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别看平日一个个好大喜功,争权夺利。
一旦朝廷真的需要玩命的时候,一个个都变成了怂包。
那是“雷火器”啊!是最新威力最强的大杀器!
大聖尚且没有大批量制造,一时半会远水解不了近渴。
西南边境如今是个烫手山芋,谁去谁死!
武将们一反常态的安静,半晌之后,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子站出来道
“启禀陛下,臣愿往西南边境,助封元帅一臂之力。”
这白胡子老头是昌平伯吴忠,早年跟着先皇南征北战,战功赫赫。
如今年岁大了,一身战伤,已经回洛京养老多年。
如今朝廷没一个拿得出手的武将,一听说苍夷那边竟然携带者大量的“雷火器”,一个个吓得噤若寒蝉不敢冒头。
“雷火器”的由来,坊间已经传开了,是永安郡主在中州平乱的时候,救了雷家后人,那后人将家门秘术赠给了永安郡主。
原本想着大聖靠着镇国神器,可以威慑边陲小国,不敢妄动。
未曾想自己家里还未大批量产出来,反而被苍夷后来者居上。
据说封赫就是在指挥作战的时候,不慎被“雷火器”震伤了脑子。
这简直让朝堂不少人慌了神。
如此来势凶猛,恐怕西南边境要失守!
同光帝看着满朝文武,最后只有一个半只脚踏进棺材的老将站了出来,气的一把将加急的奏折甩下金銮殿。
“你们一个个平日里不是挺能说的吗?
要钱的,要权的,争的你死我活,今日怎么哑巴了?
西南边境告急,封赫重伤,群龙无首!
满朝武将,难道只有昌平伯一人拿了朝廷俸禄吗?”
朝堂下众臣纷纷下跪,以额触地,姿态放的一个比一个谦卑,生怕被皇帝点名。
崔珩抄着手站在一边,眉心微跳,果然有个世家老臣抬头颤巍巍道
“启禀陛下,非是老臣等贪生怕死,只是西南边境何等重要?
封大元帅骁勇善战,统领定西军十余年,尚且不是那苍夷新王的对手,何况咱们这些上了岁数的老骨头?
以目前的危急形势来看,恐怕还得请平定中州之乱的镇国大将军
——卫国公嫡女永安郡主,带兵驰援,才可能稳住边境局面!”
崔珩心中的怒火“腾”的一下就烧起来了,他眼神淬着毒,看向那个谏言的老臣,冷笑道
“众位推卸责任的手法倒是得心应手,驾轻就熟。
永安郡主用兵如神,骁勇善战这是没错!
但大聖又不是没有大好男儿了,为何一出事,就将一个女子推到最前线给你们挡箭?
你们这是想让边陲小国耻笑我等大聖男儿胆小如鼠,尔等只会躲在女子身后苟且偷生吗?”
那老臣被崔珩的眼神看的后脊背发凉,赶紧低下头,再也不敢出声。
昌平伯也是气的一抖胡子道
“永安郡主与太子殿下大婚在即,是我大聖未来的太子妃,如何能轻易涉险?
尔等竟然贪生怕死,将如此危急战事,推到一个女子头上,你们不要脸,老夫还要!
你们贪生怕死,老夫不怕!
陛下下旨吧,吴忠誓死守住西南边境,绝不让苍夷人踏入大聖一步!”
同光帝看了崔珩一眼,知道让永安挂帅几乎不可能。
之前崔珩对永安各种嫌弃,同光帝还担心他做的太过,跟卫家结成冤家。
毕竟自己孙子有一半血脉是卫家的,木已成舟他还有什么好说。
只求两人别胡折腾,凑合能过日子就行,如今看来有了孩子就是不一样了。
这孽障再怎么混账,也知道没娘的孩子是根草,知道护着孩子娘,这也是好事。
只是他心底,还是觉得最适合接手定西军的还得是永安郡主。
永安的孩子,是将来皇位正统继承人,在太子没有继位之前,卫家的支持必不可少。
眼下孩子还小,太子还年轻,此时防着卫家,已经不合时宜。
可惜他如今有心放权,这兔崽子不乐意了。
同光帝叹口气,只好退而求其次。
同光帝看着白发萧萧的吴忠,心头在滴血。
祖宗的基业传到他手上,危急关头,竟然还要靠先帝留下的老将出马镇场子。
同光帝前所未有的感觉自己这个皇帝当的很失败。
在同光帝将开口未开口的时候,有侍卫统领进殿禀报
“启禀陛下,永安郡主在外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