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 第287章 黄风“捡”巽风珠,风魔作乱西行路

第287章 黄风“捡”巽风珠,风魔作乱西行路

    黑熊精偷盗仙丹,于外流离两百余年。

    如今归山,遇当年故人之子,一颗悔过心,彻底收性,安于山中为一守山大神,每日吞霞饮露,其性自得。

    至此,隐雾山中,复有一黑汉,带一黑犬,常寻山中,治理诸事,一如当年一般,守山巡山.

    曹空见之,晒然一笑,觉黑熊精已得修行真谛,未来天仙可期。

    此间,他亦不吝讲法,讲解种种道经,又阐述各类道法。

    其中又以讲述道经为主,譬如【太上洞玄灵宝三途五苦拔度生死妙经】【太上说常清静经】等,此番道经,多于人间便能买来。

    越是修行,曹空便越觉,道法不过为枝蔓,而道经之中,所含之理,方是大道。

    且此方天地是有灵天地,即如若真能至诚于道,即可法力自生,自生神异,便如当年公输班,虽是凡人,却诚于机关之道。

    故他所做木鸟,好似活物,能翱翔于天,再如凡间有画道圣手,画龙而不敢点睛,只因一旦画龙点睛,画上之龙便会活来。

    故曹空有感,原来他道家诸仙,早已将妙法传于人间,只待后人去悟。

    而那三藏真经,亦是如此,若有朝一日,被唐三藏取回东土,即亦当传万家,得有缘人去悟。

    于是曹空安于山中,静思常坐,阅儒道释三家奠基,以一颗道心,蕴养百经,印证自身,化为己用。

    当然,他也未忘要留意唐三藏一行人的动向,闲来起念,便拂去一风,观其进展。

    说来有趣,曹空才起看一看的念头,便遇一名场面,赫然是猪刚鬣娶媳妇,看得曹空忍俊不禁。

    孙悟空变作高翠兰模样,猪刚鬣来见,孙悟空故意吓他,说家中请了法师来降。

    猪刚鬣听后,当即大言不惭道,自己有天罡数的变化,又得神兵在手。

    便是请来九天荡魔祖师来,他也不惧,若是请救劫真君来,他亦敢称兄道弟。

    而后,孙悟空便笑道:“非是九天荡魔祖师,亦非救劫真君,乃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

    只见猪刚鬣闻得此名,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原因无他,猪刚鬣知道九天荡魔祖师不会来,可孙猴子真有可能来。

    而后诸事,无需多说,且以一诗来表。

    金性刚强能克木,心猿降得木龙归。

    性情并茂贞元聚,同证西方话不违。

    孙悟空降服猪刚鬣,猪刚鬣拜唐三藏为师,赐名猪八戒。

    此后,唐三藏身骑白马,蹄朝西,西天取经上大路。

    师徒三人至浮屠山,明庶风随行,先于师徒三人见一禅师。

    这已至大成,便连孙悟空也无法察觉的明庶风被乌巢禅师所察。

    但见禅师于香桧树前一笑,他道:“真君,贫僧稽首了。”

    曹空亦未忘却当年之缘,他以万风为声,诸窍为口,道:“禅师,贫道还礼了。”

    乌巢禅师目光深远,望得此风,好似看见了远在隐雾山的曹空,他道:

    “当年一别,便知真君乃一斩妄见真人儿,知三界必有真君之名,不曾想,这一天如此之快。”

    曹空道:“虚名而已,不比禅师隐于天地,得大逍遥,不曾想于此地遇禅师,还要多谢当年的赠经之情。”

    乌巢禅师笑道:

    “何谈赠,乃是真君点醒贫僧,又为贫僧付银钱,此为一物换一物,如今在此地,乃为等取经人至,

    贫僧终为佛门弟子,当为此事尽一份力,欲传多心经一卷,以护取经人。”

    曹空道:“禅师高德,取经人将至,贫道便不留了。”

    当年他得乌巢禅师传半卷多心经,而如今人家要讲的乃是全卷,故曹空开口,表明自身无意偷听。

    乌巢禅师道:“真君何必匆忙而行,昔年赠真君半部心经,如今有缘再逢,不若全了此数,稍后与取经人同听。”

    曹空微惊:“禅师何必待我如此之厚。”

    乌巢禅师笑道:“权当与真君结个善缘。”

    曹空目光流转,而后亦应下,当年便听过半卷,于他而言,对佛道多有启发,如今若听全篇,亦是欣然。

    毕竟,儒道释三家,皆有所长,若融汇三家真谛,兼收并蓄,方为真谛,毕竟大道无本亦无性。

    随见唐三藏一行人至,纷纷拜见乌巢禅师,得禅师相授多心经,禅师对唐三藏道:

    “前方若有魔障处,即心念多心经,自无伤害。”

