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1979:孩子她妈是天仙妈 > 第228章 无论风雨,花开花落,始终如初(求订阅!)

第228章 无论风雨,花开花落,始终如初(求订阅!)

    “哎~”

    刘晓薇看着叹气的外甥女,有些忍俊不禁的问道:

    “茜茜,你这么小为什么叹气?”

    陈茜看了看脚下拆不完的读者来信,一脸苦恼道: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要给爸爸写信呢。”

    “因为你爸爸把一部原本很美好的爱情,写成了遗憾。”

    陈茜努力的想了想,但还是听不懂小姨的解释,正要追问为什么的时候,门铃响了。

    “妈妈回来了。”

    她嗖的一下从沙发上滑下来,然后迈着小短腿跑向了门口,打算去给妈妈开门。

    可惜跑到门口后,够不着门锁。

    “太矮了吧。”

    刘晓薇在身后‘嘲讽’了一下,然后通过猫眼看了看外面,发现的确是姐姐下班回来了,这才打开了门。

    而打开门后,她本打算和姐姐打声招呼,没想到还在她身后看到了姐夫的身影。

    “姐……姐夫,你也回来了。”

    “嗯,回来了,小薇你放寒假了吗。”

    “对,已经放了,所以又来打扰你和姐姐了。”

    “欢迎欢迎……”

    陈浮生和小姨子还没说完话,一个娇小的可爱的身影就跑来抱住了他的大腿。

    陈浮生当即放下行李和一包下班的时候,从公司的门卫室带回来的读者来信,然后俯身将这个不停叫着他爸爸的小棉袄给抱了起来。

    “让我看看,这是谁啊?”

    “嘻嘻,爸爸,你又长胡子了。”

    陈茜摸着爸爸有些扎手的胡子,伸手想给他拔掉。

    “嘶。”

    “爸爸,痛吗?”

    “当然痛了。”

    “那我不拔了。”

    与此同时,他的行李和带回来的信都被老妈和小姨子给提了进去,于是他也抱着女儿跟着进了屋。

    “姐夫,刚刚茜茜还在因为你的信太多了而叹气,没曾想你这一回来,居然又带回来了这么多的信。”刘晓薇在知道自己搬运进来的一大包都是读者来信之后,也有点想叹气了。

    因为信实在太多,拆不完,根本拆不完。

    除非拆了不看,不过这样一来拆了也没意义了。

    “我公司还有一包呢,幸亏没有一起搬来,既然看不完,那就回头搬去四合院那边吧。”

    陈浮生在说这话的时候,不由得想到了前世童话大王郑缘洁买五栋四合院来存信的新闻,心想难道自己也要效仿他吗?

    不过想到老郑,陈浮生记得他带回来的信里,还有一封是从《芳草》杂志社寄来的。

    虽然他还没看,但估计是年底了,又来催《舒克和贝塔历险记3》了。

    可惜他接下来真没时间写这部,因为年底各种会议很多,什么局里的会,部里的会,作协的会,电影家协会的会,甚至市政府也给他发了会议邀请,而且这些还都是避不开的,一些能推的,他都尽量都推了。

    然而他这部的受众又很多,而且很多都是小朋友,陈浮生不想辜负他们,所以……他准备找枪,呸,找人合作一下。

    陈浮生打算先让自己公司的文学编辑试一试,如果他们写的稿子不行的话,那就只能联系老郑了。

    虽然他不知道老郑现在在干什么,但是想联系到他并不难,因为对方也已经走上了作家这条路。

    回到眼下,陈浮生回来之后便先洗了个澡,顺带也把女儿觉得扎手的胡子给刮了。

    刚从盥洗室里出来,就见闺女拿着一摞拆好的信朝他递了过来。

    “爸爸,给你。”

    同样在卧室里的刘筱莉看到这一幕,补充道:“这些都是你女儿亲自帮你拆的。”

    闻言,陈浮生低头看向女儿,后者一脸骄傲的点点头:“这些都是我拆的。”

    同时一张天真烂漫的小脸上写满了快夸我,快夸我的小表情。

    陈浮生当然也不做扫兴的父亲。

    当即表扬道:

    “茜茜真棒!”

