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 第83章 拜师宴(上)

第83章 拜师宴(上)

    下午,张伯父最终还是让张文涛送来了一个沉甸甸的紫檀木盒。

    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方雕刻着松鹤纹的端砚,旁边还配着两块上好的徽墨,墨锭上描着金边,看着就贵气。

    “明远兄!我爹说了,拜师宴上可不能让人看轻了!”张文涛拍着胸脯,胖脸上满是认真,

    “这砚台可是我爹压箱底的好东西,平时都舍不得用!墨也是之前专门从南边捎来的!”

    王明远看着那方价值不菲的砚台,心里又是感动又是无奈。

    他推辞不过,只能郑重收下:“替我多谢伯父,这礼……太贵重了。”

    “嗨,跟我还客气啥!”张文涛嘿嘿一笑。

    送别小胖子后,家里这边,出去的人也都回来了。

    这次置办新衣,按他娘赵氏的话说可算是下了血本。

    赵氏一边抖开一件新的细布长衫往王明远身上比划,一边絮絮叨叨地抱怨:

    “你是不知道!给你爹和你那两个哥哥,买身合适的衣裳有多难!

    跑遍了东市好几家成衣铺子!

    人家掌柜的瞅见你大哥二哥和你爹那身板,连忙直说没有那么大的尺码!”

    她气不过,又看向王大牛和王二牛继续骂道:

    “没事白长那么高的个子干嘛,买衣服都要比别人多花钱。

    你瞧瞧!这胳膊!这腰!比人家两个汉子捆一块还粗!现成的衣裳根本套不进去!

    最后没法子,只能多掏银子,让人家把最大号的衣裳拆了线,硬生生加宽了半尺布!多掏了五成的银子!”

    王大牛和王二牛此刻穿着新改的衣裳,站在那儿像两座新刷了新漆的铁塔,浑身不自在。

    王大牛扯了扯紧绷的袖口,黝黑的脸上带着窘迫:

    “娘,要不……要不我还是穿旧的吧?这新衣裳穿着还是……还是有点小,浑身不得劲,跟捆粽子似的!”

    “不行!”赵氏眼一瞪,

    “知府大人面前,穿得破破烂烂像什么话?给三郎丢脸!再不得劲也给我忍着!还有你俩!”

    她一指虎妞和狗娃,“待会儿都给我把脸洗干净!别油光满面的!”

    虎妞和狗娃赶紧点头,狗娃刚给虎妞分享完早上特地留下的零嘴,此刻还偷偷舔了舔嘴角残留的芝麻糖渣。

    ————

    次日上午,全家人都换上了簇新的行头。

    王金宝、王大牛、王二牛父子三人穿着加宽加大的新衣,像三尊披了新甲的黑铁金刚,杵在院子里,气势迫人。

    赵氏、刘氏也换了干净的细布衣裳,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虎妞和狗娃也是被打扮得焕然一新。

    张文涛和张伯父也早早到了。

    张伯父一身崭新的长衫,显得精神抖擞。张文涛则穿了件宝蓝色的绸褂,圆滚滚的身子裹在里面,活像个行走的蓝西瓜。

    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门,朝着知府衙门走去。

    路上,气氛既兴奋又紧张。

    “三郎,待会儿见了知府大人,该咋行礼来着?是作揖还是磕头?”王金宝忍不住低声问儿子,粗糙的大手无意识地搓着新衣的下摆。

    “爹,作揖就行,不用磕头。”王明远低声解释。

    “哦哦,作揖,作揖……”王金宝点点头,又赶紧在脑子里复习动作。

    刘氏则拉着赵氏的手,小声嘀咕:“娘,你说知府大人府上的点心……会不会比咱镇上‘酥香记’的还好吃?待会儿我让虎妞狗娃少吃点,别跟饿死鬼投胎似的,让人笑话……”

    赵氏连连点头:“说的是,你盯好他俩!”

    张文涛则凑在王明远身边,胖脸上满是好奇和紧张:“明远兄,你说知府大人府上……会不会有那种特别特别大的桌子?能摆下几十道菜的那种?哎呦,想想就馋!”

    王明远被他逗乐了:“去了就知道了。”

    一行人来到知府衙门侧门,早有管家模样的中年人在此等候。

    见到王明远,管家脸上立刻堆起恭敬的笑容:“王公子来了!快请进!大人吩咐了,您和您的家人朋友都请随我来。”

    管家引着他们穿过几道回廊,来到一处布置雅致的花厅。

    厅内已摆好了几张圆桌,铺着干净的桌布,桌上茶点果品一应俱全。

    已有几位衣着光鲜的宾客在低声交谈。

    管家将王家人和张伯父父子引到靠里侧一张稍大的圆桌旁坐下,又特意对王明远道:

    “王公子,您先在此稍坐,待会儿大人会派人来请您过去,跟您提前交代下拜师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王明远点头谢过。

    趁着管家去招呼其他宾客的间隙,王明远耳力好,隐约听到旁边一桌两位穿着绸衫的宾客在小声交谈。

    “啧,崔大人这又是办的哪一出?去年纳妾才刚热闹过一回吧?”一个留着山羊胡的低声说。

    另一个圆脸胖子呷了口茶,带着点见怪不怪的调侃:

    “老兄,这你就不懂了!

    如今长安府就时兴这个!你方唱罢我登场!

    听说城东李大人家前几日,连他家那条养了十年的老狗生了一窝崽子,都摆了流水席收礼呢!

    知府大人这还算克制的了!

    要不是他家夫人和公子小姐嫌长安气候不适应,常住京城娘家,这宴席怕是也得一年办七八回!”

    山羊胡捻着胡须,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我说呢!看来这礼尚往来,光出不进也不是个事儿……

    哎,老兄,你说下个月我要是也办个宴,用我新纳的那房小妾的二舅妈再嫁这个由头,怎么样?够不够体面?”

    圆脸胖子噗嗤一笑:“够!怎么不够!只要帖子送得到位,保管有人来!”

    王明远听得嘴角微抽。

    原来师父那晚说的“收礼”是这个原因?

    不过转念一想,师父那番“七分做人”的道理,似乎也能解释得通,估计没少出去搭礼,这光出不进也不是个事,总得找个由头收回来点。

    人情往来,本就是官场常态。

    他收回心神,打量四周。

    花厅布置得并不奢华,但处处透着用心。

    窗明几净,桌椅摆放错落有致,墙上挂着几幅意境悠远的山水画。

    仆役们进退有度,添茶倒水悄无声息,对每一位宾客都态度恭谨,没有丝毫怠慢。

    即便是穿着朴素、明显带着乡气的王家人,管家也特意安排他们坐在视野不错的位置,还低声嘱咐仆役多关照些茶水点心。

    这份细致周全,让王明远对师父“七分做人”的本事,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能把方方面面都照顾到,让所有人都觉得舒服,这绝非易事。

    不多时,一名小厮快步走来,恭敬地对王明远道:“王公子,大人请您移步正厅,拜师礼即将开始。”

    王明远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对家人和张伯父点点头,跟着小厮走了出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