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剑来:开局陈平安送我龙王篓 > 第一卷 第70章 鲲船坠落之事

第一卷 第70章 鲲船坠落之事

    陈平安惊讶地看着男子,已然认出了他是谁。

    虽说特地换下显眼的白衣,穿上普通的灰色衣衫,但其样貌与洒然的气质实在让人印象深刻。

    魏晋!

    神仙台魏晋!

    林照的师兄,风雪庙魏剑仙!

    ‘安排...什么意思...林照又想做什么?’

    这种感觉陈平安很熟悉。

    对于“林照的安排”这五个字,想必远在剑气长城的宁姚也是记忆犹新。

    袁真页正是在林照一步步安排下被围攻致死!

    ‘我是去给宁姑娘送剑...魏剑仙误会了...应该是林照让他来的渡口,可是特地让让上五境的剑仙亲自过来,又要发生什么大事?’

    陈平安瞬间便想起,离开小镇时,杨老头特地嘱咐自己,在南涧国下船,不要一直坐船过去。

    在鲲船上,贺小凉亦是带来同样的话语,并且明言,是陆沉的意思。

    ‘如果我继续乘坐鲲船,没有在南涧国下船,或许会出些事情,林照是想提醒我下船...不对,那样的话,魏剑仙见到我的神色不应是这般...还有他事!’

    陈平安从来不是一个蠢笨的人,时常表现老实缄默,却也心细如发。

    仅仅是听到魏晋随意的一句话,心中不由有了一点猜思。

    ‘他是想掺和之后的事情,杨老头和陆沉想让我避开的事情!’

    这让他心头微微发紧。

    魏晋见陈平安眼中一闪而过的讶色,心中恍然,知道自己误会了。

    ‘也是,此事牵扯颇多,他自然不该把自家同乡派来。’

    他对着陈平安摆摆手,又指了指自己的脸,比划一下,示意当没看见我。

    陈平安却是犹豫了下,对身旁的少年道士低声说了几句,随后向着魏晋走来。

    魏晋停步,转眸看向他。

    陈平安环顾四周,小声道:

    “前辈来此,是...他的意思吧?‘

    他没有叫出魏晋的名字,也没有提到林照,他看出魏晋是特意做了遮掩的,虽说颇为敷衍,但也是明显不想让人察觉。

    魏晋对陈平安印象还不错。

    这个泥瓶巷的少年,有胆子跟自家小师弟一起围杀袁真页。

    手段、胆识都颇为不俗。

    虽说只是一面之缘,却也让他记住“陈平安”这个名字。

    但并不代表他愿意将陈平安牵扯进来。

    尤其是林照传信时,明里暗里的提醒暗示,让魏晋也是隐约猜到些事情,知道背后究竟是怎么样的势力在谋划。

    他虽与陈平安没什么交情,却也不愿对方被自家一句无心之言拖下水,便提醒道:

    “和你没什么关系,既然不是他让你过来的,你去办自己的事情就好,这里不是你能掺和的。”

    魏晋略带告诫意味地提醒,见陈平安沉默,眸光闪动,却也不再多言,转身自顾自地向着登船的人流走去。

    那身朴素的灰衣在熙攘的人群中毫不起眼,很快就融入了其中,仿佛一滴水汇入了江河。

    陈平安站在原地,望着那道消失在登船队伍中的灰色背影,眉头微蹙,心中念头急转。

    ‘连魏剑仙都需要这么谨慎...’

    魏晋的告诫,反而让陈平安心头隐隐不安。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那枚温润的养剑葫,感受着其中“十五”传来的平稳剑意,沉默不语。

    “陈公子,怎么了?”

