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中东暴君 > 第十三章 “无名小卒,还是名扬天下”

第十三章 “无名小卒,还是名扬天下”

    当陆凛回到哈夫巴尔军事基地的办公室时,发现会客厅里坐着一位熟悉的身影。

    那人穿着褪色的朴素西装,皮肤黝黑,满头白发根根直立。

    “艾哈迈德,我的老朋友!”

    “少将阁下!”

    曾经加纳姆游击队的队长,如今苏美尔政府的“第一公民”——艾哈迈德惊喜地起身,伸出双手迎了上来。

    两人的手在空中紧紧相握,陆凛仔细打量着这位为加纳姆解放付出一切的男人。

    如今他已换下象征游击队的黄棕色背心和迷彩裤,取而代之的是一件微微发旧的白衬衫和领带。

    虽然脸上带着操劳的疲惫,却透着一股满足的喜悦。

    “这段时间没少受累吧?看你的样子,我们不像五六个月没见,倒像是分别了五六年。”

    “再辛苦,也没有少将您在前线为阿拉伯民族奋斗辛苦。”

    叶赫娜在一旁笑道:“你们先聊,我去煮点咖啡。”

    艾哈迈德望着她的背影,好奇地问:“您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打完仗之后吧。”陆凛笑着转移话题,“我们换个地方聊。”

    走进办公室,两位老友就着战争话题畅谈起来,陆凛详细讲述了这几个月来的战事经过和战役细节。

    叶赫娜贴心地送来咖啡后,轻轻带上了门。

    陆凛抿了一口咖啡问道:“苏美尔现在恢复得怎么样?”

    “还不错。”艾哈迈德欣慰地说,“大部分上游土地已恢复耕种,能够产粮了,大量人口也在回迁。虽然橡胶、沥青等依赖原材料的产业受影响,但纺织和渔业基本恢复正常了。”

    陆凛点点头:“这很好。”

    现在双志正在大力推行现代化与工业化,而这需要建立完整的经济体系。

    这就意味着双志不仅要发展上游的核心制造业,还需要配套的下游产业——比如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基础加工,以及充足的劳动力。

    而将这些下游环节放在周边国家,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巩固盟友关系。

    陆凛在心里琢磨,穆罕默德国王派他来与苏美尔接洽,或许也是出于这番考量。

    毕竟要论忠诚度,苏美尔甚至远超其他阿拉伯国家——除了没有正式并入双志版图,就差给他安上“国父”的头衔了。

    闲聊片刻后,艾哈迈德正色道:“元帅,苏美尔愿意在这个关键阶段贡献一份力量,协助阿拉伯国家打击锡安。我们永远记得是谁帮助我们获得了自由。”

    “但你们现在能行吗?”

    陆凛有些犹豫,这倒不是嘲讽,他问道:“你们的经济才刚刚恢复,不要逞强。”

    艾哈迈德坚定地摇头:“有些事,就算咬牙也必须去做。在抗击锡安这一点上,苏美尔人民愿意竭尽全力。”

    陆凛沉思片刻:“那你们现在能拿出多少粮食?”

    艾哈迈德报出一个数字。

    “好吧,”陆凛颔首,“我会想办法推荐你们加入阿盟的。”

    艾哈迈德闻言松了口气,眼角的皱纹也稍稍平缓了一些。

    虽然从阿尔伊拉克领土分割出来,但苏美尔本土没有石油资源,极度依赖进口,再加上是个内陆国,没有自己的港口,任何贸易都必须先与其他阿拉伯国家合作。

    然而周边国家对待苏美尔的态度却相当微妙:马斯尔、苏尔利亚等国始终装聋作哑,既不承认也不否定;阿尔伊拉克更是明确反对苏美尔加入阿盟甚至建国。

    因此,这件事还得由双志来推动。

    艾哈迈德随后提出另一个请求:“元帅阁下,我希望能派出支援部队加入联军,参与讨伐锡安的大业!就像去年我们共同抵抗锡安入侵时一样!”

