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
太原司令部内,气氛严肃,情绪压抑。
所有人都盯着通讯兵。
只见通讯兵咽了口唾沫,继续说道,“他们依托石岭关的地理优势。”
“在山口两侧的山坡上挖了很多战壕和掩体,而且还拿出了一种叫‘107火箭炮’的装备。”
“十几门火箭炮一起发射,炮弹像下雨一样落在日军的冲锋队伍里,炸得我军尸横遍野。”
“还有八路军士兵用的步枪,也跟以前不一样了。”
“他们称之为‘56半自动步枪’,射速比我们的三八式快得多。”
“而且不需要手动上膛,日军刚冲上去,就被他们的步枪火力压制得抬不起头。”
筱冢义男的眉头越皱越紧,107火箭炮、56半自动步枪……
这些名字太熟悉不过了。
从通讯兵的描述里,他似乎已经想象出当时战场的惨烈。
“松井师团长看到进攻受阻,又派了预备队上去,想从侧翼迂回包抄。”
通讯兵的声音更低了:“可石岭关的两侧都是悬崖峭壁。”
“李云龙早就料到日军会迂回,在侧翼布置了埋伏。”
“日军刚爬到半山腰,就遭到了八路军的伏击,手榴弹和机枪火力像潮水一样涌来,预备队很快就被打垮了。”
“后来呢?”筱冢义男的声音有些沙哑,他已经预感到了结局,可还是忍不住追问。
“后来松井师团长知道突围无望,又不愿意被俘,就下令‘玉碎’。”
通讯兵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他带着剩下的几百名士兵,向八路军的阵地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结果全部被歼灭。”
“松井少将在冲锋中被八路军的步枪击中,当场阵亡。”
“电报里说,整个松井师团四千多人,除了少数几个被俘的士兵。”
“其余全部战死,石岭关战场到处都是日军的尸体和武器残骸……”
呼……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只有筱冢义男粗重的呼吸声。
他呆呆地站在原地,眼神空洞地看着办公桌上的地图。
地图上“松井师团”的标记还清晰可见。
可如今,这个师团已经不复存在了。
“一个师团……就这么被李云龙给干掉了?”
筱冢义男喃喃自语,声音里满是错愕与绝望。
他从业以来,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惨败。
十二架战斗机全被击落。
一个精锐师团被全歼,师团长玉碎。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旁边的参谋长也愣住了,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
却发现自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原本以为松井师团就算不能突破防线,也能支撑到援军抵达,可没想到竟然会全军覆没。
筱冢义男缓缓走到地图前,伸出手,指尖轻轻落在“石岭关”三个字上,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愤怒、震惊、不甘,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恐惧。
本想让松井来支援太原!
没想到……却成了松井师团葬身火海的忌日!
经此一役,晋西北的局势将彻底改变。
“传我命令。”
过了许久,筱冢义男终于开口,声音冰冷而沉重:“给北平总部发电,请求增派更多的战斗机和部队……”
他的话还没说完,窗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警报声。
紧接着,远处传来了爆炸声。
筱冢义男猛地抬头,看向窗外,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难看。
他知道,新的麻烦,可能又要来了。
果然。
又有一个通讯兵快步走了进来:“将军阁下,不好了,我们被包围了。”
筱冢义男的指挥棒“当啷”一声砸在地图上,红蓝标记应声散落。
“纳尼?哪个方向?”
“东、西、北、南四门全是八路军!”
通讯兵的声音带着哭腔,双手死死攥着电报:“外围的阳曲、晋源、清徐据点……半小时前全没了!”
“哨兵说八路军像从地里冒出来似的,一夜之间就把外围防线撕成了碎片。”
“现在江晨的部队已经把太原城围得连只鸟都飞不出去!”
“还有……还有机场,十分钟前被八路的突击队炸了,跑道全毁。”
“两架准备起飞的运输机也成了废铁。”
“我们……我们逃不掉了!”
“机场也炸了?”
