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回到清朝做买办 > 外滩风云 第36章 船上设想,江畔谋商

外滩风云 第36章 船上设想,江畔谋商

    松江府衙,秦少柏来不及换掉身上湿漉漉的官袍便赶来见知府练廷璜。

    “秦大人,你这是?”练廷璜一脸疑惑看向落汤鸡一般的秦少柏。

    “反了,这帮反贼竟然敢大白天袭击官船。”秦少柏一脸愤怒。

    “什么?”练廷璜皱起眉头,“你们被袭击了?”

    “是啊,大人,您要为下官做主啊,发兵灭了那帮水匪。”

    练廷璜问道:“你知道是谁干的?”

    “当然,除了淀山湖那帮人,还能有谁?上次就该将那姓周的当场格杀。”秦少柏咬牙切齿地说道。

    练廷璜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不至于吧,租界的一个小贼怎么会跟淀山湖这边有关系呢?”

    “要不然,难道是故意针对官船,并非为了救人?”秦少柏道。

    “那小贼呢?”练廷璜问道。

    “不知道,兴许是沉到江底去了,下官自己能逃出来就不错了,哪管得了那个小贼。”

    “死了?回头让人去打捞沉船,确认一下,要是真死了就拉倒吧,这案子也省得立了。至于姓周的,早晚是个祸患,但是这事儿不能闹大,上面现在可烦着呢。”练廷璜伸出一根手指,指着北边说道。

    那个叫陈林的小贼死了,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不过是应承别人的一件小事儿。

    ……

    乌篷船顺流而下,船桨划开江面,溅起细碎的水花,“哗哗”声裹着风,听得格外清楚。

    驾船的汉子大冷天赤着胳膊,肌肉线条绷得紧实,每一下挥桨都力道十足,船行得又快又稳。

    行至半途,几艘小船从支流岔口钻出来,很快与周立春的船汇合。

    船上的人都是精壮汉子,粗布短褂下摆扎在腰间,手往身后一摸,便能瞥见藏在腰后的小刀——刀柄磨得发亮,一看就是常带在身上的。

    他们划桨的动作又快又齐,船身几乎贴着水面飞,一看就是常年在水上讨生活的好手。

    陈林坐在船尾,看着这些汉子利落的动作,心里忽然冒出个念头:要是给他们配上蒸汽炮艇,又会是怎样的光景?

    他正想着,船已经驶出淀山湖,进入黄浦江。

    江水比淀山湖更宽,风也更急,船帆被吹得鼓鼓的,速度更快了——至少比从陆地上乘车快上一倍。

    这一路,陈林一点不觉得无聊。

    他凑在周立春和周秀英兄妹身边,问个不停。

    从船帮怎么调度船只,到淀山湖周围的商铺怎么进货,再到汉子们平日里靠什么谋生,他都问得仔细。

    听得多了,陈林心里有了判断:这种传统帮派的运作模式,效率太低,组织度也不够。

    说白了,就是能共富贵,不能共患难。真遇到大危险,大多是作鸟兽散。

    这话一出口,兄妹俩立刻不乐意了。

    周秀英撅着小嘴,下巴微微扬起,不服气地问道:“你说了这么多毛病,那你有什么办法解决?”

    陈林就等着她这句话。

    他身子往前倾了倾,目光看向周立春,语气笃定:“首先,得掌握一支足够大的船队,形成行业垄断。商人要运货,只能找咱们。这样,咱们就攥住了运输定价权。”

    他顿了顿,又道:“其次,运输离不开仓储。可以在淀山湖周围找地势高、近水路的地方,修几座仓库。仓库能租给别人,也能自己用——比如生丝便宜的时候多收些,存起来,等价格涨了再卖,这中间的差价就是利润。”

    “最后,得有自保的本事。比如成立镖局,镖局能合法带武器,既能防劫匪,也能护着咱们的船。”

    话刚说完,周秀英又打断他。她仰着小巧的下巴,眼神里带着点较真:“你光说防劫匪,可实际上,官府的人比劫匪还狠,经常抢咱们的货。这又怎么办?”

    陈林笑了笑,语气沉了些:“对付官府,现在咱们实力不够,只能来暗的。比如扶持一支队伍,打着杀富济贫的旗号,时不时敲打下官府。时间长了,那些官老爷怕丢了乌纱帽,自然不敢再随便动咱们。”

    “妙啊!”周立春突然拍了下大腿,笑声爽朗,“陈林,你这歪点子真多,真是块造反的料——做买办,太可惜了!”

    陈林也笑,摆了摆手:“周大哥抬举我了。我这人怕死得很,可不敢造反。咱们这边擅长造反的人不少,但能从洋人手里赚大钱的,可没几个。”

    这话勾起了周秀英的好奇心。她凑得更近了,眼睛亮晶晶的:“陈林,你做的那东西,真能换五万银元?洋人是不是都人傻钱多啊?”