    但陆凛慎重考虑后,还是拒绝了:“你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艾哈迈德。战争并非唯一的归宿,苏美尔人民已经为抵抗锡安流失去了太多的年轻人。现在,这些宝贵的年轻血液,应该扛起的是新生国家的屋脊,而不是战场上的战旗。”

    艾哈迈德凝视陆凛良久,终于点头:“您说得对,您说得对。”

    他轻叹一声,“但我还是怀念当初与您并肩作战的日子,那是许多加纳姆人民的荣耀。”

    “战争的胜利并非最终目的,人民的幸福才是。”

    陆凛起身,微笑道,“不过,我们倒可以去看看小伙子们的训练情况,顺带回忆一下那段难忘的时光。”

    艾哈迈德也笑着起身:“那实在太好了。”

    军事基地明显进行了大规模扩建,规模远胜从前。

    广场上到处都是身着橄榄绿作训服的年轻士兵,他们以排为单位喊着整齐的口号跑步训练,声音震天。

    这时一辆威利斯吉普车扬起沙尘疾驰而来,一个矫健的身影从后座跳下。

    “元帅!”阿尔哈利小跑到陆凛面前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陆凛笑呵呵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跑得倒是挺快,是不是想着早点回来就能抢先挑些好苗子了?”

    阿尔哈利挠了挠头:“不挑不行啊!这场仗打完,我们第一机械化近卫步兵营折损严重,尤其是在大马士革绞肉战里,我们营始终冲在最前面,编制都快打没了!”

    陆凛故意板起脸:“什么编制都打没了,你以为我不看战报的嘛?你们最多就损失了一个连!”

    阿尔哈利耍起无赖:“怎么说我们也是您的老部队,是全军的排面!您总不能让其他部队比下去吧?”

    看着他的样子,总让陆凛想起另一个熟悉的人影。

    不过阿尔哈利说的也没错,第一机械化近卫步兵营就像陆凛的铁拳,每次战役都冲锋在前,损失也最为惨重,折损的老兵也让他心疼不已。

    陆凛略作思索,说道:“这样吧,我去跟总参谋部兵员调配处打个招呼,让他们把各梯队里表现最好的士兵优先分配给你们营一部分。”

    阿尔哈利闻言立即兴奋地立正,声音洪亮:“是!多谢元帅!”

    就在这时,一旁的某支训练队伍里,一个穿着军服、面皮白嫩的年轻人挥舞着双手,朝陆凛冲来。

    “堂兄!堂兄!”

    阿尔哈利第一个挡在陆凛身前,紧接着一支警备队仿佛凭空出现,瞬间包围在元帅的四周。

    十几名老兵也是一个箭步冲了上去,直接制服了那名年轻人。

    整个过程不过短短数秒的时间,而这突如其来的一幕,也让四周训练的队伍纷纷停下,朝这边张望。

    年轻人直接放弃抵抗,连声大喊:“堂兄!我是谢赫家的!他们抓错人了!”

    整个广场顿时寂静无声。

    “那个人就是阿米尔·本·穆罕穆德?阿拉伯人口中,真主的天使?”

    一个名叫以撒利亚的年轻锡安俘虏正在广场边上挖训练用的战壕和掩体。

    他与很多衣衫褴褛的俘虏,纷纷抬起头来。

    尽管阳光刺眼,汗水刺痛双眼,但他们仍努力睁大眼睛,想要看清那个让他们一败涂地的男人究竟是什么模样。

    海得夫连忙解释道:“我的姑姑是莎拉·谢赫,她嫁给了您的父亲穆罕默德国王!而且您的未婚妻叶赫娜也是我们家族的远亲!”

    陆凛轻轻推开挡在身前的阿尔哈利,朝青年走去。

    “元帅……”阿尔哈利欲言又止,雅古布紧随其后。

    这时哈立德中尉慌忙跑来,向陆凛敬礼:“报告元帅!这是我的兵,是我管教不严”

    说着他满头大汗地想将海得夫拖走。

    然而陆凛已经走到了近前,他俯身凝视着青年的脸庞:“你刚才叫我什么?”

    “表哥!表哥!”青年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陆凛又问:“你就这么不想参军吗?”

    “他们抓错人了!我们可是兄弟啊!”青年哀求道。

    艾哈迈德在一旁看得直皱眉。

    这个谢赫家的少爷也太蠢了,按照军规,这种恶劣程度的行为,就是枪毙都不为过。

    但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人又是元帅的亲戚,而在不远处还站着成百上千个被送来服役的贵族子弟。

    杀了他确实能立威,但造成的影响呢?

    那些刚入伍的新兵,又该怎么看待他们心目中的“吉卜利勒”?

    陆凛直起身,然后转身朝阿尔哈利和艾哈迈德招了招手。

    两人虽然不明所以,还是小跑着来到他身边。

    陆凛搂过阿尔哈利的肩膀,目光扫过全场,对着每一双注视着他的眼睛,高声道:“这个男人,陪我从努科希尔打到加纳姆,从哈希姆河谷打到大马士革!我们并肩作战数十次,他击毁的坦克比整个广场上的加起来还多!他救过的战友,多得像沙漠里的沙粒!这样的人,才是我的兄弟!”