筱冢义男踉跄着后退半步,后腰撞在桌沿上,桌上的茶杯哗啦倾倒。
茶水顺着地图上“太原”二字蜿蜒而下,像极了蔓延的血迹。
他驻守华北三年,太原是他亲手经营的“钢铁堡垒”。
为了加固城防,他强征了三万民夫,用半年时间在城墙外修了三道鹿砦、两道战壕。
还在城内囤积了够三个月用的粮草弹药;为了掌控外围据点。
他派心腹小队逐个清剿周边村落,甚至不惜纵火烧毁可疑的隐蔽地道。
这城,是他向天皇邀功的资本,是他在华北立足的根基,怎么会一夜之间就成了瓮中之鳖?
“那我们岂不是完了!”参谋长猛地扯掉军帽,额头上的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淌。
“没有机场就没法空运补给,外围据点丢了就没了屏障。”
“八路要是打进来,我们连突围的路都没有!”
作战室里瞬间陷入死寂,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一群土八路把他们逼到这个地步。
耻辱!
简直就是天大的耻辱。
参谋们面面相觑,有人下意识地摸向腰间的佩刀,眼神里满是惶恐。
几个年轻的副官更是脸色惨白,手指不停地绞着衣角。
他们不怕战死,可最怕这种被团团围住、连反抗都看不到希望的绝望。
那种从脚底往上窜的寒意,让每个人都觉得毛骨悚然。
“报告!”又一名通讯兵冲了进来。
这次连敬礼都忘了,声音带着急促的喘息,“将军阁下,不好了!”
“八路军从东西两门发起猛烈进攻了!”
“前沿阵地的电话线全被切断,守兵发来电报说,八路的冲锋号听得清清楚楚,攻势太猛,他们快顶不住了!”
“将军阁下,我们赶紧撤离吧!”参谋长扑上前,抓住筱冢义男的胳膊:“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我们可以从北门突围,往大同方向撤,总能找到友军的!”
“不能走!”筱冢义男猛地甩开参谋长的手,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我驻守太原三年了。”
“从城防到粮草,从兵力部署到情报网络,哪一样不是我亲手安排?”
“为了守住这座城,我损失了两个联队的兵力,连我最得力的副官都死在了外围据点!”
“这是我的指挥部,是天皇交给我的阵地。”
“我走了,指挥部就没人了,太原就彻底完了!”
“我不能丢下太原!”
他的话像一块巨石砸在众人心里,没人再敢说“撤离”二字。
可脸上的焦虑却丝毫未减。
八路军的进攻已经开始,没有支援,没有退路,就算死守,又能撑多久?
就在这时。
通讯兵手忙脚乱地接起电话,片刻后眼睛骤然亮了,连忙转向筱冢义男:“将军阁下,是北平岗村司令的来电!”
筱冢义男的身体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快步走到电话前,深吸一口气才拿起听筒:“念!”
“岗村司令说,他们已经收到太原被围的消息,让我们务必顶住!”
通讯兵的声音终于恢复了些许镇定,语速飞快地转述:“岗村司令已经下令,派遣战斗机编队即刻起飞。”
“两小时内就能抵达太原上空支援,不仅会空袭八路军的攻城部队。”
“还会空投弹药和粮食!”
“岗村司令说,天皇陛下不会放弃我们,大日本帝国不会放弃太原!”
“让我们坚持住,援军很快就到!”
“天皇陛下没有放弃我们……”
筱冢义男低声重复着这句话,紧绷的肩膀缓缓放松下来。
方才眼底的慌乱和焦虑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不易察觉的安心。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作战室里的每一个人,声音重新变得沉稳有力:“传我命令!”
“立即将岗村司令的指令传达给所有守卫部队。”
“告诉他们,援军很快就到,天皇陛下与我们同在!”
“让各阵地务必坚守,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能让八路军突破城墙!”
