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 > 第220章:一份来自未来的设计图!

第220章:一份来自未来的设计图!

    峰会主议程的喧嚣已经散去。

    但在议会中心的顶层,一间不对外开放的会议室内,空气沉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教育部长、科技部长、工信部长……

    每一位都是跺一跺脚就能让相关领域发生地震的内阁核心成员。

    此刻,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阴霾。

    烟灰缸里,已经积满了烟头。

    “同志们。”

    最终,还是科技部长掐灭了手里的烟,率先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他的嗓音里带着金属摩擦般的艰涩,每一个字都重逾千斤。

    “今天请大家来,是想通报一下我国在尖端制造领域,面临的几个‘卡脖子’难题。”

    气氛,瞬间被压缩到了冰点。

    “……就以光刻机为例。”

    工信部长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疲惫。他接过话头,声音里透着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由燕京大学牵头,集结了国内最顶尖力量的‘追光者’项目组,已经奋战了整整五年。五年,进展依旧微乎其微。”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更残酷的措辞。

    “我们的目标,仅仅是模仿,是吃透西方已经淘汰的第二代DUV技术。

    即便如此,从光源到工件台,再到光学镜头组,我们遇到的每一个障碍,都坚固得像一堵无法逾越的叹息之墙。至于他们最前沿的EUV技术……”

    他缓缓抬起头,环视了一圈同僚们沉重的脸,最终吐出了那个让所有人心脏骤然一缩的结论。

    “我们与他们的差距,不是五年。”

    “是十年,甚至……更长。”

    十年!

    这两个字,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而是一道深不见底的鸿沟。它像一块无形的巨石,死死地压在会议室里每一个人的心头,让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

    这意味着,在未来最关键的十年里,国家信息安全的命脉,将始终攥在别人的手心里。

    整个会议室彻底陷入了死寂。

    大佬们一筹莫展,连点燃下一根烟的力气都没有了。

    就在这片绝望的沉寂中,一个平静得有些不合时宜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

    “各位领导,关于光刻机,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赛道。”

    唰!

    所有人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屑,瞬间聚焦到了角落里那个一直沉默旁听的年轻人身上。

    何宇。

    龙河大学的校长。

    他的表情平静,眼神清澈,仿佛刚才那压抑到极致的气氛,与他身处的不是同一个空间。

    不解,疑惑,甚至还有一丝被打断的微愠,出现在几位大佬的眼中。

    换一个赛道?

    这四个字,说起来轻巧,但他们这些深耕领域几十年的人,又何尝没有想过?谈何容易!每一条可能的路,都已经被无数次的失败和理论论证,标记为死胡同。

    面对着十几道审视的目光,何宇没有浪费时间去解释。

    行动,永远比语言更有力。

    他只是拿出了自己的【个人终端】,动作从容不迫,指尖在虚拟光屏上轻轻一点,一道数据流无声地连接到了会议室的主屏幕上。

    嗡——

    主屏幕亮起,幽蓝色的光芒映照在每个人错愕的脸上。

    何宇的声音再次响起,依旧是那种波澜不惊的语调,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这是我们龙河大学的科研团队,在整合了人工智能、材料学和量子物理等多个前沿学科的理论基础后,通过超级计算机,进行深度推演得出的一个……理论模型。”

    他停顿了半秒,给了在场所有人一个消化的时间,然后,一字一句地,公布了它的名字。

    “我称之为,【‘羲和’——微光子阵列光刻机】。”

    话音落下的瞬间。

    一张结构图,在主屏幕上,缓缓展开!

    那是一张彻底颠覆了在场所有人毕生所学、充满了未来科幻质感的设备结构图!

    庞大、笨重、复杂到令人望而生畏的传统光学镜头组,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同黑色蜂巢般,由无数个六边形单元构成的,充满了精密几何美感的阵列发射器。

    它静静地悬浮在图纸的中央,仿佛一件来自高等文明的艺术品,深邃、神秘,又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会议室内,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我国光学领域的泰斗,两院院士——周思民,在看清那图纸核心模块的瞬间,身体猛地一震!

    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浑浊的老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下一秒,他像是被电流击中,猛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沉重的实木座椅被他带得向后翻倒,发出一声巨响,可他却浑然不觉!

    他苍老的手指,因为极度的激动而剧烈颤抖,几乎无法并拢。

    他死死地指着屏幕上那个“黑色蜂巢”,喉咙里发出了如同破旧风箱般嘶哑的声音,完全不成语调:

    “这……这不是传统的紫外线蚀刻!它的原理……它的原理根本就不是蚀刻!”

    “是雕刻!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同步的、点对点的微光子雕刻!!”

    “天哪!”

    周老彻底失态了,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呼吸急促得骇人。

    “这个理论模型……我们国家实验室在三十年前,就提出过类似的猜想!一个基于量子纠缠的同步光刻猜想!

    但是,但是因为能源控制的阈值问题和天文数字级别的协同算法,它被我们所有人,被全世界的科学家,共同论证为至少一百年内都不可能实现的‘天方夜谭’!”

    他向前踉跄了两步,几乎要扑到屏幕上去,声音里的颤抖已经变成了哭腔。

    “你们……你们竟然把它给设计出来了?!”

    周老的这一声嘶吼,每一个字都像一柄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在场所有内阁部长的心脏上!

    他们或许不懂那些复杂的技术名词,但他们看得懂周思民院士的失态!他们明白,这位将一生都奉献给国家光学事业的老人,此刻的激动,究竟意味着什么!

    整个会议室,再次陷入了一片死寂。

    但这一次,不再是绝望的死寂。

    而是一种被巨大到无法想象的幸福和震撼,冲击到大脑空白的死寂。

    只剩下大佬们此起彼伏、因极致震惊而变得粗重无比的呼吸声。

    他们的目光,在那张仿佛直接从未来穿越而来的设计图,和那个自始至终都云淡风轻、平静得不像话的年轻人之间,来回切换。

    最终,所有人的脑海中,只剩下了一个无比清晰、无比滚烫的念头:

    龙国的科技史,将从今天,从这一刻起,翻开全新的一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