    说完,他蹲下身子,再次将闺女抱起,还在其脸颊两边各亲了一口。

    “谢谢宝贝,那我们一起看好不好?”

    “好……”

    回到客厅的时候,因为媳妇也要洗澡,所以陈浮生一手抱了一个出来。

    只是儿子刚吃饱饭,精力旺盛的很,在爸爸怀里扭来扭去,陈浮生也就干脆将他放到了沙发上。

    “姐姐。”

    “弟弟你听话,不然姐姐打你屁股。”

    似乎姐弟之间真有血脉压制,陈果见姐姐不肯陪自己玩,踉踉跄跄的找他小姨去了。

    这时陈浮生也看起了第一封读者来信。

    “这是上海一个青年工人写的。”

    接着,陈浮生切换到读者视角,给女儿念起了这封信。

    “我本来是不怎么喜欢看书的,但听周围的很多同事都在讨论作者同志你写的这部《山楂树之恋》,所以也好奇去买来看了一下,没想到,这一个决定,让接下来的几个夜晚,我的枕边都沾上了湿润的痕迹。”

    “我为静秋和老三的故事,留下了许久未曾有过的眼泪,那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不单单是难过,更多的是被一种好干净的情感所打动。”

    “现在的生活节奏快了,街上也能听见邓丽君的歌声了,大家都说这是好现象,国家在变好。可有时候,看着一些男女青年在公开场合过于大方的做派,我心里又会有些迷茫。直到读了您的这本,我猜恍然大悟,我迷茫的,不是时代变了,而是害怕一些最宝贵的东西,也跟着一起被丢掉了。”

    “……”

    “作者同志,谢谢您用您的笔,为我们这一代人,为我们这些可能正在迷茫中的人,找回了某种精神的根——它告诉我,真正的爱情,不在于言辞的热烈,而在于灵魂的忠贞与坚守,这种品质,在任何时代,都是最璀璨的宝石。”

    一口气,陈浮生读了十几篇读者来信,有的虽然写的没有这个青年工人那么有文采,但是他通过字里行间,都能够感受到这些读者在写信时候的那份真诚。

    于是,他起身,也打算给读者写一封信。

    “姐夫,你不看了吗?我这里也还有好多呢。”

    “不看了,太多了也看不完,而且大家在信里提到的问题说来说去也都大差不差,既然如此,那我就写封公开信简单回复一下吧。”

    “好好好,那你快写,我要当第一个读者。”

    吃了晚饭后,陈浮生走进书房,构思了几分钟,然后提笔写道: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你们好!

    近来,编辑部转交的信件日渐增多,很抱歉信件太多我没时间每一封都拆开细细品读,但是看过的信里那些真挚的文字,让我心潮起伏,难以平静。在此,我必须以笔墨,向每一个拨冗来信,倾诉心声的盆友,道一声最诚挚的感谢。

    在众多的来信中,我看到了一个反复被提及的词语——眼泪。你们为静秋与老三那未能圆满的爱情故事潸然泪下,在信里追问:“为何要让结局如此令人心碎?”

    我想,或许正是因为不圆满,才让我们更加珍惜故事里每一刻的纯粹。在过去那个比较特殊的年代,爱情是藏在心底不敢轻易触碰的秘密,是并肩行走时刻意拉开的半米距离,是目光相撞时迅速低头的慌乱。

    而我写下这个故事,并非只为创作一场悲剧,而是想为我们这个时代,也为未来的时代,封存一份样本——一份关于克制,关于奉献,关于但求真心,不问结果的爱的样本。

    ……

    最后,借用一位来信中的话与诸位共鸣:“愿我们都能在心中,种下一棵属于自己的山楂树,无论风雨,开花开罗,始终纯洁如初。”

    祝诸位

    生活愉快,前程似锦。

    一位愿与你们在文学路上同行的笔友:浮生!

    写于1983年1月11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