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花可不知道霍城野又搞事情了,当然就是知道,也不会拦着。
霍家对她这个儿媳不闻不问,她挺高兴的,做个客客气气的陌生人,她更没负担……
产权清晰,集团成立,账户里有钱,设计图纸齐备,购物中心很快就可以开始动工了。
常青已经办理好辞职,在所有同事的复杂目光里离开了工作多少年的百货大楼。
有人背地里说她傻,居然扔了铁饭碗不要。
但也有家里消息灵通,又有点儿背景的,恨不得羡慕的流口水。铁饭碗是辞了,但人家换了个金饭碗继续捧!
徐华也请了长期病假,专心管着购物中心的财务,生怕对不住吴桂花的信任。
刘凯旋和包安平也悄悄把单位工作,挪了不少给同事,方便他们往购物中心跑。
而副手们没一个抱怨的,因为之前吴桂花送到京都那些水果干货等物资,他们可是没少分,有人就是电视机和收录机都拿到过。
在别人年节只能多分半斤肉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左手拎着苹果,右手扯着鲍鱼海参了!
杨坤鹏也没闲着,迅速集结了二百老老少少,送到了购物中心。
这二百人里,有一百二十人都是他和霍城野商量过后,认真选出的人手。有他熟悉的战友,也有霍城野原来的兵,因为职级不够,退伍之后只能回家种地,没有分配工作的。
这一百二十人里,还有三十是伤残,虽然不至于半瘫,但基本都是缺手或者瘸腿,一只眼失明,一侧耳聋,生活能自理,就是讨生活更艰难。
剩下那八十多人,就是这一百二退伍和伤残兵的家属了。
其中有在家里被婆婆磋磨的媳妇儿,有家人都过世,在村里吃百家饭的侄儿,有身体不好的老娘,也有相依为命的兄弟姐妹。
总之,都是可怜人,退伍和伤残兵们不放心把他们留下,只能一起带过来的!
杨坤鹏原本还有些担心,如今虽然经济政策好了,各处偷偷开始大包干获得了丰收,吃用的东西没有之前那么紧张,但这可是二百多张嘴啊。
别的不说,一天三顿饭都要吃一百多斤粮食!
他就这么送来了,怎么看,都是给吴桂花添了麻烦。
但吴桂花匆忙赶来,见到这些人,一直热情笑着。
“鲲鹏,辛苦你了,帮忙找了这么多自家兄弟,以后我可不用犯愁装修改建没人手了!”
杨鲲鹏有些不好意思,低声认错。
“嫂子,我原本想找一些好人手,但有些战友伤残,生活太难了,我实在不忍心,就一起招聘来了。还有他们的家属……”
“放心,鲲鹏,这些我都懂。”吴桂花拍拍他的胳膊,赶紧给他宽心。
“我在滨市开的胜利商场,还有药厂,也招收了不少退伍和伤残战友。我知道他们的难处,也知道他们多可靠。你不用多心,我知道怎么安排。
“暂时看着可能难了一些,但等咱们购物中心开业,别说这二百人,就是两千人,咱们也养得起。”
杨坤鹏看出嫂子脸色不是笑的勉强,长长松了一口气。
“嫂子,他们当中有人要是不听话,或者给你惹麻烦了。你告诉我,我替你收拾他们!”
“那可不成,以后他们是我员工了,不归你管了。”吴桂花开玩笑护短,让杨坤鹏和一边的包安平、常青几个都笑了。
吴桂花想了想,走到这二百多新员工跟前,目光扫过他们的补丁衣裤、面黄肌瘦和拘谨不安的神色,心里突然想起了离婚前的自己。
每次这样的时刻,她都觉得是一种对过去自己的救赎。
“各位同志,跟你们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姓吴,叫吴桂花,也是黑省农村出身。我的丈夫是霍城野,现役军人,我也是一位军嫂。
“你们看见后边的六层大楼了吧,这是我刚买下的,打算开一个比百货大楼还大的购物中心。
“你们以后会在这里工作,我负责你们的工资和吃喝穿戴,当然你们也要付出辛苦,把购物中心建设成最繁华最好的样子。
“我不知道你们之前吃了多少苦,但我可以保证,只要你们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以后,你们会在京都扎根儿,会在这里过上有底气有依靠的生活!”
说完,她把胡树林和王大山喊了过来。
“这是胡树林和王大山,也是退伍兵,一年前从老家带着妻儿过来给我帮忙,做了我在滨市那边生意的员工。
“如今这边忙,我又把他们调过来。以后,他们就是你们的队长,会直接对你们负责。
“你们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的困难,都可以跟他们说。
“ 现在,跟我们走吧,去看看你们以后的住处,尽早安稳下来,就要开始工作了。”
胡树林和王大山立刻招呼大伙儿跟着他们拐去王府大街后边不远的胡同。
这条胡同六个院子都已经买了下来,之前因为京都人口多,每个院子除了正房五间和东西厢房,几乎见缝插针又修建了不少耳房和仓房之类,现在倒是方便大伙儿了。
但有的院子空了一两年,看着破败又脏乱,还需要好好收拾一下。
胡树林和王大山一人一套笔本,路上就迅速开展询问调查,等到了胡同,已经基本把分配方案定了下来。
没带家属的退伍兵和伤残兵混合住宿,平时可以互相帮助照料。然后每个院子搭配一个带老人的,白天老人照料院子安全和进出。
那些带媳妇儿或者妹妹和孩子的,集中在一个最宽敞的院子,尽快把大锅饭的灶台搭建在这里,这些家属就是伙食后勤了。
每个院子都有花名册登记,都有小组长,平时传达通知或者有个大事小情的,也算专人负责了。
总之,胡树林和王大山负责宏观调控,细节交给大伙儿。
包安平手里也是记个不停,哪个院子需要添什么大件,都要采购。
老话说,破家值万贯,就是过日子琐碎,缺什么都不行,缺什么都要花钱买。
幸好,这批新员工都是过惯了苦日子的实在人。屋里没有桌椅板凳就找破木头自己钉,破木头太糟烂就烧火。
土炕塌了就动手和泥搭起,顺道把大灶台也砌上。
院子里有草,拔掉!
窗户破了,找报纸先糊起来!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勤劳的华夏人民从来不怕苦难,有满身的力气去创造。
只要给他们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