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 第291章 与崇祯道别

第291章 与崇祯道别

    江叶安静地听着,没有插话,他知道此刻的崇祯更需要一个倾听者。

    沉默良久,崇祯忽然抬起头,目光直直地看向江叶,“江先生,你说……朕是不是一个很失败的皇帝?”

    江叶迎着他的目光,斟酌了片刻,方才缓缓开口:“大明积弊已深,犹如一棵内部已被蛀空的大树,非一日之寒。陛下已尽力在做,并非无所作为。”

    崇祯知道江叶这话更多是在安慰自己。

    他对自己有几斤几两,心里其实很清楚。

    但他仍然很感激这份宽慰,至少还有人愿意肯定他的努力。

    他长长叹了口气,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空,带着无限的向往与感慨:“朕有时真想,朕若是有太祖高皇帝那般雄才大略,或是有成祖文皇帝那般英武果决,便好了。若是由他们来面对今日之局,定然、定然会比朕做得好。”

    江叶沉默了。

    历史没有如果,而朱元璋和朱棣的雄才大略与铁血手段,也并非人人都能拥有和承受。

    半晌后,崇祯收回目光,重新看向江叶,那双原本因疲惫而有些血丝的眼睛里,此刻充满了浓浓的不舍。

    因为再过三个时辰,天就要亮了,江叶他们就要离开了。

    崇祯瞥了江叶一眼,又迅速转过头,假装望着窗外的残月,声音低得几乎像是在自言自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怅惘:“江叶,你若能留下,那该有多好。”

    这声低语,在寂静的深夜显得格外清晰。

    江叶听到了。

    他静默了片刻,声音平稳:“陛下,我会再回来的。”

    江叶继续道:“我希望,下次再来的时候,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的大明。一个……更有生气,更有希望的大明。”

    崇祯重重地点头,如同立下誓言般许下承诺。

    “好!朕答应你!一定!”

    这一个“好”字,承载了一位帝王在绝境中发出的、最郑重的承诺。

    第二天,清晨的阳光洒在紫禁城恢弘的殿宇之上,却驱不散皇极殿前广场上弥漫的离愁别绪。

    早上九点整,崇祯皇帝率领着满朝文武百官,肃立于殿前,为江叶一行人送行。

    那辆银白色的旅游大巴车静静地停在那里,与周围红墙黄瓦的古典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江叶与三十名游客站在车门前,准备登车。

    江叶走上前,对着站在百官最前方,身穿龙袍的崇祯,郑重地抱拳:“陛下,保重。”

    崇祯眼中满是不舍,“江叶,不要忘记……我们之间的约定。”

    江叶迎着他的目光,认真地点头:“不会忘记。”

    说完,他不再多言,转身,最后一个登上了大巴车。

    车门缓缓关闭,将内外隔绝。

    下一秒,一道柔和却耀眼的白色光柱毫无征兆地从天而降,瞬间将整辆大巴车完全吞没!

    光芒持续了短短一瞬,便骤然消失。

    而随着光芒一同消失的,还有那辆银白色的大巴车。

    原本停车的地方,此刻空空如也,仿佛一切都从未出现过。

    崇祯的目光依旧停留在那片空地上,久久不言,深邃的眼眸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而他身后的文武百官们,也全都屏息静气,安静地垂首候着,偌大的广场上鸦雀无声,谁也不敢在此刻发出半点声响。

    ……

    幽暗虚无的时空隧道内,银白色的大巴车平稳地行驶着。

    江叶看着车上带着满足笑容的游客们,最后将目光落在了凯文身上,“凯文,回去后如果遇到什么麻烦,记得给我打电话。”

    凯文闻言,笑着点点头,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表示明白。

    唰!

    三十道柔和而纯白的光芒,毫无征兆地同时在车厢内不同的座位上亮起,笼罩在每一位游客的身上。

    众人还没来得及与江叶好好道别,便随着那道柔和的白光,一同消失在车厢内。

    他看着那些空了的座位,伸展了一下四肢,嘴里嘟囔了一句:“得,又剩我一个了。也该回家了。”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一道璀璨而温暖的金色光芒自他脚下荡漾开来,如同水波般迅速向上蔓延,温柔地将他全身笼罩。

    下一秒,这金色的光芒猛地一收,连同其中的江叶一起,彻底消失在了空旷的车厢里。

    ……

    当那熟悉的鎏金色光芒如同潮水般褪去,眼前的景象已然切换。

    江叶已回到自家客厅中央,窗外是杭城熟悉的街景,阳光正好。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整个人向后一倒,重重地陷进了柔软舒适的沙发里,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

    “呼——可算是回来了!”

    深山,破旧却洁净的道观内。

    九点十二分整,正殿中央毫无征兆地迸发出一团柔和而纯白的光芒,将昏暗的殿宇照亮了一瞬。

    光芒迅速收敛、褪去,露出了其中一道身影,正是须发皆白、道袍微皱的太虚道长。

    他眨了眨眼,适应了一下殿内熟悉的光线,目光首先落在了那尊沉默而庄严的祖师爷雕像上,眼神中比往日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深邃。

    旋即,他似有所感,微微侧头,目光精准地投向了殿门方向。

    只见门边,一个小脑袋正鬼鬼祟祟地探出来,不是他那顽皮的小弟子玄清又是谁。

    “玄清。”太虚道长的声音平稳地响起,听不出喜怒。

    玄清见师父发现了自己,也不躲藏了,嘿嘿笑着蹦跳进殿内,凑到太虚道长身边,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好奇。

    “师父!您回来啦!怎么样怎么样?秦朝、大唐、大明,好玩不?开不开心?”

    若是往常,太虚道长少不得要训斥他几句“跳脱浮躁”、“心性不定”。

    但今日,老道长只是静静地看着小徒弟那充满活力的笑脸,半晌,才缓缓问出一句:“此等千载难逢之机缘,你便这般轻易让与为师,不后悔?”

    玄清闻言,收起了几分嬉笑,神情变得认真起来。

    他摇摇头,语气笃定:“不后悔!一点儿都不后悔!师父你去,比徒儿我去合适多了!徒儿还年轻,以后说不定还有机会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