    唐三藏欣喜异常,觉取经之事,指日可待。

    亦得禅师指明未来事,不过与原著稍有变化,毕竟狮驼国早已被他端了。

    如今的西牛贺洲,或有小妖,却无大魔。

    不过,乌巢禅师指明未来走向,虽为好意,却是触怒了孙悟空,只因其中有句为:“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

    孙悟空是个不能受气的,故举棒而打,乌巢禅师则化金光,径上乌巢,生莲花万朵,祥雾千层,纵大圣有搅海翻江力,莫想挽着乌巢一根藤。

    曹空亦观得清晰,感叹三界之中,能人众多,这禅师境界亦是高远,他如今不如。

    或许已摘道果的真武大帝,能与之相提并论,心感大道无穷,道也无涯,他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随后,猪八戒来劝孙悟空,说来猪八戒虽好吃懒做却是个知恩图报的,因乌巢禅师曾欲收其为徒,故为其说话。

    说来也有趣,孙悟空虽口中嫌弃猪八戒,平日里多欺他,却也肯听猪八戒几句话,故请唐三藏上马,复去西行。

    曹空则未曾离去,乃拜谢乌巢禅师,传经书之情。

    乌巢禅师即道:“真君客气,若有闲暇,可来我山中,愿与真君谈经论道。”

    曹空笑而颔首,正欲说些话来,却感隐雾山外,有人来,遂与乌巢禅师匆匆告别,而后心神归一。

    他目光远眺,但见山外,有少年,堪称人间琢玉郎。

    此人,金盔晃日,金甲凝光,盔上缨飘山雉尾,罗袍罩甲淡鹅黄,手持钢叉,赫是黄风。

    曹空面色微异,即叫黑熊精迎黄风入山中。

    黄风入山中,便殷勤的将手中的两兜子灵果放在折岳洞前,殷勤笑道:

    “真君,我这数百年来,多苦修三昧神风,未曾拜见,望见谅。”

    曹空笑问黄风,觉这小老鼠殷勤非常,定有图谋。

    他道:“既苦修神通,怎有空到我这。”

    黄风道:“昔日苦修,今时却不忙了。”又眼尖的瞅见远处良田被翻一半,乃是黑熊精所为。

    他利索的撸起袖子,拿钢叉,便去刨地。

    旁边的黑熊精看着,目光一凝,心中腹议:

    ‘一个菩萨座下的护法神,正事不干,跑到山主这里献殷勤,莫不是要抢我的饭碗?’

    曹空见黄风时而刨地,时而贼兮兮的看他,失笑道:“行了黄风,有事自可直说,莫要兜兜转转。”

    黄风一喜,他一个滑铲,便抱着曹空大腿,可怜巴巴道:

    “真君,我命苦啊,前些年,我修三昧神风有成,已趋于大成,唯欠缺契机,故菩萨道,说让我去黄风岭感悟风道,

    顺带等取经人到的时候,阻上一阻,本来菩萨的命令我定是要听,可我近来远远的望了一眼,发现其中有只猴,

    乃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这我如何敢去阻,万一被打死怎么办,故来求真君的巽风珠,以作护身。”

    曹空失笑,原是这般,心念一动,如今孙悟空的风害眼被他治好,若仅是三昧神风,恐不能将其伤,至多吹飞。

    故沉吟片刻,道:“那怎能行,我本需护西行路,若借你法宝,被人知晓,难免被议论,陛下该怪我监事不利。”

    黄风闻言,心中一暗,拉着曹空衣袖,欲再恳求。

    只见曹空袖袍一甩,即将黄风推开,转身离去,毫不留情。

    可于此同时,一颗珠子,掉落下来,被风举托,缓缓落地,其上有无穷的风之道韵。

    黄风一楞,欲开口提醒曹空巽风珠掉了。

    等等,什么掉了?

    巽风珠!

    黄风也是个机敏的,知曹空不能借,可他能偷摸摸的拿啊。

    遂闭口不言,若无其事来到原处,左顾右望,猛的一弯身子,麻利的一抓,而后摇身化风,飞快离开此处。

    曹空感知此状,嘴角浮现一抹笑,决定看一看,如今的黄风,于黄风岭那般天生巽地,御用他的风道至宝,可发挥何等威能。

    又数日,孙悟空一行人,至黄风岭,得遇虎先锋。

    那虎先锋因闻前者言,大唐来个高僧,又知自家大王素喜佛法和僧人,故欲将其拿下,献给黄风大王,可谓事业心浓厚。

    只见其拦路中央,自报家门,欲捉拿唐三藏,孙悟空和猪八戒自不答应,举起兵刃便欲打杀此妖。

    奈何此妖,也是个有些智慧的,使个调虎离山之计,脱了虎皮作为假身迷糊,真身则悄悄化狂风,去捉唐三藏。

    唐三藏遇妖魔则慌,又见两个徒弟都不在身边,故不停的念【多心经】。

    因乌巢禅师曾说,若遇妖魔,则念此经,可保无恙。

    可念着念着,唐三藏却发现,自己怎么莫名其妙的飞了起来,且被狂风迷了眼。

    再睁眼时,面前尽数是妖魔鬼怪,虎豹豺狼,一脸狞笑的看着他。

    唐三藏:“······”

    谁说遇见妖魔念多心经就没事的!

