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吕范的府宅内,刚刚从京口赶回来的周瑜,刚刚从丹徒赶回来的程普、刚刚从牛渚赶回来的黄盖,刚刚从江乘县赶回来的周鲂。
这些都是江东的主战派,当然除了他们,主战派大部分都是军中将领,但他们都被部署到各地,面对这场关系江东生死存亡的命运博弈,这些将领只能写信表示自己的态度,实际上作用不大。
而丹徒县的驻军主将,一个是徐琨,一个是陈武,徐琨是中间派,陈武则完全服从孙权的决定。
在命运的最后关头,吕范写信把这些主战派的核心大将找回来,集体反对和曹操达成妥协,这也是他们的最后一搏。
大堂上灯火通明,程普沉声问道:“现在和谈到哪一步了?”
程普半个时辰前才赶回丹徒县,连家都没有回,直接来见吕范。
“和谈已经结束了,明天上午最后讨论一下和谈草案,然后吴侯就签字押印,送往邺城,等曹操签字押印。”
吕范把和谈抄件散发给众人,“你们看看吧!”
众人都低头仔细看抄件稿,忽然,周瑜抬头道:“吴侯上当了,对方的真正目的是破坏甘孙两家的联手抗曹,然后以契约文本的方式固定下来,让我们不敢逾规。”
“公瑾说得对,这就是张仪连横破合纵之策,一旦我们和西楚军无法联手,曹操就可以各个击破了。”周鲂在一旁道。
大家都沉默了,这一点大家都意见一致,曹操根本不可信。
过了好一会儿,程普又问道:“我之前听说吕公去了柴桑,甘宁是什么态度?”
吕范摇摇头,“甘宁的态度很积极,一心想和我们联手,但吴侯的条件他无法接受,吴侯要他把步骘交给江东,甘宁一口回绝。”
步骘是江东的第四号人物,仅次于张昭、吕范和周瑜,他的叛逃确实给江东带来巨大影响,但大家并不认为他错了。
“吴侯不应该视步骘为孙贲党羽,太草率了。”
程普沉声道:“他太多疑,不惜以自戕的手段打击异己,太令人失望了。”
程普这几个月内心的不满终于在这一刻爆发了,“就像他认为我也是孙贲派系一样,我跟随伯符南征北战,打下了江东基业,我会是孙贲的人?简直是天大的笑话,我看他是想把我们这些元老大将统统铲除掉,以掩盖他自己的失信罢了,他可是当着我们的面承诺立伯符之子为继承人。”
“程将军,不要妄言!”周瑜阴沉着脸道。
程普也知道自己刚才的话有些过分,他便沉默了。
周瑜又挺直腰板道:“时间不多了,我们开始商议对策吧!明天我们怎么反对和谈,阻止吴侯签约!”
吕范点点头,“公瑾说得对,现在说别的都没有用了,火烧眉毛,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处理眼前的危机,想想怎么反对吴侯签约吧!”
次日上午,吴侯府孙权官房外坐着程普、黄盖和周鲂三名大将,以及陆绩、虞翻、严畯等文臣,众人都目光严峻,沉默地等待最后结果。
官房内坐着七人,除了孙权外,还有吕范和周瑜,他们是主战派,另外还有张昭、顾雍和徐琨,他们是主和派,还有就是孙静,他是昨天从曲阿过来。
有意思的是,现在已经没有投降派,在贾诩前来谈判的那一刻,所有投降派都变成了中间派,变成了主和派,两大派系迅速融合在一起,在江东的权力中心占比超过了八成。
孙权正默默看着眼案上放着新拟定的谈判文书,包括孙贲处理意见的附件。
“吴侯,你好好看一看,倾听一下将士们的意见吧!”吕范颤抖着把联名书交给了孙权。
孙权面无表情地看完了吕范递交的主战联名书,一共有三十几人签名,几乎都是将领,但这些将领份量远远不够,有分量也就七八人,吕范、周瑜、程普、黄盖、吕蒙、周泰、蒋钦、潘璋等等。
可是孙权又看了一眼另一份联名书,那份联名书上有一百三十多名主和派的签名,都是江东的各个世家豪门。
相比之下,这份主战派的力量太单薄了,太没有话语权了。
孙权深深吸一口气,虽然他也有一丝向主战派妥协的念头,但他很清楚自己统治江东的根基在哪里?
“就这样吧!”
孙权声音有点嘶哑,平静对吕范和周瑜道:“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但我们应该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回头在对抗孙贲时,我会好好听取并接受你们的建议。”
吕范和周瑜都没有说话,他们已经无话可说了,他们败了,败给了强大的主和派,败得很彻底。
孙权提笔在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吕范和周瑜默默走出了官房,看着房外等候的几人,周瑜声音无比疲惫道:“我们走吧!这里轮不到我们庆祝了。”
几个人都沉默地离开了官房。
走出吴侯府那一瞬间,吕范仰头望着天空,眼角闪过一丝痛心的泪光。
或许他也该像步骘一样,去另一个地方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下午时分,贾诩拿到了孙权签字并押印的谈判协议文本,他终于忍不住得意地笑了,笑得就像个渔夫将鱼儿拉出了水面的那一刻,不过贾诩也知道,距离彻底成功还有最后一步。
那就是曹丞相必须在文书上签字押印,将江东的一份送还给他们,这份两国协议就算正式生效了。
贾诩给曹操写了一封长信,连同两份协议一起交给副手王修,嘱咐他道:“路上当心,尽快把协议交到丞相手中,一定要亲手交给他。”
“贾公请放心,我一定把事情办稳妥!”
王修在百名士兵的护卫下,乘船离开了丹徒县,孙权担心周瑜等人会拦截曹操使者,特地派陈武率三千军队和上百艘战船护卫他们过长江,驶入了中渎水,目送使者船只向淮水方向驶去,护卫船队这才返回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