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到这么多人的钱财,张建川自然要一笔一笔算清楚。
什么价位买入的,什么价位卖出的,同时需要扣除的相关费用,哪怕大家都相信自己,但是该算清楚还得要算清楚,免得引来不必要的猜疑。
杨文俊和晏氏兄弟的问题不大,但褚文东和几女的则要算清楚。
账目算清楚之后,在深圳这边的事情就算是告一段落了,去上海那边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张建川让刘广华先联系一下他那两个去上海的朋友,了解一下在上海那边的情况,再来考虑什么时候过去。
这段时间也可以先观察深圳这边的情况,虽说都出手了,但也要复盘一下,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的出手是否最为合适。
随后的三天里,股价继续上行,像深发展就迅速突破60、61大关,而万科也突破了16元大关,势不可挡地朝着17元挺进。
这一幕也让刘广华扼腕不已。
虽说知道这是应有之义,你永远无法预测到最高点,张建川的吃鱼理论他也明白,但真正看到几万块钱就白白从手中流走时,这份遗憾还是让刘广华有些睡不安枕。
张建川倒是很坦然。
他觉得自己出手恰到好处,甚至都有些冒险了,如果稳当一些,都应该还是坚决按照最初的设定15日之前就把它出货完毕,而不是拖到18日。
再拖下去说不定心态就会发生变化,甚至扭曲,越拖也不想卖,越是想要寻找到更高点来攫取更多的利益。
可恰恰是这种心态往往就要让人坠入彀中,最终无法自拔。
一觉醒来,神清气爽。
看着身畔沉沉入睡的童娅,嘴角还带着一分笑容,细密的鼾声富有节奏,遮掩在绣被下的隆起显得那样迷人。
颈项间柔软的茸毛在光线下呈现出一种美妙的金黄色,优雅的颈项找不到任何瑕疵,珠圆玉润,与光洁如玉屏一样的裸背圆满地共为一体,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张建川忍不住打量着这套一居室的住房。
条件还算是不错,应该是主人留下了一些简单的家具,而童娅自己花钱添置了一些进行布置,“改造”成为了属于自己的小窝。
这是一个套一的住所,一间客厅,一间卧室,一个卫生间,典型的一室一厅一卫一厨。
最为难得的就是有单独的卫生间,实际上就是一个厕所和一个简单的淋浴龙头,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已经相当难得了。
在很多人都还只能蜗居上下铺的时候,像童娅这种连工作都没有,也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女孩子能有这样的居所,堪比天堂了。
连童娅自己都觉得自己住得有些奢侈,但是她宁肯吃穿差一点儿,也希望在住上边舒适一些,因为只有在这里她才能感受到独享的安逸和自在。
当然租金也不菲,不到四十平,每月租金就要一百三十元,基本上相当于一个外地来广州打工的民工大半个月的工资了。
如果不是当初张建川替她做主,估计童娅也下不了这个决心。
客厅大概有十三四个平方,而卧室偏大,有十五六个平方,这也是这个时代的设计布局。
一张床,也就是现在张建川和童娅睡着的所在,两边都摆放着床头柜,但只有靠自己这边有一个台灯,估计自己现在睡的这边才是平时童娅上床看书的位置。
靠窗处一张老式办公桌,一张藤椅,桌上一盏台灯,还有一个老旧的木制三层书架,上边已经堆满了财经类的书籍。
这些东西都是童娅从旧家具市场淘来的,拿童娅自己的说法,其实去买这些旧家什也是一种乐趣,可以和那些卖旧家具的老板们激烈地讨价还价。
这个时候童娅的广州话虽然还有些外地口味,但是在这方面有着独有天赋的她已经开始无限接近于一个广州本地女孩子了。
屋里还有一个大衣柜,一边是木门,一边是穿衣镜,很老式的风格。
另外还有一个落地衣架,平时穿的衣衫就挂在其上。
紧挨在自己这边的床头柜旁还有一个单人沙发,一看也是半新旧的二手货,估计是童娅有时候看书就坐在这里。
厨房很小,只能容纳一人在其中操作,里边也没啥东西,除了煤油炉和锅碗。
看样子童娅也开始自己在家做饭做菜了,这也是一个难得的好现象,这在以前是没有这种可能的,生活教会了童娅如何适应。
总而言之很温馨,也很精致,充满了生活气息。
童娅租的房子就在侨光财经中专不远处,步行五分钟就可以到校。
童娅学习的自我感觉还不错。