    此处僧人泪如雨下,嗟叹后悔且不提。

    而孙悟空和猪八戒,返回原处,见唐三藏不见,亦是慌了神,忙去寻找。

    而此时,黄风洞中,虎先锋已迫不及待的去寻黄风大王,他道:

    “我闻大王素喜佛法和僧人,故为大王抓了个和尚,大王可将其蒸煮享用。”

    黄风闻言,陷入沉思:“先锋啊,喜欢僧人,就要把他吃了吗?”

    虎先锋一楞:“难道不是吗,就像我,平日里喜欢山羊、野鹿,那是顿顿也不能少啊。”

    黄风默然无语,罢了罢了,起码也算完成菩萨交代的任务了。

    随见虎先锋已吩咐小妖们,大喝道:“小的们,起锅生火,马上开煮。”

    唐三藏闻得此言,两眼一黑。

    黄风见虎先锋这雷厉风行的模样,连忙道:“先莫吃他。”

    虎先锋道:“大王,莫要摩擦,迟则生变。”

    黄风心道,‘我要的就是生变。’

    他道:

    “我闻其有两个徒弟,担忧其上门来闹,扰了我的雅兴,故先把这僧人绑在定风桩上,等那两个徒弟走了,我们再慢慢享用。”

    虎先锋虎目亦皱,觉先煮也无妨,欲要开口,却见黄风眼神一凝:“连我的话也不听了吗?”

    虎先锋这才罢休,绑唐三藏去定风桩。

    黄风则舒缓一口气,有时候,手下人办事太利索,也不是一件好事。

    而后手握巽风珠,心道,‘在此巽地,又握真君法宝,那猴子当奈何不了我吧。’

    说是如此,可黄风心中仍有忐忑,毕竟人的影,树的名,大闹天宫还好端端活着,这在黄风看来那可是了不得啊。

    数个时辰以后,随听洞前有人叫喊。

    “妖怪,趁早送我师父出来,不然我就嫌了你的巢,平了你的山!”

    黄风闻言,便知是孙悟空来了,又见虎先锋忙要去迎战,他既喜这手下的忠心,又觉其太勇了,明明都被打的虎皮脱落,显然不敌,却还敢去。

    真是虎啊!

    他还没气道:“莫去莫去,他都打至我洞口,当由本大王亲自去领教。”

    说罢,教一众小妖,为他披甲,而后手拿钢叉,端是威风凛凛。

    他大笑道:“小的们,今日且让你们看看本大王的神通,开开眼界,拿油来,大碗的,为我壮行!”

    即有一小妖,呈上一石盘,石盘上有一玉碗,碗里黄澄澄,香气扑鼻。

    黄风见状,端起之后,一口饮尽,大笑道:“好油!”

    而后出洞,高声叫道:“何人在我洞前大声喧哗。”

    孙悟空脚踏虎皮,手持铁棒,道:“你孙外公在此,速速送我师父出来!”

    此时黄风刚饮酥合香油,已被香迷糊了,心中正有豪情,见孙悟空身躯矮小,不足四尺,大笑道:

    “可怜可怜,原来是个骷髅病鬼!”

    孙悟空闻言,亦是不悦,二人一个为救师父,一个为阻其西行,故一言不合,即持兵来打。

    只见钢叉利,铁棒凶,章法皆精妙,皆为师从名师。

    不知不觉间,已打三十回合,看似不分胜负,可黄风心中早已惊骇万分,觉虎口生疼,眼前猴子力气大的简直不讲理。

    而孙悟空救师心切,故也不欲与其缠斗,拔下毫毛,用嘴嚼碎,张口一喷,即见有百十个行者,各执铁棒,向黄风打去。

    黄风看得肝胆俱裂,一个猴子他尚且打不过,更何况是一群猴子。

    随手执巽风珠,忙御神通,不留余力,但见其急回头,望着巽地,把口张了三张,呼的一口气吹出去。

    忽然之间,一口含着香油味的黄风从空刮起。

    好风!真个厉害!

    此正是,天生巽妖执风宝,又于巽地刮巽风,冷冷飕飕天地变,无影无形唯有香。

    此风落三界,吹得红日荡无光,漫天星斗皆昏乱,三界众仙皆惶惶,只因从未见此风。

    有罗汉喧闹,金刚嚷乱,亦有天王丢了手中塔,哪吒难取匣中剑······

    孙悟空面此黄风,亦是色变,诸般分身尽为虚,倒飞天地万里外。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