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抗战:李云龙!你管这叫一个团? > 第396章 声名在外,兵力暴涨!李云龙的谋划

第396章 声名在外,兵力暴涨!李云龙的谋划

    “粗中有细,确实不错,”副参谋长夸赞道:“以往还真是小瞧李云龙了。”

    “能够让抠门的阎西山出血,确实本事不小,”副总指挥点头附和道。

    “这小子头脑还真是转得快。”

    “既然事情已定,那便做好这方面的安排,别让咱们的财主走了。”

    “明白!”副参谋长点头应道。

    随即下去做出安排。

    毕竟如今与日伪对峙着,安全方面可得做好,不然万一出事了可不好交代。

    同时联系新一旅,让李云龙做好准备。

    ......

    新一旅指挥部。

    随着总部的宣传推广和声名扩散后,独立纵队的名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从而使得独立纵队的兵力得到了暴涨,弥补了这段时间的战损,并且还呈现增长之势。

    不过,由于新兵居多,补充进来的人员都成为了民兵。

    而经过了这段时间的作用,原来的民兵倒也成长了起来,从而经过考核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战士,一部分补充到主力部队,一部分则成为守备团的战士。

    毕竟守备团在这次作战中也出现不小的伤亡。

    守备团是保护根据地的主要力量。

    方可保证主力部队的灵活性。

    经过补充后,新一旅一至四团兵力恢复到4000人左右,五团和独立团则少一些只有3000人左右。

    加上炮团4000余人,旅部特战团(下辖特务营,警卫营,侦察营)3000余人,以及新组建的基干团1000千余人。

    基干团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为适应部队扩编需求而创建的团级单位。

    其核心框架来源于主力团的副职军官(如副团长、副营长等),这些军官在组建新团时晋升为正职,形成新的指挥体系。

    旨在快速补充兵力,同时保持作战效率。

    毕竟如今新一旅兵源增长速度迅速,指挥员必然跟得上才能够发挥出部队的作用,而不是成为累赘。

    这才有如今新一旅主力作战部队兵力达到30000余人的成果。

    同时在这一战中,李云龙能够指挥部队如挥左膀右臂的原因。

    不然想要指挥几万人作战而不出什么纰漏可相当不易。

    部队的指挥人员也做了一些调整。

    比如特战团长由徐虎担任,副团长许清阳,基干团团长由调来的邢志国担任......等。

    这也算是对他们这些立功的嘉奖。

    李云龙看完调整后的新一旅和独立纵队,满意地点了点头。

    除了主力部队的6个步兵团,1个炮团,1个特战团和1一个基干团,以及骑兵团外,还有地方守备团6个,以及民兵部队。

    总兵力已经达到了5万之众。

    实力堪比一个集团军。

    当然,将近过半是民兵和地方部队,战斗力还达不到强军系统的强兵要求,不然可以再次获得奖励。

    眼下只有加强民兵和地方部队战士的实力提升,便可以再领取系统的发放奖励。

    还有便是提升根据地的建设。

    毕竟按历史,1941年至1943年将会发生大饥荒,到时候灾民涌入必会影响至根据地发展。

    但这也是一个机会。

    如今已是1941年初,留给自己的时间也不多,必须在此想办法囤粮,以备不时之需。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开发耕地外,还有便是打日伪的主意。

    正当李云龙思索着如何落实和打劫日伪的粮仓之时。

    沈泉来到了身旁,汇报道:“旅长,总部电报。”

    “老总说阎西山已经同意了我军的要求,明日将出发前来,预计过几天便会抵达根据地,总部让我们做好准备。”

    李云龙微微一怔,随后笑了笑。

    “呵呵呵......”

    “没想到还真成了,这倒是意外之喜。”

    沈泉笑道:“旅长,这说明咱们旅还蛮受重视的嘛。”

    “不过,恐怕来者不善啊!”

    李云龙摆摆手,不在意地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船头桥头自然直。”

    “按计划准备就好!”

    “对了,赵政委什么时候回来?”

    沈泉解释道:“暂且还无法确认,不过从之前的电报所述,按理这几天能够回到。”

    “嗯,我知道了,”李云龙微微点头,挥了挥手。

    “你先下去准备吧!”

    “是!”

    沈泉应声转身下去做准备。

    李云龙随即制定关于储粮的计划,待赵刚返回后便由他和陈怡落实。

    ......

    次日中午。

    正当李云龙审视储粮计划是否有纰漏之时。

    门外传来警卫员敬礼问候的声音。

    “政委好!”

    “......”

    紧接着,虎子进来提醒,“旅长,政委回到了。”

    李云龙收起计划书,抬头望向门口处,便看到风尘仆仆的赵刚走了进来。

    “老赵,你终于回来了!”

    “辛苦了!”

    随即亲自倒了一杯水递了过去。

    赵刚也没有客气,接过水喝了起来。

    随后与李云龙简单地寒暄了几句,便交流起关于大后方的情况。

    情况无比李云龙预期的要严重。

    在日寇实施的三光政策下影响,根据地的损失比他预想的要大。

    特别是日寇的狠辣程度出乎意料,向水源投毒更是破坏了其生存的条件。

    “这帮狗日的!”李云龙忍不住爆粗口。

    “早晚要让它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赵刚也很无奈与愤恨地说道:“这帮畜生确实该死!”

    “目前已经基本恢复秩序,凝聚力也比以往要强,这倒也算是因祸得福,对部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李云龙感慨道:“日寇能够摧毁我们根据地,但是却摧毁不了我们意志,越是如此,华夏同胞便越团结,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不过,想要打败敌人不能只靠口号。”

    随后收起愤慨,拿起计划书递了过去。

    “这是我拟定的一份计划,你看看。”

    赵刚也收起心中的愤慨,好奇地接过计划书查看起来。

    随着查看,心中不由感到疑惑,还有惊讶。

    不明白李云龙为何如此注重粮草的储备?

    不过,想到如今部队的发展情况,他便释然了。

    只是要达到计划目标,可是有着不小的难度。

    毕竟如今部队的开支便已经够呛的了,还需要进行储备。

    “老李,你这是为何?”

    李云龙自然不可能把没有发生的事情说出来,那岂不是无法解释,只好故作神秘地说道:“老赵,咱们的目标可不能只有眼前,你可明白?”

    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