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千里之外,一辆漆黑的龙河大学专车,正无声地滑入南方一座繁华的二线城市。
车体线条流畅,没有任何多余的标识,却在穿行时,让沿途的监控探头都自主地转开了角度。
林帆坐在后排。
他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
高楼,商场,广告牌,还有那些熟悉到已经烙印进记忆里的路口。
一切都和两年前离开时别无二致,却又隔着一层无法穿透的玻璃,显得疏远而陌生。
他回来了。
这个当年从燕京大学毅然退学,被所有亲戚朋友定义为“叛逆”、“癫狂”、“自毁前程”的失败者,时隔两年,终于回到了这座生养他的城市。
车内安静得只剩下轮胎压过路面的轻微噪音。
“林先生,到了。”
驾驶位上,那个男人开口。
他自称“学校安全顾问”,对外身份是“司机”。
他从上车到现在,一共只说了三句话。这是第三句。
他的气息沉稳得像一座山,握着方向盘的手,指关节粗大,虎口处有一层洗不掉的暗色老茧。
林帆的目光从窗外收回,看向小区门口。
然后,他微微一顿。
楼下,站满了人。
黑压压的一片,几乎堵住了整个单元门洞。
车门打开。
林帆迈步而出。
下一秒,鼎沸的人声轰然炸开。
“哎呀!是小帆!小帆回来了!”
一个烫着夸张卷发的中年女人,脸上堆满了笑,第一个挤了上来,那热情的样子,仿佛是迎接凯旋的将军。
林帆记得她,两年前,就是她对自己父母说:“这孩子心理出问题了,燕京大学都不要了,赶紧领回来治治吧,别耽误了。”
“我就说嘛!小帆这孩子从小就聪明!什么燕京大学,眼光太浅!去龙河大学,那才是人中之龙啊!”
另一个挺着啤酒肚的男人,用力拍着自己的胸脯,声音洪亮。
林帆也记得他,当初这位“叔叔”语重心长地劝他父亲:“老林,听我一句劝,把他绑也要绑回来,不然你们家这根独苗,就彻底废了。”
那些曾经对他父母“痛心疾首”的面孔,那些说着“惋惜”、“可怜”的亲友们,此刻全都换上了一副近乎谄媚的嘴脸。
他们簇拥着,赞美着,声音大到整栋楼都能听见。
人群的缝隙中,林帆看到了自己的父母。
他的父亲,一个老实本分了一辈子的男人,此刻挺直了腰杆,眼眶却红了。
他的母亲,正用手背用力地擦着眼睛,泪水却止不住地从指缝里涌出来。
那不是悲伤的泪。
是扬眉吐气。
是苦尽甘来。
林帆沉默地走过去,轻轻扶住母亲的胳膊。
母亲的身体在微微颤抖,她反手紧紧抓住林帆,仿佛一松手,眼前的一切就会变成一个易碎的梦。
更大的“排场”,紧随而至。
就在这片混乱而又荣耀的欢迎仪式中,几辆挂着政府牌照的黑色轿车,缓缓驶入了老旧的小区。
当地市政府,在通过某种特殊渠道得知这位“龙河高材生”返乡后,竟将其作为“荣归故里”的重大典型。
市长亲自设宴款待。
规格之高,前所未有。
宴会厅里,水晶吊灯璀璨夺目,衣香鬓影。
市长紧紧握着林帆的手,手心温热,带着一丝官场中人特有的急切。
“林帆同学啊,你可是我们市飞出去的金凤凰!是我们全市的骄傲!”
市长的笑容十分真诚,他指着在场的一众企业家和部门领导。
“今天,我们市的‘智慧城市’项目组也来了。建设中啊,遇到了一些瓶颈,尤其是交通调度这块,老大难了!你可是这方面的顶尖人才,可一定要为家乡‘指点迷津’啊!”
面对这一切,林帆的表现异常平静。
他的视线越过市长热情的脸,越过满堂宾客的笑意,落在了宴会厅角落。
他的“司机”,那个气息如山的男人,正安静地站在那里,穿着一身普通的西装,却像一尊雕塑,与周围的喧嚣格格不入。
男人察觉到他的目光,微微颔首。
一个无声的提醒。
林帆收回视线,心中一片空明。
指点迷津?
在龙河大学,他曾亲眼见证代号【昆仑】的超级计算机组,用足以模拟星系演化的算力发出咆哮。
他曾亲手参与代号【太乙】的人工智能核心的搭建,目睹过那近乎“创世”的逻辑奇迹。
眼前这种地方上的项目和应酬,在他看来,如同儿戏。
盛情难却。
宴会后,他被一群人簇拥着,请到了所谓的“智慧城市交通AI调度中心”。
这是一个巨大的房间,正面是一整面墙的拼接屏幕,上面布满了闪烁的数据流和城市地图。
“林帆同学,请看!”
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的市政总工程师,满脸自豪地张开双臂,如同在展示自己最伟大的作品。
“这套系统,是我们联合国内顶尖的科技公司,耗资数十亿,历时五年,精心打造而成!它汇集了全市超过十万个传感器的数据,是我们的骄傲!”
总工程师的语气中充满了激情。
“但……”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苦恼,指着屏幕上几条深红色的、几乎凝固不动的线条,“它在高峰期的拥堵调度上,总是不尽如人意。
我们尝试了无数种算法优化,效果都不明显。”
屏幕上,代表着城市交通大动脉的几条主干道,被刺眼的红色彻底覆盖。
无数微小的光点,代表着车辆,在红线中艰难地蠕动。
林帆只是平静地看了一眼。
他的目光没有停留在炫目的动态地图上,而是直接扫向了屏幕角落里不断滚动的、他们引以为傲的后台核心数据流。
【盘古】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早已将他的逻辑思维锤炼到了一个恐怖的维度。
那些在别人眼中复杂无比、眼花缭乱的数据,在他脑中,被瞬间拆解、重构、分析。
只用了几秒钟。
他甚至不需要思考。
答案,就那么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了脑海里。
根源,是一个极其幼稚的、纯粹线性的逻辑模型。
它试图用加减法去解决一个充满了变量和突变因素的复杂系统。就像一个小学生,试图用算术去解一道微积分的难题。
可笑。
又可悲。
他没有多言。
解释是徒劳的,更是浪费时间。
在总工程师和在场所有“专家”期待的注视下,林帆一言不发,转身走到了旁边的白板前。
他随手拿起一支记号笔。
笔尖与白板接触,发出“吱”的一声轻响。
这个声音,让整个调度中心瞬间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聚焦在他握笔的手上。
他开始书写。
没有草稿,没有停顿,一串串复杂的符号与公式,从笔尖流淌而出,精准而优雅地排列在白板上。
那是在场所有人都看不懂的语言。
那是混沌的语言。
在场的“专家”们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困惑与茫然。
这……这是什么?
天书吗?
林帆写下的,只是他从龙河大学《混沌动力学入门》课本里学到的,一个最基础、最简单的混沌摆动模型。
一个用来给大一新生做入门科普的模型。
写完最后一个符号,他放下笔,转过身。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试试这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