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牌局:从斗地主打到六冲》第三卷第四十六章:孟婆的“牌架升级”:用汤桶当牌架
老周的颜色分类牌堆还没拢利索,孟婆就拎着个半人高的粗瓷汤桶走过来了——桶身印着彼岸花图案,桶沿还沾着圈甜汤渍,一看就是她熬汤用的老伙计。“麻爷,俺的新牌架来了!”她把汤桶往石桌上一放,“咚”的一声闷响,震得桌上的牌都跳了跳,“四冲时用汤碗装不下,六冲牌多,这汤桶能装60张,插着拿还不硌手!”
王二麻凑过去敲了敲汤桶,桶壁厚得像城墙砖:“你这汤桶装汤还行,装牌?别到时候出牌带起一碗汤,洒得跟上次四冲似的!”孟婆拍着桶底笑:“这次俺有准备!”说着就从袖里掏出块粗布,往桶里一铺,“垫上布,汤就洒不出来了,牌还能插得稳!”
小李赶紧念诗捧场:“孟婆汤桶当牌架,粗布垫底稳当当,插满六十张牌不晃,出牌准能赢大王!”念完还伸手想帮孟婆插牌,结果手一滑,把三张红桃A全插进了桶缝里,拔了半天都拔不出来,急得喊:“这牌咋卡里头了?跟俺的诗稿卡石缝里一样!”
老周蹲在旁边,盯着汤桶里的布直嘀咕:“这布沾了汤,会不会把牌弄湿?俺的瓜子壳筹码可经不起泡!”说着就想伸手把布扯出来,孟婆赶紧拦住他:“别扯!扯了牌就掉了!上次你扯俺的汤勺,洒了判官一身汤,忘了?”
老周缩回手,攥紧了蓝布袋:“俺不扯,俺就看看!”正说着,小黑小白抬着一摞洗好的牌过来了,小黑刚想把牌递给孟婆,脚一滑,整摞牌“哗啦”全倒进了汤桶里——牌插进桶里的瞬间,垫布被带得翻了起来,几张牌裹着布掉在地上,还沾了点桶底剩的甜汤。
“俺的牌!”孟婆急得伸手去捞,捞着捞着就把汤桶掀歪了,桶里的牌跟着甜汤一起泼出来,正好浇在判官的《六冲规则详解》上——书页瞬间湿透,“规则详解”四个字泡成了“规详”,判官的三副老花镜都滑到了鼻尖上。
“孟婆你!”判官气得手都抖了,指着湿透的手册跳脚,“俺这手册抄了三个月,刚晾干!你倒好,用汤桶装牌,还泼俺一身汤,这账咋算?”孟婆赶紧递上一碗甜汤:“判官别气,喝碗甜汤消消气,俺再帮你抄一本!”
判官接过甜汤,喝了一口,甜得齁了一下,气也消了大半:“抄一本哪够?俺这手册有三百页!最少帮俺抄三本!”孟婆脸一垮:“三本太多了,俺还要熬汤呢……要不俺给你加三倍糖?”
王二麻赶紧打圆场:“别吵别吵,练牌呢!孟婆你把汤桶扶正,俺们帮你把牌捡起来,判官你先把手册晾晾,等会儿俺让小李帮你抄诗版规则,比你的手册好记!”
小李立刻点头:“对!俺编《六冲规则诗》,一句规则一句诗,念着顺口,还不怕泡!”说着就掏出黄纸簿,在湿乎乎的纸上写起来:“六冲牌多别慌张,汤桶装牌稳当当,别掀桶,别泼汤,不然判官把你嚷!”
孟婆把汤桶扶正,重新铺上布,小心翼翼地把牌插进桶里,插着插着突然笑了:“你别说,这样插牌还真方便,像俺插汤勺似的!”说着就抽出一张黑桃K,喊了声“出个炖排骨!”——学阿香的口气,把黑桃K叫“炖排骨”。
王二麻笑:“你这哪是打牌,是‘熬牌’呢!下次出牌直接喊‘盛碗牌汤’得了!”老周凑过来,从桶里抽出一张红桃3,往自己的瓜子壳堆里放:“这张牌像炒青菜,俺先存着,等会儿出!”
孟婆赶紧把牌抢回来:“这是打牌用的,不是你存的!上次你存四冲的连牌,拆成单牌出,被麻爷说‘拆家’,忘了?”老周缩回手,不好意思地笑了:“俺就存一张,不多存!”
正说着,阎罗王背着个布包走过来了——布包里鼓鼓囊囊的,是他偷偷练记牌用的牌谱,被阎王娘娘没收枕头后,他就把牌谱背在身上。“你们在干啥?练牌呢?”他凑到汤桶边一看,皱起了眉,“孟婆你咋用汤桶装牌?这桶是熬汤的,不是装牌的!别拿汤桶霍霍牌!”
孟婆委屈地说:“俺这不是牌太多了嘛,汤碗装不下,汤桶能装60张呢!”阎罗王从布包里掏出个木头牌架:“早给你准备好了!这是俺让小鬼做的‘六冲专用牌架’,能装80张,比你的汤桶好用!”
孟婆眼睛一亮,赶紧把汤桶里的牌倒出来,装进木头牌架里——牌架上刻着彼岸花凹槽,牌插进去稳稳当当,还不会掉。“还是大王想得周到!”她高兴地拍了拍牌架,“以后再也不用汤桶装牌了!”
小黑小白趁机把汤桶抬到一边,小黑还嘀咕:“早拿出来多好,省得洒汤!”小白瞪了他一眼:“你还好意思说!刚才是你把牌倒进汤桶的!”俩无常又吵起来,众人都笑了。
练牌继续,孟婆用着新牌架,出牌顺畅多了,偶尔还会喊“出个炒青菜!”“出个炖排骨!”,跟阿香的口气一模一样。王二麻看着热闹的牌桌,汤桶被挪到了角落,装着剩下的甜汤,木头牌架上插满了牌,小李在写规则诗,判官在晾手册,老周在数他的瓜子壳——虽然刚才闹了点小乱子,但这样热热闹闹的,才像地府的牌局嘛。
阳光透过城隍庙的窗棂洒在牌架上,刻着的彼岸花图案闪着光,孟婆出了一张红桃5,喊了声“炒青菜来咯!”,老周跟着喊“俺出炖白菜!”,把黑桃5扔了出去,众人都笑了——管它用汤桶还是木头牌架,只要能一起打牌,就是最开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