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坏了,我成汉末魅魔了 > 第71章 再送一里

第71章 再送一里

    这一夜,临别之际。

    羊耽与曹操在屋内畅谈了许久,谈了时局,聊了英雄,又推演了一番该如何平定幽州之乱。

    最后,曹操又亲自将羊耽一路送回了所住的小院,这才万分不舍地告别。

    不过,在羊耽经过荀攸所住的侧房之时,简单地披着外衣的荀攸拉开了房门,问道。

    “莫非曹孟德不愿放叔稷离去?”

    “公达多虑了,孟德与我乃好友,又怎会因此而恼?”

    羊耽笑着解释了一句,然后让荀攸无须担心,好生歇息,这才回到了房间。

    不过在脱了外袍后,仅是穿着一身中衣的羊耽推开窗户,看着那高悬弯月,回忆今日所做之事,细细地整理着思绪。

    这是羊耽的习惯,算不上是日三省吾身,但却也是为了避免出现了什么纰漏。

    偶遇华佗,这对羊耽来说纯粹就是个意外。

    可在意识到医道的不完善以及药材的稀少昂贵后,深知局势走向的羊耽就决意推动药材的大规模种植。

    在汉末乱世,人口暴降的间接原因有很多,但最直接的原因无非就两点:饥饿与疾病。

    尤其是瘟疫与伤寒,所造成的死亡数字是极其惊人的。

    医者不足,医道不完善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药材也远远不够。

    若是连药材都不足,就算华佗等神医有通天医术,面对大规模的瘟疫与伤害,也是无计可施。

    为长远计,为万民计,为家国天下计,几经思量的羊耽都不可能放弃大规模种植药材。

    以各种方式赚得的名声,正是使用之时,也正是为此事保驾护航之时。

    而羊耽向曹操所请的,则是让曹操代羊耽广邀各地世家豪强以及商贾在一个半月后,也就是八月十五前往泰山参与雅集共赏明月。

    这次的雅集,羊耽则取名为“大同雅集”,寓意为天下大同,也是羊耽在设想中迅速通过名声变现钱粮的路子。

    唯一让羊耽有些迟疑的,则是向曹操建言前往幽州平乱掌握兵权之事。

    就凭公孙瓒的水平,起跑线相近的情况下,想要压得住曹操的概率极低极低。

    因此在中平四年这个节点,曹操请战入幽州平乱,无疑能借到一股东风就此起势。

    让羊耽有所忧虑的,则是曹操借势而起占尽幽州之地,以幽州铁骑自北而下,横扫天下之势必然更甚于原轨迹。

    这对于未确定投效之人的羊耽而言,或会是一笔好投资,也可能会养出一个心腹大患。

    不过,再三思量了一番后,羊耽却是洒然地笑了。

    归根到底,羊耽所着眼的都是整个家国天下,希望能早日终结乱世,使汉人安居乐业。

    谁主天下,羊耽不是很在乎,在乎的是这天下太平。

    因此,羊耽打算推举刘备前往青州平定黄巾,既是为了报答刘备的救命之恩,也是希望青州战乱早日停歇。

    如今大力建言曹操往幽州而去,也是希望幽州能够早定。

    若不加干预,那么勾结乌桓的张纯直至两年后方才枭首。

    须知,这一场动乱不仅席卷幽州,还攻破了渤海、清河、平原,蔓延至冀州、青州,让整个黄河以北都蒙上了血色阴影,无数百姓被乌桓人的马蹄所踏。

    曹操此去,必然是对遏制动乱有益,使北方百姓少受外族劫掠之苦。

    羊耽扪心自问这一番对曹操的建言,或有私心,却也是无愧于家国。

    临近乱世的大汉,就如同一件破烂漏风的衣衫,初露锋芒的羊耽目前能做的也就是尝试缝缝补补,尽可能庇佑万民了。

    而在羊耽关上窗户,躺回榻上就寝之时,曹操并没有回府,而是前去寻找父亲曹嵩,与曹嵩密谈到了将近天明。

    向朝廷请战容易,但朝廷为何无力以雷霆之势镇压幽州动乱,无非就是朝廷已经没有多余的钱粮可用。

    即便允了曹操的请战,给了曹操官身兵权,也只会让曹操前往冀州自行招募兵马北上平乱。

    因此,曹操若要有所作用,那么就必须让自家的大贪官父亲出血不可。

    说服曹嵩,并不容易。

    在曹嵩看来,曹操此举却是吃力不讨好,自备钱粮为幽州平乱,图什么?

    乌桓人再如何凶悍,还能跨过黄河威胁中原不成?

    与其自备钱粮前去幽州拼命,还不如拿这笔钱向天子买官,足可保证曹操在朝廷中混得舒舒服服。

    这也是朝廷以及各个世家对于幽州之乱的普遍看法,那便是让幽州冀州自行想办法平乱就是了。

    羌人打进了三辅之地,还有威胁司隶的可能,不得不重视。

    可远在幽州的动乱,对于如今的朝廷来说已经腾不出多少精力去理会了。

    而在曹操费了极大的功夫说服曹嵩后,已近天明。

    曹操顾不得歇息,又速速令人准备了两大车的礼物,以作告别赠礼,然后一路相送了羊耽等人三里之远。

    行至三里亭,羊耽朝着前来相送的众人躬身行礼,道。

    “诸位莫要再送,且回吧。”

    昨晚被曹操熬了一夜的曹嵩本就是为了作秀,走了这么远早就走累了,正想顺势开口应下来之时。

    曹操却是先一步地执着羊耽的手,不舍地说道。“再送一里。”

    羊耽无奈之下,只得应允,又行了一里。

    “孟德,且回吧。”

    曹操仍是不舍地说道。

    “今日一别,操将往北,君去泰山,不知何日才能再见,且容我再送一里。”

    羊耽亦不禁生出几分感慨,又容曹操再送了一里,行至五里,开口劝道。

    “孟德,且回吧。”

    “操与叔稷之情,又岂止五里之长,请容我再送一送。”曹操诚挚地说道。

    可羊耽看着曹嵩那累得快要原地躺下的模样,明白曹操能撑得住,曹嵩已经要熬不住了。

    再送下来,那可就不仅仅是送别自己,曹操还得顺手把曹嵩给送走了。

    羊耽稍加沉吟后,吟道。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这几句一出,让曹操的表情更是动容,忍不住开口劝道。

    “叔稷不如与我同往幽州,为万民平乱,何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