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 第460章 会师

第460章 会师

    随着田虎众人的议事,一道道诏令从宫门内传出,城中顿时鸡飞狗跳了起来。

    凶神恶煞的兵丁踹开一户户民宅,不论你是店铺伙计还是田间农夫,但凡是个男丁,都被粗鲁地拖拽出来。

    哀求声与哭泣声瞬间充斥整座王城。

    一条狭窄的小巷里,五六个贼兵闯入一个院落,他们大呼小叫地搜寻着。

    简陋的柴房内,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妇抱着自己仅剩的小孙子瑟瑟发抖。

    “嘭”的一声,柴房被粗暴地撞开。

    兵丁一脚踢翻旁边破旧的木凳,大声吼道:“老东西,你还挺能躲啊,快把你孙子交出来!”

    老妇惊恐地瞪大双眼,苦苦哀求道:“军爷,家中就只剩这一个幼孙了,求求您放过我们吧。”

    然而,回应她的却是一个无情巴掌。

    那兵丁面目狰狞地骂道:“哼,少他妈废话!上面有令,敢反抗不从者,直接就地正法!”

    老妇人被一巴掌抽翻在地,嘴角溢血。

    两个兵丁一把拽住那个十三四岁的孩子,男孩吓得哇哇大哭,拼命地挣扎着。

    老妇趴在地上,只觉得天旋地转,她看到两人架着孙子的胳膊、往外拖拽时,浑身一震。

    她跪地而行,死死抱住兵丁队正的腿,涕泪横流,“军爷!求求您,我孙儿才十三啊!他爹数月前就死在军中,给我们家留条活路吧!”

    那队正脸上毫无波澜,厉声喝道:“滚开!”

    说着,他一脚踢在老妇胸口,妇人痛呼一声,却不撒手。

    男孩听到奶奶痛呼,泪流满面地转过头,哭嚎道:“奶奶!别打我奶奶,别打我奶奶。我跟你们走,我跟你们走!奶奶,你快放手啊!”

    老妇人不住地摇头,泣不成声,“你们不能这样,你们不能这样......”

    贼兵又连踢两脚才将老妪踹开,而后扬长而去。

    妇人趴在地上,万念俱灰。

    不多时,又有几个兵丁闯入院中,他们以“助饷”之名,挨家挨户搜刮最后一点存粮与财物。

    待他们走后,这个家已是一片狼藉,满目疮痍。

    数月之前还是和谐美满的家庭,如今只剩下她孤零零的一个人了。

    老妇心中的天,塌了。

    她没了活下去的欲望,寻了条白绫,于房中自缢而亡。

    城中各处不断上演着类似事件,呵斥与怒骂四起,哀嚎与求饶不绝。

    反抗激烈惨遭杀害的有之,妇女被欺凌淫辱的,亦不在少数......

    被逼得活不下去的,也远不止老妪一人。

    动乱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至周边城镇,无形的枷锁,勒得百姓喘不过气。

    很快,威胜军全境被恐惧、暴力和绝望彻底吞噬,仿佛被乌云笼罩,暗无天日。

    ......

    两日后,铜鞮以南三十里,旌旗蔽空,烟尘滚滚。

    京师大营辕门外,高世德与童贯并辔而立,身后将校如云。

    远远望去,西军三路人马接踵而来。

    当先一路,打“刘”字将旗,兵甲鲜亮,气势骄横。

    保信军节度使刘延庆一马当先,见到童贯的仪仗,他远远地便滚鞍下马,小跑着上前,满脸堆笑地单膝跪地:

    “末将刘延庆,奉枢密宣抚使军令,特来听调!愿为恩相先锋,踏平伪庭!”

    童贯抚须微笑,“刘将军辛苦,快快请起。且在一旁等候。”

    “是。”

    刘延庆,保安军人。将门世家,雄豪有勇,随童贯西伐屡立战功,积官至相州观察使、龙神卫都指挥使、鄜延路总管。

    与西夏征战,拜保信军节度使、马军副都指挥使。

    北宋禁军由三衙管理,即: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

    殿前司名义上总管天下兵马,侍卫马军司辖天下马军,侍卫步兵司掌天下步军。

    马军、步军两司的最高长官便是“都指挥使”,与俅哥平级,但需受俅哥节制。

    这就是俅哥的能量,这也是无论高世德走到哪里,地方官员都不敢怠慢的原因。

    刘延庆马军副都指挥使的名头,在大宋军中差不多能排在前十之列。

    但他见到童贯,就像儿子见到了亲爹,这就是童大人的军中地位,媪相大人的威仪。

    值得一提的是,刘延庆之子刘光世,也位列“中兴四将”。

    刘光世一生的战绩,以“逃”字贯穿始终:望风而逃,临阵脱逃,东奔西逃,大败而逃,落荒而逃......

    因此他以“刘跑跑”之名被世人熟知,他的逃跑技术比之刘皇叔,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

    紧接着,另一路大军将旗之上,一个古朴的“种”字迎风招展。

    为首两员将领,英气勃勃,神情刚毅,正是种浩与杨志。

    二人下马行礼,举止沉稳有度。

    种浩抱拳,声如洪钟:“末将种浩,率本部一万将士,前来听候宣抚使调遣!”

    杨志看到童贯身侧的高世德,眼神中包含了太多的感激,只是他级别不够,并未多言,只是深深一揖,一切尽在不言中。

    最后一路,旗号为“折”,兵力虽仅五千,却尽是精锐,杀气凛然。

    折彦质英姿飒爽,翻身下马,拱手道:“折彦质,率本部儿郎,听候宣抚使调遣!”

    北宋五大名将世家:折家、曹家、种家、杨家、姚家,折家排第一。

    折家世居西北边境的府州,府州知州一职由折家世袭罔替,这在北宋武将世家中,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但折家并不被世人所熟知,因为折家是党项族,后来金军南下,折家首当其冲,且孤立无援。

    折家将陆续出城迎战,被金兵俘虏。

    完颜娄室以折家族人性命相要挟,折家第六代传人折可求被迫降金,使折家名誉尽失。

    折彦质是折家第七代,但他这一脉贯彻早生早育,他的年龄与第六代相当。

    1126年,金军围困汴京,折彦质率军勤王,被留在京城任职,官至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与岳飞、韩世忠等人协力抗金,功勋卓著,但他却每以家世忠节不得归中原为恨。

    后来他一路被贬,南宋用他时,就给个官职,用完之后,再接着贬。

    眼见三路精锐如期而至,军容鼎盛,童贯志得意满,朗声大笑:“好!好!诸军汇聚,王师云集!伪庭蝼蚁,覆灭就在今日!”

    一时之间,方圆数十里内,万众呼应,杀声震天。

    大宋王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一场终结伪朝的最后决战,即将拉开序幕。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