    接着他搂过艾哈迈德:“而这个男人,是坚定的阿拉伯民族解放者!我们在加纳姆并肩作战四天三夜,他带领游击队拯救了成千上万的阿拉伯同胞!面对敌人的炮火从不退缩,这样的人,才是我的兄弟!”

    随后他掏出胸前的小本子高高举起:“这上面记载着无数随我奋战的勇士!他们的英勇让锡安人一次次跪倒在我们履带之下!用他们的牺牲和鲜血铸造我们的胜利,这样的人,才是我的兄弟!”

    他低下头,睥睨着脸色惨白的海得夫,只是平淡地看了他一眼。

    接着,面对众人狂热的目光,陆凛却泼下一盆冷水:

    “而你们!”他顿了顿,“我要说,你们什么都不是!”

    他继续高声:“我不管你们来自哪里,王公贵族还是鞋匠之子,这些都无所谓,在我眼里,你们现在只是一群上了战场,只会连累队友的拖油瓶!”

    哈立德听的很认真。

    周围的士兵听的很认真。

    就连锡安的俘虏也听的很认真。

    “但是.”

    陆凛顿了顿:“但是,所有人都有第一次。”

    “我第一次上战场时,也紧张得不行,差点尿了裤子。”

    他拍了拍阿尔哈利的肩膀:“这家伙第一次开坦克时,连方向都分不清。”

    “所以今天,我给你们一个机会——不是因为我可怜你们,而是因为我曾经和你们一样害怕过。

    现在,告诉我,你们是想要继续当个被人耻笑的软蛋,还是愿意挺起胸膛,成为配得上‘兄弟’这个称号的战士?!”

    短暂的寂静后,

    不知道谁先高喊出“安拉胡阿克巴!”

    下一刻,成千上万条年轻的喉咙同时咆哮出同一个声音,汇成一道席卷整个广场的音浪。

    无数的帽子被高高抛起,响亮的呼喊声连成一片,年轻的面庞因狂热的信念而通红。

    就连那些在远处挖掘战壕的锡安俘虏,也被这一幕深深震撼到了。

    在一片沸腾的“橄榄色”海洋中,陆凛转身离去,不再回头。

    “我想,现在我知道你们的答案了。”

    ————

    时间一晃过去了两个月。

    陆凛站在国防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夕阳的余晖渐渐沉入利雅得的地平线,呼出的气息在微凉的空气中结成淡淡的白雾。

    现在已经临近十一月,对于双志来说,这已经算是进入了冬天。

    好在利雅得的冬天并没有那么难熬,虽然太阳下山后会冷一些,但白天基本也能维持在十到二十度之间。

    而两个月前的那场席卷全国的大清洗,并没有像外界预想的那样对双志造成严重创伤,国家机器依然在高效运转。

    至于理由也很简单,双志在进入现代化之前,整个国家的管理层其实非常“扁平”,这源自于单一的经济结构,只要石油不受到影响,国家也就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

    这就好比一根粗大的血管上附着了很多的脂肪,而之前的大清洗就好比把这些脂肪全都刮了下来,不光给之前冗余错误的体制减重,同时还使得国家运行地更加顺畅了。

    而这段时间陆凛也没闲着,他一直往返于哈夫巴尔和利雅得之间,还抽空回了两趟前线。

    伊卜拉欣坐镇戈兰高地,在库奈特拉囤积了大量弹药,为下一阶段军事行动做准备。

    此前调回国内休整的第一、第二装甲师,也已带着部分预备役重返前线,就连阿尔哈利也是一样的。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眼前的停火不过是风暴间歇,远非持久和平。

    “叮铃铃——”

    这时,办公桌上的电话骤然响起。

    陆凛拿起听筒:“这里是双志国防部,我是阿米尔·本·穆罕默德。”

    电话那头是来自合众国的詹姆斯上将:“阿米尔殿下,关于您上次提出的直升机采购事宜,国内已经批准了。”

    上将的声音传来,但不出意外地带着些许为难:“不过这款‘眼镜蛇’就连我们自己的部队都还没列装完毕,要不是看在我们是坚定盟友的份上,国会那关根本过不去,所以价格上,可能比预期要紧张一些.”

    然而,这番话已经被陆凛自动过滤了其中的水分,他直截了当地回应:“感谢合众国对阿拉伯民族解放事业的大力支持,价格上不是问题,只要贵方能按时交付就好。”

    武装直升机对于地面装甲部队而言,是一种不对称的“降维打击”,在陆凛看来,就算溢价他也一定要拿下。

    詹姆斯上将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最终说道:“那就祝你旗开得胜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