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01车组报告!】
    【已取得测试场电磁权!】
    【可以进行打靶测试!】
    魏修听到汇报,风轻云淡的点头:“开始测试吧。”
    转过头,他随地滋了一泡。
    “赵司令员,有惊无险,电磁干扰这一关算是成功通过了吧?”
    赵成桓回头看了看烧冒烟的雷达车。
    人都麻了。
    你是成功了。
    我的地基雷达和两台雷达车全废了啊!
    他想到了魏修有反电磁压制的手段。
    但他没想到魏修的手段如此的量大管饱。
    三辆车。
    干出了一个电侦营的效果,功率大到令人发指。
    “小魏,你要是早点说,我就不这么整了。”
    赵成桓指着几乎报废的雷达。
    “测试没弄完。”
    “我基地倒搭好几辆车,我找谁说理去。”
    魏修掏出了自己的手机:“我手机坏了我说什么了吗?”
    “……”
    你非要这么说。
    赵成桓还真不好杠了。
    不过说归说闹归闹。
    赵成桓也是口嫌体正直。
    这个时候报废点雷达测试车什么的。
    总比以后在战场上出问题的好。
    要知道。
    这些测试车扮演的可都是敌军的角色。
    此刻他们报废,就意味将来会有更多的敌军报废。
    “所以小魏,接下来呢?”
    聂老看着大显神威的LP-01,已经变成了学生模样。
    作为一个战车设计师。
    各种各样的路线他都见过。
    因此在见到新的装备的时候,他多少都能预计对方的行动。
    可这一次,他完全是懵逼的。
    LP-01以大力出奇迹的方式完成了反电磁压制。
    甚至喧宾夺主。
    夺去了战场的电磁权。
    聂老已经无法预判这辆车的行动了。
    魏修却微微一笑,仿佛这只是开胃菜一样。
    “确保电磁权之后,我们的车辆就可以进行正常的打靶测试了。”
    “我的意思是,武器系统你是怎么考虑的?”
    聂老拿起望远镜,仔细的端详着。
    “你前突的这辆车似乎只配备一门小口径的坦克炮。”
    “而且看起来不是常规造型。”
    “这是你们公司的独立产品吧?”
    战车设计的三要素里没有亮相介绍的只有武器系统了。
    但从外观可以大概看出端倪。
    武器系统是LP-01的短板。
    无论是装甲车还是坦克,武器系统永远占车辆体积的二分之一。
    因为外凸形炮塔和供弹系统的存在。
    这玩意儿小不了。
    但很明显。
    胜利防务的这辆车已经在允许的范围内降低炮塔的口径。
    当代主流坦克炮的口径都在125mm。
    而胜利防务的这辆车目测只有105mm,甚至更小。
    炮管的造型也不像是正常的圆柱体,更像是六棱柱。
    聂老可以断定,这绝对不是国内的制式武器。
    魏修也点头印证:“是的,这辆车武器系统是我们自研的,口径88m。”
    “八——十——八?”赵成桓瞪大眼睛。“你咋想的?”
    猜到了你这玩意儿口径小。
    但没想到你这么小啊。
    88毫米跟高射炮差不多能坐一桌。
    “这么小的口径你能干嘛?”
    赵成桓十分不理解。
    众所周知。
    真理在射程之内,正义在口径之上。
    口径越大,就越正义。
    你88毫米的炮跟细狗似的,是打不服敌人的。
    聂老也搞不懂:“那你这个是线膛炮还是滑膛炮?”
    魏修摆摆手:“不算是传统意义上的线膛炮,但我的炮管里确实有膛线。”
    所谓线膛炮。
    是一种在炮管内部刻蚀膛线,为炮弹提供更快初速和稳定的技术路线。
    像这种路线,一般适用于发射实心弹药。
    但随着炸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穿甲弹出现。
    市面上主流的坦克又开始采用滑膛炮的设计。
    “所以线膛设计的话,你的弹药肯定是实心了?”
    魏修点点头:“是一颗完全实心的金属弹头。”
    赵成桓突然插嘴:“完全实心?没有炸药?”
    “是的。”
    魏修风轻云淡道。
    “这门炮用的是电磁推动技术,所以也用不到炸药。”
    ????
    ????
    所有人都愣了。
    还有活?
    坦克上用电磁炮,这么大的事情,你是怎么做到能如此风轻云淡说出来的?
    聂老当时就不淡定:“那你这个不就是世界上第一辆电磁坦克了?”
    “准确来说是第二辆。”
    魏修谦虚加了一些。
    “之前已经有一辆电磁坦克交给北车所研究了。”
    “只是没有量产罢了。”
    “所以我们是第二个吃螃蟹的人。”
    说到这里。
    北车所的高尚有些汗颜。
    这个事儿虽然不是他负责的。
    但他多少听说过一些。
    “聂老,是这样的。”
    “前段时间科工委确实给了我们一个技术方案。”
    “那个方案是比较成熟的。”
    “但我们目前还在研究,达不到量产的水准。”
    聂老微微瘪嘴:“说人话就是技术不够?”
    没等会高尚回答。
    谢建林突然发声:“魏修你差不多得了,别装逼了。”
    魏修:???
    “别人不清楚,我还不清楚。”
    谢建林转向聂老解释道。
    “您有所不知。”
    “之前科工委下发的那个方案,也是魏修提出来的。”
    “是他早期的作品之一。”
    魏修听完直瘪嘴,心说真不能在熟人面前装逼啊,动不动就被戳破。
    可即便被戳破了。
    这一泡尿还是很黄。
    之前一直和魏修抬杠的高尚眼神都变的清澈了。
    国内唯二的两个电磁炮方案,全都是魏修的?
    逆了天了。
    当时科工委给北车所转交方案时没有说具体的来源。
    但所有人当时都疯了。
    断定这就是日后陆战主武器的基石。
    北车所几乎调集了所有的武器专家科研攻关。
    至今项目仍在高度保密中,并没有应用在某一辆车上。
    可现在。
    没等北车所研究明白。
    魏修又掏出一辆成熟的电磁炮车。
    这你上哪儿说理去?
    “魏总?你得研发是一点瓶颈都没有是吧?”
    高尚话音未落。
    前方的观测员传来汇报声。
    【固定靶5中5!】
    【正面穿透均质钢装甲!】
    【打击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