    “洋人钱是多,全世界到处抢,自然钱多。不过要说他们傻也不见得,他们要是傻能把咱们欺负成这样?”陈林语气沉了下来,眼神里带着点凝重,“跟朝廷比,洋人更危险。朝廷顶多是鱼肉百姓,洋人却是要咱们亡国灭种。”

    他心里清楚,现在大部分民间反抗势力,还没意识到洋人的威胁。

    “那他们为啥给你这么多钱?”周秀英追着问,一点不松口。

    “因为我给他们的东西,能帮他们赚十个、百个五万。”陈林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只是件寻常事。

    周秀英皱着眉算着,十个五万是多少?百个五万又是多少?她脑子转了半天,也没算明白,只知道是好多好多钱。

    “那你岂不是亏大了?”她语气里带着惋惜,“这东西交给咱们小刀会经营,不比给洋鬼子强?”

    “这……”陈林被问住了。

    跟她解释“知识产权”,她肯定听不懂。

    他想了想,换了个通俗的说法:“我做的这东西,洋人一看就会仿制。到时候咱们没本事找他们算账,还不如现在卖给他们,先拿到钱实在。”

    “那你还能做出更好的东西不?”周秀英眼睛瞪得圆圆的,一脸期待,语气里满是急切。

    陈林点头,语气肯定:“当然可以。”

    周立春坐在一旁,看着妹妹围着陈林问东问西,没插嘴。

    陈林的话,有些他听不太懂,但大概意思明白——这人脑子里有真东西。他这才明白,刘丽川为啥要他不惜一切代价救陈林,因为陈林值得。

    小刀会现在最缺的就是资源,说白了就是缺钱。

    会里的人都是底层苦哈哈,没有固定的会费,做什么事都得精打细算。

    单看账房翟老抠那眼神就知道——谁要是提花钱,他那眼神能跟谁欠了他百八十两似的。

    要是能把陈林吸收进来,翟老抠估计得是第一个举手同意的。

    这边陈林一行人还在江上赶路,洋泾镇外江边的一座仓库里,已经聚满了人。

    整个小刀会,几乎所有红把头以上的会员都来了——这些人,都是小刀会的中高层骨干。

    小刀会的等级不算森严,上级对下级没什么特权。

    会员的刀柄分六种颜色,对应六个等级:黄柄是会首,紫柄是各区域负责人,红柄是中层骨干,绿柄、蓝柄是小头目,普通会员持白柄小刀,而且刀还得自己准备。

    那天刘丽川给陈林的,就是一把红柄小刀——也难怪刘丽华看到时会那么惊讶。

    此刻的仓库里,中间一圈人吵得厉害,声音几乎要掀了屋顶。

    刘丽川作为会首,没说话,只坐在一旁,手里把玩着一把极小的黄柄小刀,饶有意味地看着众人争论。

    在小刀会中,地位越高的小刀反倒是越小。

    人群里,一个脸颊瘦削、下巴又尖又长的中年男人声音最大。

    他拍着大腿,语气带着点急:“你们要是都不同意,我就把我这紫柄让给他!五天赚五万,一天就是一万——咱们所有会众加起来,一天赚的钱都没人家多!”

    这人眼睛不大,还是单眼皮,但眼缝里透着精明,一点亏都不肯吃。他就是小刀会的大管家,人送外号“翟老抠”的翟五六。

    翟五六祖籍山西侯马,以前是扬州一家山西商号的掌柜,后来得罪了主家,流落到上海滩,被刘丽川收进会里。他擅长管账,为人也正直,便成了会里的“财神爷”,掌管所有会产。

    大家都知道,翟老抠爱财,但不贪财。他孑然一身,没家人,日子过得节俭,身上的粗布褂子洗得发白也舍不得换,从不贪会里一分钱。可他对别人也抠,每次会里要花钱,他都是第一个反对的——谁也不想得罪这个“财神爷”。

    等翟五六的声音落了,刘丽川才站起身,语气平和:“老翟啊,陈林年纪毕竟小,我让他做红把头,已经是破格了。而且咱们救了他的命,想来他也能接受。”

    “我保留意见。”翟五六眉头皱着,语气一点不松,“给人家一个红把头,人家能给会里出多少钱?”

    这话一出,众人都笑了。原来翟老抠不是看重陈林的本事,是看重人家能赚的钱。

    “笑什么笑?”翟老抠瞪了众人一眼,没好气地说,“有本事你们以后别花会里的钱!”

    大家早习惯了他这脾气,也不往心里去。

    谁都知道,真要是会员遇到难处,翟老抠比谁都舍得掏钱。

    小刀会自己的产业不多,规模也小,但在翟老抠的打理下,没一个亏钱的。也难怪,他的威望在会里仅次于刘丽川。

    仓库里的争论还没停,江上的乌篷船已经渐渐靠近洋泾镇。

    陈林站在船头,看着远处岸边的人影,恍如隔世。

    经过这次磨难,他的心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