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坏了,我成汉末魅魔了 > 第73章 重逢之喜

第73章 重逢之喜

    “让玄德担忧,实我之过也……”

    羊耽向着刘备施礼之余,又问道。

    “只是玄德怎么会在此处?我以为玄德仍在阳翟,还特意派人去寻玄德。”

    刘备还未回答,张飞便先一步大咧咧地说道。

    “叔稷,这可就是你不厚道了,离开阳翟也不及时派人告知一下,我们兄弟三人都到了南城好几天了,直至你家二哥收到你的来信之后,方才邀我等到羊氏族地暂居。”

    “而在得知你从谯县回来的路上,大哥还一直担心你路上是否有危险,屡屡都想往谯县的官道上寻你,又怕与你错过,都已经踌躇担忧两三天了,今晚可得罚酒三杯才行。”

    不过张飞的嗓门虽大,话语里却是没什么恶意,甚至更像在颇为亲近地调侃羊耽,使得羊耽都有些诧异。

    此前与张飞的关系不错,但还没到这种程度才是,如今反倒像是彻底对羊耽心悦诚服,在有意亲近似的。

    紧接着,五大三粗的张飞还搓着手凑了上前,有些脸红地说道。

    “还有你那字是怎么练出来的,教教俺,俺愿意拜你为师。”

    ?!

    看懵了张飞这表情的羊耽,如遭受了精神攻击愣在原地,脑海里回荡着一个念头。

    ‘猛张飞,你脸红个泡泡茶壶啊!’

    而被张飞三言两语就揭了短的刘备见状,颇感到几分不好意思之余,连忙出声呵斥道。

    “翼德,不得无礼。”

    直至这时,羊耽方才渐渐回过味来,想起尽显粗犷的张飞除了好酒,还对字画情有独钟。

    或是张飞已见过了《洛神赋》的摹本,又或是单纯听闻了天下第一行书之名,这才使得张飞的态度大变。

    【张飞羁绊值79】

    羊耽注意了一下羁绊值,发现张飞的羁绊值果然比上次分别之时有了明显的提升。

    旋即,羊耽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无妨无妨,翼德既然也好书法,闲暇之时正好相互交流,互为师长。”

    张飞难得的没有即刻理会刘备,而是连忙朝着羊耽拱手答应了下来,说道。

    “嘿嘿,那俺就提前谢过叔稷了,我们一言为定,到时候你可不准藏私。”

    而在刘备张飞与羊耽叙旧谈笑之时,关羽的目光却一直在紧盯着典韦。

    或是站在羊耽身后的典韦那气势过于凶悍,又或是感受到了隐隐的威胁。

    没有带着青龙偃月刀的关羽,手掌始终下意识地按在腰间剑柄处,保持着高度的戒备,暗暗评价了一句。

    ‘此人绝非易与之辈……’

    同样在时刻戒备着的典韦,手掌同样也是暗中握紧了短戟,目光在关羽与张飞之间来回扫着。

    一开始羊耽与刘备都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中,并没有察觉到什么,直至典韦与关羽之间的目光对视越发的焦灼。

    一个眼睛越瞪越大,一个眼睛越眯越小……

    大有种在针锋相对地对峙着的感觉。

    “云长。”

    “典君。”

    羊耽与刘备都分别唤了一声,这才打破了那种似在对峙的氛围。

    方才,刘备与张飞的注意力都在羊耽的身上,以至于都忽视了羊耽身后居然还跟着这么一位身形有如铁塔般的壮士。

    颇具识人之明的刘备,同样也是一眼就看出了典韦的不凡,问道。

    “这位豪杰乃是?”

    “正欲向诸位介绍……”

    羊耽稍稍侧过身子,让典韦显露出来之余,简单地讲述了一番典韦的事迹以及相遇的经过。

    得悉典韦曾为友杀人,关羽的表情为之动容,罕有地出言盛赞道。

    “真义士也。”

    旋即,关羽主动上前朝着典韦行礼,道。

    “在下解良关羽,关云长。”

    “陈留典韦。”

    典韦回应了一句,又分别向刘备跟人都抱拳示意了一番,而后又沉默寡言地站回到羊耽的身后。

    只不过典韦的这一位举动,却使关羽更为欣赏典韦。

    不仅仅是关羽曾有与典韦相近的遭遇,更重要的是关羽与刘备结义奉为兄长后,也是恪守兄弟之道,不敢有半分僭越之举。

    如今的典韦这般事事以羊耽为先的举止,如何能不得关羽的欣赏,让关羽萌生结交之心?

    不过,关羽是知进退之人,也不急于一时,因而在与典韦互换姓名后,就退回到了刘备的身后。

    旋即,羊耽又一一引荀攸、华佗、樊阿与刘关张互为引见,好一番热闹过后,众人方才往着羊氏族地内走去。

    此刻在羊氏族地之内,已有许多羊氏族人女眷在准备晚宴,有道道炊烟迎着日落飘起。

    尽管与费赐所备的宴席相比,这更像是家常便饭,但看着落座的一张张熟悉面孔,羊耽反倒吃起来感觉香甜可口许多。

    随着羊耽的名声传到泰山郡,传回到泰山羊氏的族地。

    许多族人一开始是不信,觉得可能是同名,再三确认过后,那却是个个都万分欢喜了起来。

    泰山羊氏累世三代出了二千石官员,这既是幸运,实则也是一种不幸。

    幸运的是,泰山羊氏好歹不至于没落为寒门;

    不幸的是,三代都是清官,这也使得泰山羊氏并没有如其余世家那般富有,许多不擅读书的族人平日基本是以务农为生,耕读传家。

    不过有泰山羊氏这个名头存在,相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已不知道好了多少。

    起码能在这世道中获得公平,免受各种欺压,保证温饱无忧。

    而与其余世家内部大多存在的嫡庶之争,主脉支脉之争不同,泰山羊氏的内部是少有的和谐团结。

    一来,泰山羊氏算上女眷,拢共也就百余人出头。

    二来,那便是泰山羊氏本就没有那么多利益可以进行纠纷;

    三来,也是泰山羊氏的家学所倡导的便是清正守己,即便不是每一位族人都擅长读书,可祖训如此延续下来,也使得家风颇正,争斗自然也就少了。

    而羊耽的异军突起,在许多羊氏族人们看来无疑是大好事。

    只要主脉的嫡三子羊耽不倒,再出一位二千石官员,那泰山羊氏起码还维持数十年的温饱无忧。

    这也使得这一顿家宴,不仅菜式少有的丰盛,族内各个远亲长辈那是轮番地对羊耽夸赞了起来,夸得羊耽明明没有醉都有些飘飘然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