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川,那我还是入股益丰吧。”
杨文俊最后的回答让张建川大为惊讶,他怎么都没想到杨文俊居然会选择了第二个选项。
在他看来,第一选项是最合适的。
本身建材公司杨文俊自己在经营,很清楚其中的盈利状况有多么可观。
现在按照当初双方约定自己占九他占一,目前建材公司要说价值多高也说不上,无外乎就是占着资源和人脉优势,有了稳定的供货渠道,张建川觉得作价三百万也算公允,或者说略微低估了一些,但给杨文俊么,低就低一点。
杨文俊把这笔钱投入到建材公司,自己股份缩减到百分之七十五,而他可以占到百分之二十五,这样日后在年底分红的时候,杨文俊也能有一大笔进账。
目前建材公司在二环路项目所送砂石料的压款数额已经达到了六十万左右,而汉嘉高速公路不过短短两个月,就已经达到了三十万,如果不出意外,到年底,两边项目所送砂石料加起来肯定会破一百五十万。
如果扣除各种开支和贷款利息等等,今年建材公司加上上半年的收入,盈利可以轻松突破一百二十万。
这么好的情形下,而且自己的意图也很明显,杨文俊这个家伙居然不打算继续增资提升自己的股份,这倒是把张建川搞得有点儿不解了。
好吧,就算你暂时不增资入股建材公司,或许是觉得自己的判断和嗅觉值得信赖,年底还能在股市上去捞一把,这个想法也没错。
但问题是杨文俊也没选择啊,却选了入股益丰公司。
他这四十多万进来,加上晏家的八十万,褚家还能入股多少?
三十万?
那有多大意思?
看着杨文俊稳如老狗的模样,张建川笑了起来。
“文俊,你可真的是大出我的意料啊,你不该增资建材公司吗?觉得建材公司盈利不够好,还是有啥大的隐患我不知道?”
张建川的话杨文俊报之一笑。
“那怎么可能,有啥隐患我还不早处理了?现在建材公司效益好得很,今年一年盈利肯定能有一百多万,明年情况会更好。”
杨文俊相当笃定地回答在张建川预料之中,对杨文俊都还信不过,那这个世界上自己就没有几个能信任的人了,方才的话不过是玩笑。
“嗯,好吧,你不喜欢搞沙场了,觉得太低端了,low了,那我都说了年底去试试上海股票,你不是最喜欢押注股票上吗,这也是闲钱啊,不想再翻一番吗?”
张建川语气里充满了调侃揶揄,“不信任我的嗅觉判断了?先申明啊,益丰公司搞方便面不缺资金哈,褚文东他爹那边我准备引资入股,修义哥和晏二哥那边也一样,你别觉得是我缺钱,就要来帮我一把,不至于,另外这个项目也的确有些不确定的风险,我折得起,他们也折得起,……”
“建川,难道我就折不起?你不都说这是我的闲钱吗?”杨文俊悠悠地道:“我就觉得你都敢下大注的事儿,比对股票赚钱都还看重的事儿,肯定错不了。如果真错了,那我也认了,和晏二哥还有褚家入不入股无关,我就是看好你的判断。”
看样子杨文俊对自己的信心比自己本人都还足啊,这种情形,张建川还能说啥?
“好吧,我被你说服了,有你这话,我自己对我自己信心都又增加了几分。”张建川摆手不说了,“这样,你拿三十万出来入股,剩下十来万留着,交给广华,上海那边,说不定还能碰一碰机会。”
“不必了,就全部,你们要去碰运气你们去好了,赚了钱我也不羡慕,我在你这个方便面项目上亏了,那也是我自己的事情。”杨文俊略作思索之后,还是拒绝了张建川的好意。
张建川还能说啥,只能接受,到时候实在不行,要么在投资额度上增加一些,要么就只能劝其他两边少投一点儿了。
张建川自己不打算少投,如果自己都没信心,怎么让别人有信心?
