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老太太重生八零,抛弃儿孙我享福 > 第270章 老五来电

第270章 老五来电

    吃到反季蔬菜的甜头,李香琴就把饺子馆彻底交给侄女打理,她只需隔三差五备好饺子馅的调料即可。

    大部分的精力,全都放到大棚蔬菜上。

    眨眼间,日子进入腊月中旬,大街小巷开始有了年味。

    她的蔬菜摊,摆了一个月,收入囊中九千多块钱,再加上饺子馆的盈利,她的存款已经突破两万大关了。

    按照现在这个消费层次,她大小也算是个富婆了。

    看着存折上的数字,李香琴眯着眼享受了一会,便收了起来,让自己冷静下来,迎接年关最后一波的冲锋。

    也就这个时候,老五把电话打到了居委会。

    说实话,听到老五的来电,李香琴有一瞬间的愣神。自从把老五送走之后,她只顾着闷头赚钱了。那丫头早就被她抛到了九霄云外。

    听到电话那头传来急切的喊声,李香琴才回过神。

    “学校放寒假了?”

    听到妈妈久违的声音,老五很激动。

    “寒假已经放了一星期了,原本是要回去的,临时被导师叫走帮忙了。昨天才忙完,我就赶紧来值班室给妈打个电话,准备这两天回去呢。”

    老五要回来过寒假,李香琴自然没理由拒绝,反正寒假假期也不长,在家里待不了几天就得返程。

    “家里下雪了,你回来时注意保暖。”

    “首都这边也下了一场雪,但已经化完了。不过,这次寒假回去,我可能在家待不久,初七八的就得返回学校。

    导师要带着我们小组做一期课业,被选中的同学都不准备回家过年了,只有我距离不算太远,可以回去一趟。”

    听到这话,李香琴一愣,“你们才大一课程就这么紧张吗?”

    她没上过大学,也不知道进入大学后,是个什么情况。

    老五听出老妈的好奇,在电话那头咯咯地笑了起来。

    “学习倒是不紧张,教授把我们当成苗子选手,单独成立了个学习小组,让导师带着,比起普通学生,时间上就比较紧张。”

    听到这话,李香琴大喜,这么说,老五的天赋已经被导师发现了。

    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能被导师挑中,是大好事,你那边的学习要是太紧张,其实不用回来也可以,反正家里也没什么事,来回挤火车也不舒服。”

    “可是我想家了,妈,你就不想我吗?”

    “咳~,你现在正是大好青春年华,一切都要以学习为重。妈不能拉你的后腿儿……但话说回来,妈还没有去过京都呢。

    听说那里有很多好看的景点,还有以前皇亲国戚住的地方。既然你不方便回来,妈可以带着老四她们过去看你,顺便在那玩几天。

    如此下来,你不用来回折腾,我们也算出门旅游散心了,你看咋样?”

    听着李香琴的提议,话筒对面的老五沉默片刻,再开口,语气便有些哽咽。

    “妈,你对我真是太好了。你们啥时候过来?我提前给你们定好招待所,到时候我们一家人好好在京都转转。”

    妈为了不让她辛苦折腾,耽误学习,竟然甘愿折腾自己。

    以前,她总认为妈偏心,想要得到妈妈的关注和偏爱,就得又争又抢。现在想来,确实是太小心眼。

    但她忘了,妈妈有六个孩子呢,她得把心分成六份,确实有些忙不过来。

    上了学,离开家,她好像能体谅妈妈的不易了。

    听着老五兴奋的语气从话筒中传来,李香琴心情复杂。

    “过年期间的火车班次少,而且春运紧张,我得提前去看票。就暂定在初二吧,到时候我再给你去个电话。”

    “好嘞,我在首都等着你们到来。”

    挂完电话,居委会的人一脸羡慕的看着李香琴。

    “怪不得您闺女这么争气,有你样的妈妈,孩子想不飞起来都难。”

    “可不是嘛,像婶子这么支持儿女的长辈可不多见。”

    过年期间,走亲访友,事一大堆,能抛下一切只为不让闺女来回折腾,这样的亲妈,她也想要一个。

    “这有啥?我就当出门开开眼界了,要不是老五考上大学,我这辈子也难得有机会去首都见世面。”

    对于众人的夸赞,李香琴笑眯眯的接受了,一点都不觉得心虚。

    辛苦了一年,确实得犒劳下自己,出去旅个游,放松下心情,总比在家里窝着强。

    走亲访友啥的,年年都是如此,早就腻歪了。

    刚好趁这个机会,换个过年方式,体会一把新潮流。

    也省的亲戚们坐一起,千方百计的打探她挣了多少钱。

    如果是这次旅途愉快,以后每到春节,她就找一个地方旅游度假,争取有生之年把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全都转一遍。

    心里有了打算,李香琴就开始着手准备了。

    但眼前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年关将至,最挣钱的日子到了。

    经过刘顺的科学管理,土壤水肥充足,温度适宜,就发现,暖棚产量比露地高出很多,原本预计采收一个月的计划搁置了。

    一个月之后,秧苗依旧欣欣向荣。

    不得不说,刘顺是个尽职尽责的技术师傅,他凭借着自己的经验,一本被翻烂的种植书籍,对暖棚的管理,可谓无微不至,且一直记录在册。

    总结下来,温室大棚的黄瓜比露地产量高,一季的持续结果期也比露地长,预计达到八十五天左右。

    如此算下来,亩产可达到一万多斤的产量。

    没想到他们摸索着前进,竟然带来这么大的惊喜。

    黄瓜这边产量可观,但番茄那边却没这样的惊喜,采收一个月之后,植株就开始老化发黄,同样给足肥力,也没见好转。

    只能拔了。

    好在前期准备的有秧苗,直接栽种了第二季,目前刚处在开花期,估摸着是赶不上年关的高价菜了。

    虽然年关赶不上,但元宵节应该可以吃到。

    现在,她出摊的品种,有黄瓜和新一茬的小青菜,韭菜,芫荽。

    为了配合年关涨价,李香琴还特意在市场溜达一圈,看看年货的涨价幅度,再做调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