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 第 206 章 新的住所

第 206 章 新的住所

    夕阳西下,将县委大院的梧桐树影拉得长长的。

    赵明杰帮着李毅飞把桌面上几份可能需要带回去翻阅的文件整理好,放入一个普通的文件袋里。

    他正想请示书记是否还有别的安排,牛正明拿着一串钥匙笑着走了进来。

    “书记,给您安排的宿舍都收拾妥当了,生活用品也基本配齐了。您现在方便吗?我陪您过去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添置的,我马上让后勤科去办。”

    李毅飞抬腕看了看表,快六点了,便点点头:“好,去看看。今天辛苦你了,正明同志。”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办公室。县委大院里下班的人流已过,显得安静了许多。

    路过财政局办公楼时,正好碰上财政局局长张海山夹着公文包出来,似乎正想往这边走。

    张海山看到李毅飞,眼睛一亮,刚要快步上前打招呼,牛正明极快地、几乎不易察觉地对他微微摇了摇头,递过一个眼神。

    张海山脚步一顿,脸上迅速堆起笑容,远远地朝李毅飞点头致意了一下,便很自然地转身朝另一个方向走了。

    “你这是帮我挡驾呢?”李毅飞笑了笑,语气随意地问牛正明。

    牛正明略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书记您刚来,舟车劳顿,先安顿好要紧。

    各局办的工作汇报,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等您熟悉几天,他们再来汇报,您听起来也更清晰不是?”

    他心里清楚,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新书记,都想尽快来汇报工作、试探风向、甚至提出要求,他得替书记把握好这个节奏。

    李毅飞没再说什么,心里对牛正明的细致和周全又添了一分认可。这位办公室主任,察言观色、体贴上意的功夫确实老到。

    宿舍位于县委大院后身的一排翻新过的平房区,红砖墙,白窗框,小院门口还种着几株月季,环境清幽。

    牛正明打开东头第一间的门锁,侧身让李毅飞先进:“书记,您看看,哪里不满意我立刻安排调整。”

    李毅迈步进去。房间约莫八十平米,两室一厅,布局简洁。客厅摆着一套浅灰色的布艺沙发,看起来柔软舒适,旁边是一个透明的玻璃茶几,茶几上醒目地放着一个崭新的白色陶瓷烟灰缸。李毅飞嘴角微不可察地弯了一下。

    “卧室在这边,厨房和卫生间在那边。”牛正明介绍着。

    李毅飞走进卧室,一张宽大的木床,床垫看起来厚实。

    床边有个小书架,他走过去看了看,上面不仅有几本最新的政策理论读物,还有一本略显陈旧的《白水县土壤气候分析》和一本厚厚的《白水县农业志》。

    他抽出农业志,随手翻到一页,正是果树种植的章节。厨房里,橱柜灶具一应俱全,碗筷都是新的,款式普通但干净清爽。

    卫生间里,毛巾牙刷摆放整齐,甚至贴心准备了一瓶本地常见的洗发水。

    “考虑得很周到,辛苦了。”李毅飞摸了摸沙发的面料,坐下去试了试,感觉不错,“特别是这烟灰缸和这些书,用了心。”

    得到肯定,牛正明脸上笑容更盛:“您满意就好。食堂晚饭时间到七点,您要是想去,我陪您过去。

    或者,出大院门往左拐,走个两百米有家‘老白家家常菜’,味道地道,价格实在,老板我也熟悉,您要去的话提一句就行,保证给您安排妥帖。”

    “你这可是把我吃饭的问题也一并解决了。”李毅飞笑道。

    “都是分内的事,您初来乍到,生活上难免有不方便。”牛正明说着,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牛皮纸包,递了过来,“这是我老家自己种、自己炒的一点粗茶,不是什么好茶,就是喝个新鲜劲,您要是不嫌弃……”

    李毅飞接过来,打开纸包,一股炒制绿茶特有的、略带焦糊的香气扑面而来,茶叶形状不甚规整,但色泽翠绿,一看就是新茶。

    他点点头:“好,这个好,我喜欢。谢谢你了,正明同志。”

    “您喜欢就好。”牛正明见李毅飞确实满意,心里踏实了,“那……书记您先休息?我就先不打扰了。您的行李,我让值班的小王……”

    “不用。”李毅飞打断他,“行李不多,明天让司机顺便带过来就行。你也累了一天了,早点回去陪家人吧。”

    牛正明见李毅飞态度坚决,便不再坚持:“那好,书记,您有任何需要,随时打我电话,二十四小时开机。”

    送走牛正明,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李毅飞在沙发上坐了一会儿,感受着这份陌生的宁静。

    李毅飞拿起那本《白水县农业志》,再次翻到“果树种植”部分,目光落在“东山果园”那一节,手指无意识地敲着膝盖。

    赵明杰那张带着点紧张却又充满认真劲的脸庞,和他描述的刷树虫卵的情景,清晰地浮现在脑海。

    “是个好苗子……”他低声自语了一句。

    但目光扫过书上记载的历年水果产量和价格波动数据,他的眉头又微微蹙起。

    白水县的农业,显然不仅仅是技术推广的问题。产业结构、销售渠道、品牌建设……千头万绪。

    而这个赵明杰,能否真正成为自己需要的、不仅能发现问题更能协助解决问题的得力助手,还需要时间和事情的检验。

    窗外,天色彻底暗了下来,院落里的路灯散发出昏黄的光晕。一片梧桐树叶被风吹动,轻轻拍打在窗玻璃上,发出细微的声响。

    李毅飞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静的夜色和远处零星的灯火。

    白水县的工作,就像这夜色一样,看似平静,却隐藏着无数的未知。而第一步,选人,他迈出去了。

    接下来,该如何走,如何打破这沉寂的局面,引得活水来,还需要他步步为营,仔细斟酌。

    他拿起牛正明带来的纸包,捏起一撮茶叶,放入保温杯中,注入热水,茶叶缓缓舒展,一股质朴的茶香渐渐弥漫开来。

    与此同时,赵明杰骑着那辆叮当作响的旧自行车,回到了位于县城边缘的家。那是一个老旧单位宿舍楼的小单元。

    他刚推开门,妻子林晓系着围裙从厨房探出身,手里还拿着锅铲,关切地问:“回来啦?县委办叫你去到底什么事?怎么去了这么久?没事吧?”她的眼神里满是担忧,生怕丈夫在单位惹了麻烦。

    赵明杰放下旧公文包,脸上压抑不住的笑容终于绽放开来,他一把抱起正在小凳子上玩积木的两岁多的儿子,转了个圈,惹得孩子咯咯直笑。

    “好事!晓晓,天大的好事!”他的声音因为兴奋而有些发颤,“新来的李书记……点名让我给他当联络员!”

    “啥?”林晓愣住了,锅铲差点掉地上,眼睛瞪得大大的,“书记的……联络员?真的假的?你……你没听错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