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长生千年,缔造万世大秦 > 第九十三章 寻找煤矿

第九十三章 寻找煤矿

    殿内一片死寂。孟允低着头,像是没听见杜挚的话。

    孟允三人私下算过一笔账,一斤粗盐的成本,能卖五斤粗盐。

    五斤粗盐每斤获利二成,这就是十成,简直是暴利。

    开玩笑,细盐的经销权不比私盐来钱快?

    杜挚的目光在孟允、白英、西疾三人脸上来回扫射,结果只看到三颗低垂的脑袋,

    摆明了“别问我,我啥也不知道”。

    这态度还用说吗?孟西白三家,全他娘的倒向卫鞅了。

    杜挚深吸一口气,孟西白三家都支持卫鞅了,自己即便是挣扎也无济于事。

    杜挚无奈叹息,狠狠一甩袖,认栽般地退回队列。

    卫鞅反倒愣住了,不对劲,十分有九分不对,盐铁专营损害的可是你们孟西白三家的利益。

    你们三家不应该出来反驳吗?

    赵政双眼微眯,商鞅变法中的盐铁专营,不仅为秦国赚取资金,还间接阻止了杜挚等人整合秦国境内盐铁。

    要真放任他们,下场就是凭借盐铁私营催生出一批财雄势大的豪强,到时候这些庞然大物盘踞一方,秦国的中央集权还怎么推得动?

    铁鹰锐士的情报早就送过来了,只不过赵政没腾出手整治他们。

    嬴渠梁扫视群臣一番,点点头:“好,既无人反对,此事便在栎阳先行试行。”

    “卫鞅,寡人怕你一人过于操劳,故将盐铁分开管理,盐由先生负责,铁就有你来负责吧。”

    卫鞅愣了愣,他本想将盐铁都有自己掌握的……

    “是!”嬴渠梁发话了,卫鞅岂能说不?

    “好了,退朝吧。”赵政挥挥手。

    ……

    另一边的庞涓二人

    “大将军……那人真的是鬼谷?”公子卬忍不住问一旁的庞涓。

    他一直以为,赵政只不过是假冒鬼谷子之名。

    庞涓眼神笃定,斩钉截铁:“真的,当年传授我和孙膑兵书的,便是他。”

    “没想到,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师还是老样子啊!”他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公子卬揉了揉额角:“得,眼下不是说这事的时候,你说,小妾这事怎么办?”

    “魏候会同意吗?”

    庞涓角牵起一丝冷酷的笑:“放心吧,魏候包同意的,除此之外……我还想送秦国一份大礼……”

    ……

    刚出宫门,孟允、白英、西疾三人便如影随形地将赵政围住。

    至于目的,说是为了替赵政分忧,实则是想在盐铁专营中继续分一杯羹。

    盐令一职,负责管理以及销售盐。这里面的油水可大得很。

    赵政一眼就看穿了这拙劣的把戏,白眼快翻到天上:“不可能,已经有了细盐经销权,你们还想干什么?”

    盐令就一个萝卜坑,给谁都不合适。

    给孟家白家不干,给西家孟家要闹,干脆,一个不给。找个听话的心腹顶上,省心又省事!

    三人还想再磨。赵政眼神一厉:“没商量,到此为止!

    回到府邸,赵政跟赢姝说了今天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

    “什么?哥哥这是什么意思?”

    赢姝当即气得火冒三丈,这还没结婚呢,就给赵政开始纳妾了?

    要是结婚了,这不得翻天了?

    赵政一脸无辜加委屈:“我哪知道君上是啥意思?要不你去问问?”

    赢姝白了赵政一眼,没好气道:“我当然要问他,看你这样子又要走?”

    赵政叹口气,愁容满面:“对啊,这不君上让我去挖矿吗?”

    “今年冬天格外冷……周围树木又被砍去做兵器。”

    “百姓要是没有御寒的物品,怕是要冻死不少人啊!”

    一听是为了秦国百姓的生死,赢姝满腔的怒气瞬间被浇熄了大半,只能无奈又心疼地叹气:“哎,我秦国百姓要是有御寒的衣物那就好了。”

    御寒衣物,赵政也没有办法。

    如今这时代只有麻布,棉花是元朝时才传入并大规模种植的。

    所以,赵政也只能通过煤炭来让百姓尽可能的御寒。

    至于麻布,纺织机暂时还没有时间研发,得拖一段时间了。

    简单收拾了一下,赵政告别赢姝。

    亲点五千兵马,押着一万五千战俘朝未来的咸阳一代赶去。

    这里有最大的一处矿区,彬长矿区。

    此时的咸阳还是旷野平原,只有零星村落散落。

    咸阳城的建设是从公元前350年开始,349年嬴渠梁下令迁都。

    赵政觉得,有必要提前对咸阳城进行小规模的开发和建设。

    一路向西,地势渐高,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如今咸阳城还没有建起来,再加上如今并没有专业的勘探工具,一时间让赵政很是头大。

    这片土地,真的会有煤炭存在吗?

    赵政一时间陷入迷茫,他来时可是立下军令状的。

    又走了以后,见前方出现一个村子,赵政下令大军原地休息,自己带着一队骑兵亲自赶赴村里。

    谁知村里人远远看见他们这大队人马,还以为是义渠胡骑或者趁火打劫的魏军。

    老村长一声令下,全村老少操着锄头镰刀就冲了出来,杀气腾腾。

    赵政身边的骑兵瞬间弓弩上弦,兵刃出鞘。

    “别冲动,他们是自己人!”

    赵政连忙呵住自己手下的骑兵。

    几乎同时,冲到近前的村民也看清了赵政他们的秦军装扮,大大松了口气,慌忙放下武器。

    老村长一脸歉意:“将军恕罪!我们还以为是南下抢掠的恶鬼哩。”

    赵政赶忙道:“老人家,我们是前来探查地形的,不是什么义渠也不是魏国人。”

    “探查地形?”村长有些疑惑,这里一片坑坑洼洼,有什么好探查的?

    不过还是道:“将军天寒,还是先去村里暖暖身子再说吧!”

    赵政没有拒绝,跟着村民一起来到村子。

    进了村子,村民们热情如火,张罗着杀鸡宰猪。面对这份质朴的真诚,赵政无法拒绝。

    但心里那份责任感也更重了,老秦人何其苦也,日后,定要让这片土地上的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顿顿有肉。

    “老人家,村里的人过得还好吧?”

    捧着老人递来的热茶,赵政问起村民生活。

    “哎……我们能有如今的生活,全都要感谢大将军和左庶长啊!”

    村子发自内心的道,“大将军打服了西戎,魏国。虽然如今义渠还偶尔下来杀人放火。”

    “不过比起以前,已经好了很多了。”

    “左庶长的变法,狠狠的打击了那些贵族,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地,也有了稳定的收成。”

    “这才是先祖预言的,繁荣秦国啊!”

    先祖?赵政一愣,开口问道:“你们先祖是谁?”

    提起先祖,老人眼神中多了一份骄傲:“我们先祖乃五羖大夫,百里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