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 第186章 李白二人的兰芳

第186章 李白二人的兰芳

    兰芳邦国坤甸总督府

    “没想到南华会同意东华留在荷兰联邦内!”

    小诸葛看着手里关于东华的情报,东华虽说三股势力是相互制约,共同治国的。

    但谁不知道东华政府的任何行政命令都要得到吕志鹏的同意才能实行,说到底,东华还是要听南华政府或者说李崇文的意见。

    “东华人民出生即可获荷兰国籍,还可以自由前往荷兰工作、生活、留学,荷兰政府还需承担他们在荷兰的教育、医疗费用。”

    “东华和荷兰的进出口无需要任何关税。”

    “就凭这两点,李崇文就会同意的。”

    “这相当于为南华打开了荷兰的市场,未来通过东华打开欧洲市场也未必不可能。”

    李德邻觉得李崇文肯定会通过东华谋取大量利益,就说工业品销售市场,南华的工业品卖到荷兰,只需要在东华境内建个组装厂就可以了。

    自由前往荷兰,也相当于可以移民到欧洲,估计李崇文会把南华国内的土著都移民走,就像这几年南华一直向兰芳移民南越人一样。

    “要不是底下的人想要成为开国元勋,我都不想独立的,荷兰人给实在是太多了!”

    李德邻在昨天收到东华拒绝独立的消息后,连夜的研究新版的《荷兰宪章》,荷兰人给的福利太好了,只要邦国不独立,那么荷兰就会对邦国的防务、基建、教育提供全额支持,且邦国无需向荷兰纳税。

    但是,兰芳的根基是他新桂系的全体官兵,不同于东华是以华商和华人为主,和从龙之功比起来什么都不是。

    当然,他心里也觉得一国总统,怎么也比当一个殖民地总督要好的多,最起码他李德邻的一生会在中华的青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兰芳最近的局势能稳定下来吗?”

    “马上就要开战了,后方不能出现问题。”

    “要是在和印尼军队战斗的时候,军队的后方出现问题,导致军心动摇,那就麻烦了!”

    小诸葛对于李德邻那番谦虚的话选择无视,反而关心起兰芳的局势能不能稳定。

    这次他们面对的对手,不再是三年前战斗力孱弱的印尼新兵军队,而是经过毛熊三年教导的印尼红军,战斗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他需要做好万分的准备,不能有任何的差错,再加上这次的战场是在南加邦国境内,民心不站在他们这边、对南加邦国的人来说,兰芳(新桂系)的军队是侵略者。

    “剑生兄,你放心!”

    “你只管把仗打好,其他的交给我就好了。”

    “只要我还坐在这个位置,兰芳就乱不了!”

    兰芳的局势虽然在成立的那天起,就从来没有安稳过,但这是因为,李德邻需要其他势力来稳固华人在兰芳的统治,他才会暂时放纵其他势力的过分行为。

    兰芳说到底还是由新桂系说了算的。

    兰芳的势力不仅有新桂系,还有新华商、旧华商、东番过来的军阀势力、当地的土著势力、南越人、高棉人。

    其中,南越人和高棉人的武装势力归属新桂系的统治,而东番过来的势力名义上的领袖是阎老西,这位曾经晋系军阀的领袖凭借他左右蓬源的本事,硬是让松散的军阀联合起来。

    虽然这几年,李德邻的新桂系和其他武装势力的各项合作比较多。但是,新桂系和其他势力在兰芳邦国斗法同样不少。

    李德邻对其他势力可谓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其他势力的到来,不仅稳固了华人在兰芳邦国的统治地位,还能够帮助兰芳建设、开荒、种地、移民。

    特别是东番过来的一批军阀将领,他们可以说富得流油,他们在兰芳购买了大量种植园、房子,在兰芳的大肆消费,给兰芳邦国带来了丰厚的财政收入。

    李德邻想要发展兰芳,就离不开其他势力的支持,兰芳邦国对于新桂系来说还是太大了。

    兰芳的面积足足有30万平方公里,人口有更是达到370万多人,而华人的人口只有42万人。

    恨的是这帮人的手里不仅是枪,还有人(从东番移民过来的士兵),再加上手里有美械的华人种植园主和华人矿山主(新华商),这严重影响到新桂系对兰芳的统治。

    在东南亚战争结束,新桂系稳固对兰芳邦国的统治后,李德邻便想要收缴枪支,而各方势力当时也比较配合,收上来了枪支也不少。

    但李德邻很清楚,这帮人手里的枪支绝对会比收上来的要多的多,李德邻发现他们交上来的枪支中居然有三八式步枪,可想而知,这批交上来的武器是有多大的水分。

    而且只要他们想购买武器,还可以很容易买到的,不仅可以在兰芳边上的安不纳群岛(纳土纳群岛)上向南华购买,还可以向鹰酱购买,可以说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即便南华和鹰酱不出售,边上的英国人也会卖给他们的,就李德邻知道的,英国人在古今晋的港口仓库堆满了武器,至于这些武器卖给谁,都不用猜。

    不过相应的,新华商和军阀势力的壮大,也解决了李德邻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在第一次和印尼战斗的时候,他给了当地的土著势力大量援助,包括但不限于武器、药品、弹药等等,导致在战争结束后,土著势力有点尾大不掉。

    在新华商和军阀势力来到兰芳后,他便把靠近土著势力的土地卖给他们。

    三年时间下来,兰芳原来的统治基础,就是那些土邦头目已经被横扫了一遍,就算有一些人逃了出来,也没有了过往的实力,现在兰芳的内陆已经事实上掌握在手里有枪的华人手中。

    这样的结果也导致李德邻对新华商和军阀势力有些无可奈何,最后他不得不和那帮子拿枪的新华商和军阀势力进行合作,承认他们的地位,给他们一个官名,让他们负责征税,充当包税人的角色,一起压榨中下层的土著。

    一边则想办法引进新移民,减少兰芳桂系核心统治区的土著,让各民族的人口趋于平衡,这样才能让新桂系的江山稳固。

    另一边则是武装拥护新桂系统治的南越人和高棉人,让他们负责新桂系核心统治区和土著势力、新华商以及军阀势力的边境地带。

    同时,李德邻效仿英国人的做法,故意制造南越人、高棉人和当地土著的矛盾,又让新华商和军阀势力制衡南越人和高棉人的势力,让南越和高棉势力不至于太过庞大,脱离新桂系的掌控。

    虽然其他势力也知道自己被李德邻算计,但是他们几个势力之间经常因为税收问题,时不时有些冲突,根本没有合作反抗新桂系的可能。

    这也不奇怪,当地土著的精英被新华商和军阀部队杀得太狠了,损失惨重,年轻一代威望不够,人口最庞大的土著变成一盘散沙。

    而老华商则是不敢反抗,他们已经被荷兰人驯服了,只要能够保证他们的核心利益,就不会反抗。

    新华商虽然有些实力,但是在得不到南华支持的情况下,也不敢随意反对新桂系的统治。

    在新桂系的统治下,新华商在充当了新桂系包税人的角色,他们也不在闹腾了。

    至于军阀势力本身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他们来自各个派系,本就互相不对付,要不是阎老西出现,他们根本不会联合在一起。

    “德公,听说最近兰芳的旧华商和新华商不断爆发冲突?”

    “是啊!”

    “最近这段时间,新华商和旧华商经常会因为手底下的华人发生冲突。”

    “大战在即,也不知道安分一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