:“明早我送送你?”

    赵云拱手道:“就不麻烦纪将军了,今日就当是送别吧?”

    纪灵点点头:“那好吧,今晚公务繁忙,无暇他顾。”

    “待会儿我送一些好酒好菜到你客栈,还请赵将军莫要推辞。”

    赵云笑道:“那就多谢纪将军了。”

    .....

    天还没亮,四人又悄咪咪地钻了赵云的口袋里,赵云骑着脚踏车出城。

    昨晚纪灵不仅送来了好酒好菜,还送来了通关文书,让城门可以单独为赵云打开。

    城门守卫看着赵云胯下奇特的脚踏车,就知道赵云和纪灵有关系。

    对文书深信不疑,当即为赵云单独开了城门,放赵云出去。

    “这人怎么两个轮子的脚踏车也能骑啊?”

    “昨天我看见纪将军也骑两轮脚踏车来着,应该是他教纪将军的杂技。”

    “难怪.....”

    赵云沿着平坦宽阔的官道连续骑行了一天,在路上吃着在客栈带的干粮。

    总算进入了东海的地界,沿路的风景大变了样。

    好像跟其他地方不是同一个世界。

    袋子里的四个人忍不住探出头来看。

    蔡邕陶醉道:

    “感觉这边的空气都清新多了。”

    赵云介绍道:

    “你看下面地板,都是水泥路,所以我们骑行不会扬尘,空气自然清新。”

    “而且骑车也更快速平坦。”

    背包上的四人皆一脸新奇。

    从报纸上看过这种路面的介绍。

    今天还是第一次感受到这种路面的平坦。

    想来走路也很好走吧?

    而且也直观感受到了绵延千里的水泥路有多壮观。

    贾诩问道:“这水泥路绵延千里,望不到头,花了不少钱吧?”

    赵云道:

    “其实还好,一期报纸的收入就能把水泥铺满整个徐州的大路,而且还绰绰有余。”

    “而且许多农户通过铺水泥路赚了一笔不少的劳工费,加上秋收大丰收,许多人算是过了个肥年。”

    众人显得有些愕然。

    他们第一次直观感受到报纸给刘备带来的收入。

    实在太恐怖了。

    随着他们深入东海腹地,村庄渐渐多了起来。

    蔡邕发现,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间水磨坊,路上还时不时冒出一个农家乐的大牌子。

    路边一村长在教导自己孙子:

    “孩子,咱们想宰客宰得有水准,首先要学会辨别外地人还是本地人。”

    孩童指了指骑着脚踏车呼啸而过的赵云,他背囊上有四个人探出头来好奇地东张西望。

    奶声奶气道:

    “爷爷,那这是什么人?”

    村长看着赵云的背影愣了一下,陷入了沉思。

    随即脸色严肃道:

    “孩子,这题有点复杂,你听好了,我只教一遍。”

    “嗯嗯。”

    “这种举止怪异的一般是本地人,而且还是在郯县当官的。”

    “哦哦。”

    “但是!”

    “嗯?但是什么?”

    “但是他背囊上的四个人东张西望的,一看就是没见过世面的臭外地。”

    “所以这一坨人,既有外地人,也有本地当官的,这种客人就不能宰,知道了吗?”

    “哦哦....学到了,爷爷。”

    村长宠溺地揉了揉孙子的脑袋,笑呵呵道:“很好,可教也,可教也!”

    .....

    蔡邕趴在袋子口问赵云道:“农家乐是何物?”

    赵云道:“外地人没玩过水车和曲辕犁,所以会掏钱来这边磨面粉。”

    “同时这里的农户还会做农家菜卖给客人,这些菜都是东海酒楼传授的。”

    蔡邕道:“东海酒楼?就是那美食榜第一的东海酒楼?”

    赵云点头道:“没错。”

    蔡邕喃喃道:“那农家乐的饭菜一定很好吃吧?”

    赵云摇头道:

    “跟东海酒楼差多了,这边的饭菜没有味精,没有精盐,也没有油水。”

    “挺一般的,但比寻常酒楼的饭菜好一些。”

    蔡邕心说不愧是天下第一酒楼,用料真足,竟然还放味精和精盐。

    赵云介绍道:

    “不过现在生意没几个月前好了。”

    “第三期报纸增加了一张纸,除了多出几篇文章外,还增设了旅游指南,打算把那些有钱人引过来被农户宰一顿。”

    “现在第三期报纸应该已经发出去了,很快这些农户又能赚一笔钱。”

    “不过前段时间这些农户就已经赚了不少钱,你看路边,人人都买了一套新衣服过冬。”

    一般冬天的农户都不出门,因为没有足够的衣服抵御寒风,只有干活的人才会穿上缊袍出来混饭吃。

    所以其他地方冬天出门的人很少。

    但东海这些村庄穿着衣服出来活动的人明显多了很多,而且每个人身上的衣服都很厚实。

    可见他们确实通过宰外地人赚了不少。

    蔡邕感慨道:

    “原来报纸上说得都是真的。”

    “东海竟是一个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的世界....”

    李儒目光炯炯,语气激动得颤抖道:

    “这就是盛世啊.....”

    他好像看到了刘备的未来,内心更加坚定了把刘备推上皇位的想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