    身旁传来少年道士张山峰关切的声音。

    陈平安回过神来,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杂念压下。

    他摇了摇头,道:

    “没什么,看到一位似曾相识的人,认错了,张道长,我们走吧。”

    陈平安做出了决定。

    他自知几斤几两,既然杨老头和陆沉都暗示此地不宜久留,既然魏晋也明确表示此事莫要干预……

    那他最好的选择,就是遵从最初的计划,离开这是非之地。

    虽然陈平安不知道林照究竟想做些什么,但是他相信自己这位邻居,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他对林照太了解了,即便是未曾见面,也能托付信任。

    两人辨明方向,离开了喧闹的渡口,踏上了南涧国边境的官道。

    一位是三境武夫,一位是三境练气士,结伴而行,向着古榆国的方向渐行渐远。

    与此同时,魏晋已然登上鲲船。

    他没有前往贵宾舱室,而是如同一个普通的散修旅客,在船舱底层找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闭目养神,气息内敛到了极致,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但他的神识,却如同无形的涟漪,悄然蔓延开来,细致地扫过船上的每一处角落,感知着每一位乘客的气息。

    能乘坐鲲船的,大多都是下五境或者中五境练气士。

    对于上五境来说,若非运输物资,鲲船反而是不便之物,远不如御剑的速度快。

    船上人员繁杂,有来自宝瓶洲各方的修士,也有俱卢洲剑修。

    喧嚣声中,夹杂着各种议论,大多还围绕着不久前神仙台那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擂,以及对宝瓶洲剑道未来的种种猜测。

    魏晋的神识过滤着这些杂音,目光看似随意地逡巡。

    很快,他便找到了目标。

    只见远处二楼栏杆前,有一位老者坐在椅子上。

    老人身着洗得发白的儒衫,头发花白,带着老旧貂帽,看起来就像一位游历四方的老儒生,盘腿坐在宽大的椅子上,这一身打扮在船上众多修士中毫不显眼。

    “剑瓮老人……”

    魏晋心中默念着林照信中所提及的这个名号。

    此人是俱卢洲一位成名已久的金丹境剑修,虽说境界不算太高,可靠着一道“养剑之术”,交友遍天下,颇有声名。

    魏晋记住了此人容貌,目光移开,不久后,又找到一个女子剑修。

    此人同样是出身俱卢洲的剑修,拥有一柄名动俱卢洲的小巧飞剑【掣电】,速度极快。

    前些时日,这位女子在船上与人争执时出过手,也算是颇有名声。

    魏晋察觉到她身上的剑意,很快便找到了第二个目标。

    他没有动作,反而倚着窗户,缓缓闭上眼睛。

    鲲船在南涧国渡口稍作停留,接引了新的乘客后,便再次缓缓升空,调整方向,向着宝瓶洲南部驶去。

    庞大的船身破开云海,两侧鱼鳍规律摆动,搅动气流,在身后留下长长的云迹。

    数日时间一晃而过。

    鲲船已然飞越了南涧国疆域,进入了朱荧王朝的领空。

    能被称为王朝的,自然不是普通的国家。

    朱荧王朝乃是宝瓶洲中部当之无愧的霸主国,国力鼎盛,疆域辽阔。

    皇室底蕴极其深厚,仅公开的九境剑修便有两位坐镇京城,威震八方,更有一位杀力极高、能与李抟景多次交手的十境剑修供奉。

    朝野外,山上练气士亦是极多。

    对于朱荧王朝,魏晋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这片土地承载着他许多记忆。

    他曾在此游历多年,一人一剑一白驴,挑战各方豪强,历经数次生死搏杀,硬生生在这强者如林的王朝境内杀出了赫赫威名,也因此真正名动宝瓶洲。

    如今故地重游,虽景物依稀,但心境已然不同。

    船上的日子,对于大多数乘客而言,是单调而平静的。

    或是在舱室内打坐修行,或是在观景台欣赏下方山河变换,或是在茶肆酒坊与同道交流论道。

    关于神仙台生死擂的议论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对即将抵达的俱卢洲的憧憬,或是探讨沿途经过的各大王朝风土人情。

    魏晋依旧待在底层角落,如同一个真正的苦修散修,大部分时间闭目养神,气息收敛得如同顽石。

    这一日,黄昏时分。

    夕阳将坠,漫天云霞被染成一片绚烂金红。

    许多乘客纷纷来到观景台,欣赏美景。

    那位深居简出的剑瓮老人,不知何时已走出了舱室。

    他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儒衫,头戴老旧貂帽,双手负后,来到了船头最前方的观景平台。

    他停下脚步,凭栏远眺,昏黄的霞光映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看不清具体神情。

    几乎在他站定后不久,另一道身影也悄然出现。

    正是那位来自俱卢洲、曾与剑瓮老人有过冲突的青衣女子剑修。

    她面容冷冽,同样走向船头,却在距离剑瓮老人数丈之外的另一侧栏杆前停下,并未靠近,也未曾看向老人。

    这两人同时出现在船头,立刻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前些时日两人口舌之争短暂交手,并且是女子剑修稍占上风,让剑瓮老人落了不小的面子。

    有身影侧目,心想难不成又能看一出好戏?

