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抗战之血肉熔炉 > 第13章 长沙会战开启

第13章 长沙会战开启

    “田中君、土桥君,你们两个师团为左翼攻击集群,自鄂南通城出击,以最快速度突破幕阜山支那军的侧翼,攻克平江后,继续向西南猛插,最终目标:抢占浏阳河北岸要点,彻底切断长沙守军往赣西、鄂南山区撤退之主要通道。你们必须牢牢锁死东面。”

    “嗨依!保证完成任务!”

    田中静壹和土桥一次齐声领命。

    最后,冈村宁次的指挥棒直指赣北。

    “第三路,右翼大纵深迂回,完成最后合围。”

    他看向第33师团,师团长甘粕重太郎中将。

    “甘粕君,你的任务最为关键,关乎全局胜败!你部第33师团,配属独立部队,由赣北奉新、靖安、上富地区向西突进。首要目标是击破修水沿岸的支那军阻截,迅速攻占铜鼓、长寿街等要地!”

    冈村宁次的指挥棒最终重重落在长沙以南广阔的浏阳、醴陵地区。

    “此后,你部要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大机动速度,迁回至长沙以南的浏阳、醴陵一线后彻底封锁长沙以南所有的道路、河道,构成最外层也是最终的合围圈,断绝支那第九战区军队南逃退路与一切北进援军。我们要让薛跃的主力,成为瓮中之鳖!”

    “嗨依!司令官阁下放心,我第33师团势必完成合围任务!”

    甘粕重太郎激动地高声应诺,眼中闪烁着即将建立功勋的狂热。

    作战命令已全部下达完毕,此刻第11军指挥部内鸦雀无声,唯有浓烈的战意在酝酿。冈村宁次缓缓站直身体,目光再次扫过每一位将领。

    “诸君!此战关系帝国圣战全局,望诸君精诚协作,奋勇突击!全军,务必于9月18日拂晓,准时发起总攻!”

    冈村宁次猛地拔出指挥刀,斜指上方:

    “天皇陛下,板载!”

    “板载!”

    “大日本帝国,板载!”

    “板载!板载!!板载!”

    狂热的呐喊声几乎要掀翻屋顶,所有鬼子将官个个面目狰狞,眼中燃烧着征服的欲望。

    四天后,1939年9月18日。

    新墙河,日军数百门重炮黑洞洞的炮口指向华夏守军阵地。

    随着一颗红色的信号弹升空,日军整个炮兵阵地上顿时地动山摇起来,数百门重炮同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声,炮弹铺天盖地的砸向新墙河华夏守军阵地,剧烈的爆炸瞬间连城一片。

    炮火延伸开始后,无数鬼子兵,在震天动地的“板载”声中,开始了强渡新墙河,向华夏军队的阵地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进攻。

    第一次长沙会战,打响了。

    新墙河,大地在日军的重炮下痛苦的战栗着。然而,在这片焦土上依然有两座阵地始终岿然不动,这便是第52军麾下胡春华营与史思华营用血肉筑起的钢铁防线。

    战斗自始便陷入了白热化。日军第6师团,这支号称“钢军”的精锐,在重炮的掩护下,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进攻。守军阵地上顿时硝烟蔽日,灼热的弹片肆意横飞。

    “瞄准了打........放近了再打.......节约子弹。”

    营长胡春华的声音在战壕里回荡着,他身边的战士们,军装被泥土和汗水浸透,但眼神却仍然坚定。每一次日军冲上来,都被他们以密集的火力和手榴弹狠狠地揍了下去。

    阵地前,日军的尸体堆积如山。

    同样的血战也在史思华营的阵地前上演。史营长身先士卒,哪里有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

    “弟兄们,我们多守一刻,身后的父老乡亲就多一分安全。为了湖南,为了华夏,死战不退!”

    他的身先士卒激发了官兵们最大的勇气。士兵们甚至数次跃出战壕,发起反冲击,用刺刀和大刀将突入阵地的日军硬生生的又赶了回去。

    日军第6师团师团长稻叶四郎中将简直难以置信,他的王牌师团竟被两个营的华夏军队死死挡在原地。随着常规手段的久攻不下,稻叶四郎的兽性彻底爆发。

    9月21日,日军使用了毒气弹攻击............

    截止到9月21日,胡春华营和史思华营的将士们已经奇迹般地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他们以绝对劣势的兵力和装备,死守阵地四昼夜,已经为主力部队在南岸构筑防线赢得了至关重要的时间。

    撤退的命令,其实已经传来。他们已经可以撤离这片炼狱,与南岸的弟兄们会合。

    然而,望着前方再次集结、黑压压涌来的日军,胡春华营长对着身旁仅存的几名军官惨然一笑:

    “撤退?我们要是走了,小鬼子就会立刻压上来。南岸的工事还没完全准备好,我们多守一刻,哪怕是多一个小时,身后的弟兄们就多一分生机和希望。”

    他环视周围,看着那些身负重伤、被毒气侵蚀的奄奄一息却仍紧握着武器的将士们。

    “弟兄们!今日......此地.......便是吾辈军人之最终归宿,你们.....可愿随我死战到底,以我残躯,再阻敌锋?”

    回答他的,是一片虚弱的怒吼:

    “愿随营长........死战不退!”

    同样的抉择,也发生在史思华营的阵地上。史营长知道,此时撤退,日军必趁势追击。他看着麾下那些视死如归的将士们,热泪盈眶。

    “弟兄们,我们的任务完成了,但我们的使命还没结束,为了能让更多的同胞活下去,我…不走了!”

    “不走了,跟狗日的小鬼子拼了!”

    残存的将士们发出了震天的呐喊声,他们将撤退的命令毅然抛却,决心与脚下这片浸透彼此鲜血的阵地共存亡。

    于是,当日军以为毒气已清除一切抵抗再次涌上来时,他们遭遇到了此生最为震撼和顽强的阻击。

    华夏守军子弹打光,便挺起刺刀、挥起大刀、抡起石头。

    身躯被毒气摧残,便拖着残躯,拉响手榴弹,扑入敌群。

    胡春华营长战斗至生命中的最后一息,最后他身中十数弹,浑身浴血,如同一座永不屈服的血色丰碑,倚靠在坍塌的战壕壁旁,怒目圆睁,死不倒躯。

    史思华营长在目睹全营弟兄尽数殉国后,默默收集起阵地上最后的炸药,在日军潮水般涌上阵地的那一刻,拉响了导火索,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与众多敌人一同湮灭,实践了他“与阵地共存亡”的誓言。

    他们,本可生还。

    却,选择了死亡。

    这选择,并非出于绝望,而是源于一种超越了生死的忠诚和担当。他们以最炽热的鲜血和最年轻的生命,为祖国山河铸就了最后一道屏障,为华夏民族的尊严,奏响了最悲壮的凯歌。

    新墙河的波涛,将永远传颂着他们的名字;岳麓山的松涛,将永远铭记着他们的英魂。

    英雄的躯体倒下了,但他们那誓死守卫的国土,与山河共荣辱的伟大精神,却顶天立地,永世长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