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待两人落座之后。
鄢懋卿已经换了另外一副嘴脸,像咕噜见到了至尊魔戒一般,一双闪烁着精光的眼睛在两人身上不停打转:
“不知二位今日前来府上所为何事?”
沈坤被鄢懋卿盯的心里发毛,下意识将吴承恩推了出来:
“上官见笑,其实是下官这小舅子听闻下官与上官如今同在翰林院,不断央求下官为其引荐,下官实在拗不过,因此厚颜前来叨扰。”
“在下也是多方打听,才知上官就是写出了《玄破苍穹》这部奇书的牛笔山人,因此不得不前来拜访!”
吴承恩倒也并不扭捏,开门见山的说道。
“这……不知射阳山人有何指教?”
鄢懋卿闻言只觉得越发心虚。
这玩意儿说是奇书倒也不为过,毕竟这年头压根就没有爽文,的确突出一个“奇”字。
但要说什么文学价值,鄢懋卿就算是眼睛长到头顶上,也断然不敢将这书与《西游记》相提并论,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
如何能得吴承恩如此关注,这不倒反天罡了么?
然后就听吴承恩接着又道:
“在下只是有一事不解,听书局的人说牛笔山人已经封笔,为何不继续写下去了呢?”
“呃……最近不是升官了嘛,在朝为官自当以国事为重,怎可因小废大。”
鄢懋卿迟疑了一下,心说这位不会是来催更的吧,嘴上却说了一个连自己都不会相信的借口。
“上官得接着写下去呀!”
吴承恩立刻又鼓起眼睛眼巴巴的道,
“否则如今中断的地方这般不上不下,对看过此书的人而言未免也太过……遗憾了吧?”
“……”
鄢懋卿明显能够感觉到,吴承恩那“遗憾”二字本来应该是两个脏字,只是碍于他这正五品官员的身份,话到嘴边才不得不强行咽了回去。
原来还真是当面来催更的,看那眼神只怕就差带着刀片来了……
不过这也正是后世爽文的强项之一,那些个网络写手哪一个不是深谙断章之道的狗东西。
鄢懋卿本来就是中译中的文抄公,在抄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就将这种不当人的东西一道抄了进去,甚至在这种期刊模式下,还故意放大了一波。
这玩意儿和文学性无关,和书的深度也无关,和读者的文化修养也无关。
只要是开头能够让读者代入进来,再牵扯起读者的情绪和期待,然后在读者情绪和期待起来的时候戛然而止,就算真正断成了。
看吴承恩现在的样子,应该就只是一不小心被代入了进去……
那这恐怕就更气人了!
毕竟断章狗虽然可恶,但肯定远没有太监了的断章狗可恶。
就连鄢懋卿自己都无法想象,当他在看到一本书临近高潮时断在了要紧地方,然后那狗写手又直接就这么太监了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精神状态。
他觉得如果自己知道那狗东西住在哪里,应该也会直接找上门去……
要不……来个大纲遁?
迎着吴承恩略带恨意的巴巴目光,鄢懋卿考虑了一下,果断来了一波颇为透彻的剧透:
“射阳山人不必这般心焦,其实后面也没什么可看的。”
“不过就是主角收集了异火榜上的七种异火,又得了绝世高手的传承,顺便还收了几个红颜知己,最终与前面敌人实力放大一万倍的敌人大战三百回合胜利之后,重新回到最初的原点隐居罢了。”
“过程亦是没有什么新意,无非每遇到一个敌人就放大一点实力而已,连脑子都不需要动。”
“十倍、百倍、千倍,不断重复相同的路数,如果感觉实在编不下去了,就换一个场景从头开始,继续重复相同的路数。”
“大概……就是如此而已,是不是很无聊,还有必要再看下去么?”
“……”
吴承恩闻言一怔,果然已经有了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甚至都感觉自己都已经可以替鄢懋卿续写了。
可是为什么感觉面前这个正五品官员比刚才更可恨了呢?
沈坤亦是瞠目结舌,顿时对鄢懋卿又有一重新的认识,此人是懂得怎么让一个人彻底死心、甚至不可谓不诛心的。
所以此前遭他用“无可奉告”四字搪塞的制倭之事,应该也不用再指望了……
正如此想着的时候。
却听鄢懋卿又呵呵笑了起来:
“对了,沈修撰,上回在翰林院时人多眼杂,有些话实在不便当众提及,因此只能回绝了你,你不会因此误会我吧?”
“欸?上官这话的意思是……”
这次换成了沈坤怔住,满脸意外的望向鄢懋卿。
他哪里会知道,不过是此一时彼一时罢了!
那时鄢懋卿还不是正五品官员,甚至不知道朱厚熜已经暗赏了白露,还想着再搞点什么小事就可以顺利致仕回乡,因此不愿牵扯太多的因果。
而眼下这种情况,若是不搞点稍微大一些的事,以他现在的身份,只怕这辈子都别想实现致仕回乡的目标。
“南方时常遭受倭寇海贼袭扰的事,我亦早有耳闻,若果真能为我大明百姓尽些绵薄之力,我自是当仁不让!”
鄢懋卿挺起胸来,义正严词的道,
“只不过据我所知,南倭之患,其势幽深,非若北虏之明也,二者殊质,不可同法而治,固当异术而御。”
“因此必须从长计议,不知沈修撰是否认同?”
沈坤闻言瞬间直起身来,惊喜的望着鄢懋卿,起身郑重施礼:
“上官所言极是,只是不知上官有何见解?”
“在我看来,如今首要之务,便是先使皇上将倭患重视起来,如此方才能有下文,否则一切皆是空谈。”
鄢懋卿正色道,
“我曾看过射阳山人的文章,而沈修撰又是新科状元。”
“你二人的文笔自然不在话下,又曾亲眼见过倭寇袭扰乡里百姓。”
“便请二位将所见所闻进行一些文艺上的夸张,尤其将倭寇的凶虐残暴夸大百倍,撰写成文交由我全权处置。”
“为了南方百姓免于倭患,我想二位应该没意见吧?”
说着话的同时,鄢懋卿已经想通透了。
你们两个倒霉蛋一边待着去吧!
这一世倭患之事由我来开头才最为合适,届时触动了南方大量官员和世家商贾的利益,尽管联合朝臣来攻讦我一人便是。
不怕你们不来,只怕你们力度不够,不能助我致仕回乡!
至于解决倭患的方式。
鄢懋卿心中也不是没数。
历史上的方法其实就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方式:
短期:在战场上给予倭寇毁灭性打击,稳住局势;
中期:招抚海贼,分化瓦解沿海海贼与倭寇的联盟;
长期:开放海禁,满足沿海人民的生计和贸易需求,从根本上铲除了“倭患”再生的土壤。
但在鄢懋卿看来,其实贸然开海对大明的危害也同样不小,甚至可能比“倭患”更大。
因为这个时期,倭国已经发现了产量巨大的石见银山,而西班牙也已经到达了银矿资源极为丰富的南美洲。
一旦开海将立刻有大量的白银涌入大明,虽然短期内的确能够促进大明的经济活动,但这也等于大明朝廷将手中的铸币权拱手相让。
等到后续欧洲开始全面战争,西班牙从南美大陆上运来的白银急剧减少时。
已经丧失了铸币权,无法对市场进行有效调控干预的大明。
财政便会立刻崩溃,迅速被拖入亡国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