筱冢义男的话掷地有声,原本惶恐不安的众人渐渐抬起头,眼神里重新有了光彩。
筱冢义男走到作战地图前,捡起掉落的指挥棒,稳稳地指向太原城的标记。
这一刻,他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仿佛刚才的慌乱从未出现过。
窗外的炮火声依旧清晰。
可筱冢义男知道,只要守住这两小时,只要援军一到,太原的战局,就还有逆转的可能。
……
此时。
华北某机场。
“八嘎!怎么回事?”山田愤怒的喊着。
“太原告急!岗村司令官下达死命令,所有能飞的飞机必须在四十分钟内升空!”
通讯兵举着染血的电报跑过来。
山田这才注意到,机场塔台顶端的太阳旗旁边,升起了两发红色信号弹。
那是“全军突击”的标志。
上一次看到这个信号,还是去年攻打中条山的时候。
此时的大同日军机场,正处在一片混乱的忙碌中。
这座被日军称为“华北空中堡垒”的空港。
原本部署着三个航空中队:第25战队的“九七式”重爆机停在西侧停机坪。
机翼下挂着250公斤炸弹。
东侧是第12战队的“零式”战斗机,银色机身在寒风中泛着冷光。
北侧临时搭建的机库里,还藏着四架刚从伪满洲国调来的“一式”战斗机,螺旋桨上的防锈油还没擦干净。
跑道旁的油桶整齐地排列着,地勤兵们扛着油管往飞机油箱里灌汽油。
黑色的油液顺着机身缝隙往下滴,在冻土上积成小小的油洼。
“快!再快!岗村司令官说,太原丢了,我们都得切腹!”
航空队长骑着摩托车在跑道上疾驰,军刀鞘撞在车把上发出“叮叮”声。
他看到一架“九七式”的引擎还没启动,立刻跳下车,拔出军刀指着飞行员的鼻子:“五分钟!再启动不了,我就把你绑在螺旋桨上!”
飞行员吓得脸色惨白,双手颤抖着去拧启动阀,引擎“突突”响了两声,
终于喷出一股黑烟,开始正常运转。
停机坪东侧,山田正雄已经坐进“零式”战斗机的座舱。
地勤兵趴在机翼上,把最后一挺机枪的弹链压进去,大声喊道:“队长!弹药装满了!但油箱只加了一半,还得等十分钟!”
“等不了!”山田一把推开地勤兵,抓起无线电通话器:“所有编队注意,油箱加到七成立刻起飞。”
“岗村司令官的命令,迟到一分钟,军法处置!”
他的声音透过无线电传到每个飞行员耳中。
原本还在抱怨的飞行员们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引擎的轰鸣声越来越密集。
远处的通讯塔下,大佐正拿着望远镜盯着西南方向。
那里的天空已经泛起淡淡的硝烟,隐约能听到炮弹爆炸的闷响。
参谋跑过来递上一份电报,他扫了一眼,突然把电报揉成一团:“八嘎!告诉所有飞机,不用等编队,单机起飞,到太原上空集合!”
“谁先到,谁立头功!”
“哈衣!”
话音刚落,第一架“零式”战斗机的螺旋桨转速达到最大。
机身微微颤抖着。
突然猛地向前冲去,轮胎在跑道上留下两道黑色的痕迹。
很快便离地升空,机翼掠过停机坪时,带起的狂风把地勤兵的帽子都吹飞了。
紧接着。
第二架、第三架飞机陆续起飞,重爆机的轰鸣声震得地面都在颤抖。
机翼下的炸弹随着机身的晃动轻轻摇摆,像是随时会掉下来。
“岗村司令官的命令,必须在半小时内到达太原上空!”
此时的跑道上,最后一架“九七式”重爆机正在起飞。
机身因为超载而显得有些笨重,地勤兵们举着信号旗,跟着飞机跑了十几米,直到它终于离地。
大佐站在跑道尽头,看着天空中越来越多的飞机,掏出怀表看了一眼。
从警报响起到最后一架飞机起飞,只用了三十七分钟,比岗村司令官要求的时间还早了三分钟。
“快,发电报给岗村司令官,”大佐对参谋说:“大同航空编队全部升空,预计三十分钟后到达太原上空支援!”
天空中的飞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编队,朝着太原方向飞去。
大战一触即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