虽然只是一个不入流的中专,但是张建川也觉得文凭没那么重要,能真正学到点儿日后用得上的东西,那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趟张建川就没再去住花园饭店了,就直接住在了童娅的出租房里。
拿童娅的话来说,节约一个算一个,花园饭店的几天房费都够她租半年的房租了。
瞟了一眼搁在床头柜上的保险套,没办法,童娅不在安全期,不敢乱来。
这玩意儿是童娅从她姨妈那里悄悄拿来的,也不知道她姨妈有没有发现,但估计发现了也只能装作不知道。
天津康乐,金奖产品。
房子买了,五羊新城,或者说五羊邨E区,八十多平三房一卫。
这可能也是童娅格外兴奋的主因。
童娅其实已经醒了,她知道男朋友也醒了,似乎在想事情,所以没有打扰。
男友这个词儿似乎又在渐渐回到童娅的脑海中,起码那个“前”字正在开始不经意的淡化,或则说被自己有意无意的忽略。
而张建川的表现,以及两人之间现在的状态,无论是感情还是生活,当然也包括性生活,都显得格外和谐美满,在童娅看来,甚至超出了两年多前热恋的时候,更为圆融。
五羊新城的房子总体算下来要投一千二百块一个平方,价格略微有些贵,但是位置和小区的绿化以及环境都不错,最为关键的是距离姨妈家很近,不到两公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明年就可以收房。
买房子这事儿张建川上一次就和童娅提过了,但童娅很犹豫。
不过在这一次张建川过来之后,童娅态度有些变化。
张建川走后,童娅趁着国庆假期在姨妈家住的时候,悄悄和姨妈单独说了,连姨父和表妹表弟都没说。
姨妈的态度很鲜明,这是好事,天大的好事,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值得高兴和赞同的。
无论如何侄女的男朋友愿意在广州买房,不管他以后会不会来广州,也不管他们俩未来如何,有一套房住,对于童娅这个户口不在广州还需要租房住的女孩子来说,不但是一份安心,同样也是一个巨大的保障。
其他不说,单单是每月一百多的房租费都让童娅姨妈埋怨过许多次了,这也是童娅告诉张建川的。
不过在买房户型问题上,张建川和童娅又发生了争执。
童娅觉得买一套二室一厅四十多平方米的就完全足够了,买太大的完全就是浪费,也太奢侈了。
毕竟自己姨妈家一家五口,房子面积加起来也就是七十多平,但张建川却觉得要考虑长远。
尤其提到了万一日后童娅的母亲想要来广州生活,甚至他的弟弟也有可能来广州居住,难道让他们去外边租房住或者住宾馆?
这个问题一提出来,童娅就沉默了。
因为童娅在国庆期间又接到了母亲的电话,她很快就要办理病退,不想再在单位上班了。
童娅的母亲才四十八,距离退休还有七年,但是单位有政策,可以提前病退,收入略有减少,但是可以不上班轻松了。
母亲在单位里活得一样很憋屈,原来父亲在位的时候,活得有多么光鲜,那么现在对比之下你就会有多么难受,所以这一两年里,母亲以肉眼可见的苍老下来。
再加上成日里呆在家里无所事事的弟弟,也没少给母亲添堵,参军没去成,在家又找不到工作,母亲又怕他出去学坏,所以也是成天看着。
弄得弟弟和母亲关系也很紧张,争吵不断,免不了就要牵扯到父亲身上去,所以母亲也经常打电话向童娅诉苦。
童娅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弟弟来过广州一趟,但是广州的生活成本根本不是他能承受得起的,虽然弟弟也很疑惑于姐姐怎么就能在姨妈家生活得如此愉快,但在广州呆了几天,还是只能回去了。
连童娅都发现原来在家里本来是一直被呵护对象的自己,现在怎么不知不觉间就成了家里的主心骨了。
看着自己在广州生活了大半年,姨妈和母亲通电话时也多有夸赞之词,也让母亲改变原来对童娅任性丢掉了县供销社工作的怨恨态度。
加上童娅现在又在广州读书,一副要在广州定居的架势,这更是让童娅母亲大为惊讶。
所以在电话里的态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童娅发现自己似乎也就自然而然甚至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种变化。
似乎一切都源于躺在自己身畔这个前男友的出现。
****
补凌晨那一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