    然而,让围观者略感失望的是,两人之间并无任何言语交流,甚至连眼神的交汇都未曾发生。

    他们就那样静静地站着,隔着数丈距离。

    仿佛只是两个恰巧同时来欣赏夕阳的陌路人。

    气氛显得有些微妙,却并无明显的火药味。

    ……

    数日前的神仙台。

    观礼的贵客随着两宗生死战结束,纷纷离开,偌大的风雪庙群峰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清静。

    林照在神仙台后山自己的小楼前,见到了前来辞行的刘灞桥。

    这位风雷园的天才剑修,恢复了平日那副跳脱中带着几分惫懒的模样,见到林照,眼睛一亮,快步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咧嘴笑道:

    “林兄弟,这才一年不见,都观海境了?你这修行速度,都快赶上我当年了!”

    林照笑了笑,对于这位在骊珠洞天共历生死的朋友,他也有几分亲近,玩笑道:

    “刘兄过奖了,比起你这龙门境的天才,还差得远。”

    两人在神仙台诸峰闲逛了一番,随后又去了观剑楼,来到了位于潮来峰后山的“论道坪”。

    这是一处被阵法笼罩的宽阔平台,地面以坚硬无比的青罡石铺就,是门下弟子切磋剑术的场所。

    “来来来,林兄弟,咱俩练练,说好了,只比剑招不动用修为!”

    刘灞桥兴致勃勃地抽出腰间佩剑,跃跃欲试。

    他自忖修为高出林照一个大境界,以修为压人未免胜之不武。

    但即便不动用修为,论起剑术精妙,他这风雷园嫡传、龙门境剑修,难道还比不过一个修行才一年的“新手”?

    林照微微一笑,也未推辞,伸手虚引:“请。”

    最终,经过几番剑术较量后,刘灞桥收起剑,从此在林照面前,闭口不提“剑术”。

    送走刘灞桥后,林照回到小楼,静坐片刻,心中默默推算着时间。

    ‘算算时日,鲲船应该已经过了南涧国,快到朱荧王朝境内了……魏晋师兄那边,不知情况如何。’

    他让魏晋在宝瓶洲多驻足这些时日,便是为了“鲲船坠落一事”。

    这个事件,即便是穿越到这个世界十六年,也依然记忆犹新。

    乃是大骊王朝与俱卢洲天君谢实的合作!

    鲲船被毁,中五境的练气士还好,船中下五境的练气士却是死伤惨重。

    如陈平安曾经相遇的两名女子,春风、秋实的遭遇,只是一个缩影。

    鲲船被毁,只是因为大骊王朝想让谢实有一个合理的理由,坐镇朱荧王朝,坐镇观湖书院以南的区域。

    防止宝瓶洲南部的势力,出手干预大骊王朝吞并卢氏王朝的领土。

    此事牵扯到两座王朝、一洲天君。

    这也是为什么,魏晋让陈平安离开的原因。

    林照修的是“顺心意”,也信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却也向来愿意随手做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眼下宗门事务已了,我也该动身了。’

    林照起身,来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符纸,以指代笔,迅速书写了一封简短剑书。

    内容是以神仙台弟子身份,向执务堂报备,言明需外出游历一段时日,归期未定。

    随后,他走出小楼,袖袍一拂,一道墨色剑光自身后掠出,悬浮于身前,正是佩剑【衔烛】。

    他一步踏出,身形已立于剑身之上。

    “去!”

    心念一动,墨色剑光骤然暴涨,载着林照冲天而起,化作一道迅疾流光,破开云海,向着风雪庙东方疾驰而去。

    那个方向,正是宝瓶洲中南部霸主,朱荧王朝的所在。

    剑光如电,划过天际,很快便消失在茫茫云海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