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抗战之血肉熔炉 > 第30章 归心似箭

第30章 归心似箭

    顾家生不等陈司令脸上的喜色完全绽开,便如数家珍般报出清单。这既是展示诚意,也是划定底线,防止对方再开口:

    “三八式步枪八百支,歪把子轻机枪二十四挺,九二式重机枪六挺;五十毫米掷弹筒二十四具;八十一毫米迫击炮六门;相关的配件、备份零件和弹药,我也会尽量多调配一些。”

    这份礼不可谓不厚重。一个齐装满员的日械加强营,其火力足以让八路军任何一个主力团眼红。尤其是那六门八十一毫米迫击炮和二十四具掷弹筒,这在八路军眼里简直就是宝贝疙瘩。

    陈司令听得眼睛发亮,差点就要搂住顾家生喊“兄弟”了。但他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于是他强压内心的激动,用力一拍大腿:

    “好!振国老弟,痛快!学长我代表太岳军区的全体将士,感谢你的雪中送炭。这份情谊,我们记下了。”

    顾家生摆了摆手,脸上那点“肉痛”的表情收敛起来,变得郑重:

    “学长先别急着谢我。一个营,这是我能做主的极限。再多,重庆那边……校长面前,我就不好交代了。”

    他特意点出“校长”,目光意味深长地望向陈司令。

    “毕竟,您也知道,军械物资调动都是有账目的。不过,一个营的‘正常损耗’或‘战场损失’,还在可操作范围之内……”

    陈司令是何等人物,立刻心领神会。顾家生这是在明确划下红线,同时也点明了他甘冒风险送出这份厚礼的原因,在“老头子”那里,他陈司令终究是跟别人不一样。

    这份“不一样”,让一个营的装备成了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人情往来”。若是再多,性质就变了,搞不好顾家生自己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明白,明白!一个营足够了,足够我们组建一支拳头部队,好好教训教训小鬼子了!”

    陈司令连连点头,脸上的笑容真诚了许多,不再仅仅是刚才那种“打土豪”似的狡黠。

    “振国啊,这份情,我太岳军区承你的!”

    ..........................

    在敲定那“一个营”的大礼后,接下来的几日,顾家生真正开始了在八路军根据地的“体验生活”。

    起初,山间的清新空气、淳朴的军民关系,确实让他感到新奇。八路军方面也尽了最大努力招待他,最好的院落,尽可能精细的饭食,李政委和陈司令还时常作陪。

    但这份“优待”很快显露出极限。不过三日功夫,顾家生便深切体会到什么叫“度日如年”。

    若要用个形象比喻,他此刻的处境,活脱脱就像被城里媳妇硬拉着回乡下娘家过年的姑爷。头两天觉得青山绿水、鸡鸣犬吠挺新鲜,颇有点“采菊东篱下”的错觉。

    岳父岳母(对应陈司令、李政委)也真心实意地热情,把家里舍不得吃的腊肉、藏着的好酒都拿了出来。

    可问题是……这儿除了青山绿水,就真的只剩下青山绿水了。

    八路军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但这种无微不至本身就成了无形的牢笼,让他顿觉浑身不自在。

    更要命的是在“精神层面”的“攻击”。李政委显然没有轻易放弃“循循善诱”的想法,他这几日那是隔三差五的便来寻他“谈心论道”,从国际形势谈到国内矛盾,再上升到阶级矛盾。态度是真诚的,道理是深刻的,但顾家生架不住他天天来啊。

    顾家生现在感觉自己就像个被盯上的“重点发展对象”,每次谈话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既要维持风度,又不能被绕进去,心力交瘁程度堪比指挥一场战斗。

    于是,这位第五军的军长,很快陷入了与“城里姑爷”高度重合的状态:

    他开始背着手,在巴掌大的小院里一圈圈踱步,目光放空,宛如村口晒太阳的老汉。

    有时会站在院门口,看八路军战士们操练、百姓劳作,一看就是小半天,这当然不是他对此多么感兴趣,纯粹是没事干,闲的。

    他甚至开始研究起地图,将晋西北的山川河流都快看烂了,心里盘算的却不是敌情,而是“这鬼地方什么时候能脱身”。

    顾小六偶尔会看到他家四少爷抬着手指,对着天空无声地数白云……

    “四少爷,要不……咱出去走走?”

    顾小六试探着问。

    “走?往哪儿走?”

    顾家生没好气地回了一句。

    “这方圆几十里,除了山就是沟,难不成去看八路军如何用黑火药填装手榴弹?不去不去。”

    他叹了口气,由衷地怀念自己的第五军军部,怀念自己的办公室,甚至开始怀念重庆那湿漉漉、雾蒙蒙的市井喧嚣。

    这里是山明水净,是民风淳朴,是将士用命,是理想崇高……一切都很好。

    但,他就是他娘的待不住了。

    那种强烈的“归心似箭”感就如同野草般在他心里疯长。他感觉自己就像一条离了水的鱼,搁浅在这片虽然充满生命力却不属于他的沙滩上,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现在他只盼王定龙那边的“买卖”赶紧做完,自己也好找个由头,体面地结束这次“体验深刻”却又“无比难熬”的观摩活动。

    就在顾家生感觉自己快要在这片“革命的净土”里生根发芽时,终于传来了他日思夜盼的、王定龙那粗犷豪迈的嗓音。

    “云龙兄”正用他特有的大嗓门吆喝战士们搬运缴获的物资。那一刻,顾家生竟觉得眼眶有些湿润,这当然不是什么被革命情谊感动,而是如同“劳改犯”听到释放通知,是一种“总算熬出头了”的激动与狂喜。

    (经常被媳妇拉着回农村娘家的兄弟肯定懂顾老四此刻的心情。不懂的……先找个农村媳妇就懂了。)

    他几乎毫不犹豫的立刻起身,以近乎“逃难”的速度与陈司令、李政委还有“云龙兄”进行了简洁而不失礼貌的辞行,然后立刻立,马上马,风风火火的带上顾小六和警卫们,头也不回地“跑路了”。

    那背影……还别说,颇有一丝落荒而逃的意味。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