谈完这桩事情,张建川也和杨文俊谈了年底可能一开司要在梓桐林开建一开司的家属小区送料问题,这相当于第三条战线了,而且也是和一开司合作,几乎成了绑定一开司,而且估计又会压款。
杨文俊也提出是不是可以考虑再上一台沙船,增加供应量,这样可以考虑选择一些其他增加现金收入的项目来送料,避免承担的压款压力太过沉重,贷款太多也会让银行那边心生疑虑。
“这事儿你自己看着办,我就不问了。”张建川把决断权交给杨文俊,“只要你觉得管理得过来,不至于顾此失彼,或者战线拖太长,那就可以,不过用人上,一定要谨慎,……”
10月11日,张建川再度乘机飞回广州。
深圳没机场相当不方便。
但是话说回来,这个时代也没有几个人能像张建川这样随意乘飞机来往于汉州和广州之间,百分之九十点九的人都只能乘坐绿皮火车摇上几天来往。
刘广华一接到张建川就迫不及待地道:“出大事了,市里边已经传出风声来了,说处级以上干部不允许买卖股票了,我觉得这恐怕是个征兆,弄不好下一步就是科级干部甚至普通干部都不允许买卖股票了。”
张建川刚坐上标致车,一听这个消息也是一愣:“不允许买卖?那人家原来持有在手里的股票呢?”
“这个就没听说,也许就只允许捏在手里,等以后政策变化吧?”刘广华摇摇头,但是脸上虽然忧色甚浓,但是却掩不住喜意:“这一个多星期股价继续上涨,但是成交量在持续下降,……”
“下降得很厉害吗?”张建川连忙问道。
“也不算,只是感觉一直在降,主要还是没多少人肯卖吧。”刘广华分析道:“我觉得大家还是持观望态度的多,再加上你说的反正股票就这几只,数量就这么点儿,这么多钱涌在这里,都想要买到股票,所以根本降不下来,……”
一路上两人都在探讨,感觉光是一个不允许处级干部买卖股票的规定还是很难把股票价格打下来。
不买但人家也不卖,握在手里,何况这处级干部有几个,就算是加上科级干部那也一样没多少人。
“现在深发展多少了,万科呢?”张建川虽然打定主意要出售了,但是价格仍然是最关心的。
“深发展涨得厉害,你走的时候50上下,现在已经突破56了,基本上就是比着1%的涨幅上限来的,我感觉这种趋势多半还要持续下去,除非还有什么政策出来,……”刘广华一边开车,一边瞟了张建川一眼:“建川,你觉得还需要再等一等吗?”
等一天就意味着上涨五毛,等十天就上涨六七元,而以张建川持有的五万六千股,再拖上十天,就能多收益三四十万,这种诱惑谁能抵挡?
“等不了太久了,我们定了的10月15日,我们就从15日开始出货,争取三天之内出清!”张建川略微犹豫了一下,还是下了决心。
原来决定的是10月15日出清,现在稍微折中一下,10月18日之前出清。
见张建川下了决心,刘广华反而松了一口气,在来接张建川路上,他就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
涨势喜人,但是同样隐忧重重,你不确定会有什么政策变化,一旦雷霆万钧的下来,弄不好你就跑不掉了。
现在张建川帮着做了这个决定,他反而不纠结了。
“好,那就从15好开始出货,这两天我们看看情况。”刘广华猛踩油门提速。
从12日开始,张建川和刘广华两人都是蹲在股市上观察,局面如刘广华之前所言,处于一种焦灼气氛弥漫,但是却又稳中向上的状态,1%的涨幅几乎从不落空。
到了15日,深发展已经涨到了58,原本想要看到60元在出手,但张建川觉得还是不能太贪,开始出货。
深发展股价太高,但每天一万五千股的深发展依然被一扫而空,一直到18日,全部出空,丝毫没有影响到股价继续向上。
同样,万科涨势也是如此,从15日股价的14.3一直涨到了15.9元,涨势开始略微收缓,四天时间所有万科股票,包括刘广华、晏氏兄弟、杨文俊、褚文东、覃燕珊、姚薇和崔碧瑶的股票也都全数出空。
落袋为安。
几天时间里,张建川和刘广华都忙于在股市和银行里边折腾,一方面要算清楚各人的股票数量和买成价格,还要算清楚出售的价格。
因为是在四天时间内陆续卖出的,价格每天甚至每一笔价格都不尽一致,但是都只能拉通来计算。
看着一笔接一笔的钱进入账户,哪怕是张建川觉得自己已经对这个情况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仍然是热血沸腾,那种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滋味估计一辈子都难以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