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 第215章 震撼,国家发声了

第215章 震撼,国家发声了

    厚重的铁门在秦远和伊莲娜身后缓缓关闭,脚步声逐渐远去。

    但密室内并未立刻恢复平静。

    侧面的另一扇不起眼的暗门悄无声息地滑开,两个人影一前一后走了出来。

    走在前面的是圣彼得堡市苏维埃市长阿纳托利·索布切克,他目光平静,反倒是跟在他身旁的一个年轻人,精光熠熠。

    而在这两人身后的,则是一位身材高大、气质精干的中年男子,显然地位不低。

    叶卡捷琳娜并未起身,只是将目光从关闭的主门转向走进来的两人。

    “怎么样?”

    她站起身,淡笑着问道:“听了全程,你们觉得这个秦远如何?”

    索布切克在刚才秦远坐过的椅子上坐下,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意味深长道:“出乎我的意料。他的心很稳,遇事极其冷静,关键时刻够果决。”

    “在商业上的嗅觉和布局能力,更是堪称天纵之才,难怪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在苏联搅动这么大的风云。”

    他的评价相当高。

    作为一位敏锐的政治家和法学家,他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但像秦远这样年轻却拥有如此老练心态和战略眼光的商人,实属罕见。

    叶卡捷琳娜的目光转向雅科夫·朱烈诺夫:“雅科夫,你觉得呢?人可是你最初推荐关注的。”

    “哈哈哈……”

    雅科夫发出一阵低沉的笑声,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沉沉的夜色,“人本就是我推荐的,我自然是满意的。”

    “不过,这小子也确实一次次给了我惊喜。”

    他的笑声收敛,语气带着一丝玩味和惊叹:“我原以为他最大的野心也就是在贸易和汽车上做做文章,没想到……他竟然敢想自己开银行!”

    “这是要干什么?学那些瑞士人、美国人玩金融?”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不知道是该说他胆大包天,还是不知天高地厚。”

    这位雅科夫,正是曾经与秦远有过一面之缘的莫斯科国立银行行长。

    叶卡捷琳娜微微挑眉:“你觉得这个想法不好?”

    “不,恰恰相反。”雅科夫转过身,目光炯炯,“我觉得很好,非常好!”

    “这倒省了我们不少的麻烦,而且他越是贪心,野心越大,需要的资金和资源就越多,与我们捆绑得就越深,也越容易控制。”

    “对于我们而言,这是天大的利好。”

    索布切克赞同地点点头,对雅科夫说道:“雅科夫,波罗的海啤酒厂在你们银行那边的一千三百万卢布负债,还有账上那一千多万的流动资金,你要尽快想办法‘处理’干净,安全地转移出来。”

    雅科夫摆了摆手,语气轻松:“放心,这是小事情。账目上的操作,是我的老本行。随时可以完成,保证不留任何痕迹。”

    这间密室里汇聚的三个人。

    一个掌控一方治安与秘密力量的克格勃局长,一个是手握地方行政大权的市长,而另外一位是执掌金融命脉的银行行长。

    他们三人代表了政、监、银三方最核心的权力。

    这还没有算上那些隐藏在幕后、若隐若现的军方或更高层的关系。

    他们的联盟,已然是一股足以在局部翻云覆雨的强大力量。

    然而,就在三人准备进一步商讨具体细节时,办公桌上那部红色的加密电话,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

    铃声在寂静的密室里显得格外刺耳。

    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叶卡捷琳娜迅速拿起听筒。

    “是我。”她的声音恢复了工作时的冷峻。

    电话那头传来的消息显然极为重要,叶卡捷琳娜听着,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凝重。

    通话持续了不到三分钟。

    当她放下听筒时,索布切克和雅科夫都从她的表情中读出了不寻常。

    “怎么了?是莫斯科那边出了什么紧急状况?”索布切克立刻问道,眉头紧锁。

    叶卡捷琳娜没有立刻回答,她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平复内心的震动,然后才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向两位同伴。

    “我原本以为,我们刚才对秦远的评价已经够高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嘲的意味。

    “没想到,我们还是远远低估了他。”

    “到底怎么回事?”雅科夫也沉声追问。

    “你们知道刚刚是谁打来的电话吗?”叶卡捷琳娜的目光扫过两人。

    “谁?”

    “是我们第二总局的局长,亲自打来的。”

    叶卡捷琳娜缓缓说道:“他直接下令,让我立刻放了一个叫秦远的中国商人。”

    索布切克和雅科夫同时愣住了。

    克格勃第二总局局长,那是真正手握核心权柄的大人物,地位远在叶卡捷琳娜之上。

    安全委员会有十六局,但是只有四个总局。

    其余分局都在这四个总局管辖之下。

    “他有没有说原因?”索布切克敏锐地抓住了关键。

    叶卡捷琳娜苦笑了一下:“我问了。他说,是最高军部打电话打到他那边的。”

    “你们知道,是谁打给了最高军部吗?”

    她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是中国……”

    密室内陷入了一片死寂。

    中国方面!最高军部!第二总局局长亲自过问!

    这三个关键词,每一个都重若千钧。

    “是因为……火箭发动机那件事吗?”

    索布切克压低声音,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释。

    毕竟那种级别的军事技术,足以引发国家层面的关注。

    叶卡捷琳娜果断摇头:“不应该。那种事情是绝密中的绝密,双方都不可能放到台面上来讲。”

    “而且,关于发动机的事情,我根本没有向总局层面做过详细汇报。”

    她目光深邃:“看来,这个秦远在中国国内的背景和影响力,远比我们调查到的要深不可测。”

    “他的价值,恐怕不仅仅局限于商业层面。”

    听到这里,索布切克和雅科夫的表情都变得极其严肃。

    他们再次重新审视起与秦远的“合作”关系。

    原本他们视秦远为一只颇有价值的“白手套”和“利润来源”,但现在,这只“白手套”背后,似乎站着他们根本无法撼动的庞然大物。

    一种微妙的心态变化在三人心中滋生。

    或许,以后不仅不能随意拿捏秦远,反而要在某些方面给予他更大的便利和尊重?

    毕竟,谁也不知道这条线未来能通到多高的地方。

    这对于他们这些正在疯狂“未雨绸缪”、为自己准备后路的人来说。

    秦远背后的中国,或许在未来动荡的时局中,会成为一个意想不到的、有价值的“避风港”或合作对象?

    压下心中纷乱的思绪,叶卡捷琳娜将话题拉回现实:“不管怎样,秦远这个人,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合作必须继续,而且要更紧密。”

    “雅科夫,索布切克,波罗的海啤酒厂的事情要抓紧落实,下个月的公投虽然大概率会通过,但格鲁吉亚、波罗的海三国已经明确拒绝参与,未来的局势只会更加混乱。”

    “我们必须趁着这最后的窗口期,尽可能多地……”

    她没有把话说完,但索布切克和雅科夫都明白她的意思。

    【尽可能多地攫取财富,将国家的资产转化为私人的资本】

    索布切克重重地点了点头,从啤酒厂捞的两千多万,他们几个其实也没能分到多少。

    所以要抓紧步伐。

    在前世的轨迹中,索布切克与叶氏曾是盟友,共同对抗戈氏。

    但苏联崩溃后,两人很快成为政治上的死敌。

    叶氏为了彻底搞垮他这个竞争对手,不惜将他主政圣彼得堡期间的一些“经济问题”全部捅了出来,差点让他身败名裂,最终被迫远走他乡。

    若不是他有位得意门生,他的晚年结局可想而知。

    这个时代,手握权力的人,都在疯狂地为自己寻找退路和积累资本。

    这个索布切克,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