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穿越六九住牛棚,意外修成遁地术 > 第321章 大伟的春天

第321章 大伟的春天

    公社大院儿里,两个知青的队伍相向而行。

    一队是准备去县里和地区参加招工、招生、招干"三招"的老知青,男多女少。

    一队是新来的知青,男少女多。

    新知青的队伍里有个瘦得跟麻杆儿一般的女知青,别人都有衬衫,有凉鞋,她却依然穿着洗的发白的仿军装,粘满泥土灰尘的布鞋,如鸭群里那只显眼的丑小鸭一般。

    两个屯子接知青的平车结伴进了革委会大院儿,革委会知青办的刘凤鸣赶忙招呼新知青集合,准备早点儿把这些人分配下去,早送走早省心。

    支书没少过来接知青,轻车熟路,都已经疲了,抽着烟袋锅子,静静的听刘凤鸣说着那些假大空的话,等待分给自己屯子的知青找自己集合。

    没多久,刘凤鸣拿出登记本,开始点名。

    "魏晓婷,张清清,张巧云,王美,王萍,朱国强,李志鹏……

    以上点到名的回屋带齐行李,然后去找林家窝棚大队的支书。

    李芳,李小慧,吴红欣……

    以上点到名的拿行李去找南岭屯子大队会计……

    其他人解散,要活动就在院子里活动,不要走远了。"

    女人多了,相对就麻烦一些,反倒是几个男知青,很快就打好了背包,过来找支书报到了。

    小马泡闲得无聊,正准备和吴大伟聊聊天,一连问了几声都没听回话。

    转头一看,只见吴大伟愣愣的盯着女知青宿舍门口那边,整个人已经傻了。

    "你干嘛呢大伟?有熟人?嘿!傻了?"

    "什么?"

    "你看什么呢?发春了?"

    "滚蛋,你才发春了呢。"

    "那你盯着人家女知青宿舍一直看?"

    "那个魏晓婷是我同学,上学那会儿她家条件挺好的,很活泼,很开朗,怎么如今变成了这个样子?

    要不是念了她的名字,我都没敢认。"

    "相中了?"

    "什么跟什么啊?就是同学……"

    小马泡拿胳膊肘撞了吴大伟一下,挤眉弄眼的道:"我懂,同学么,战友么,兄妹么,姐弟么,时间一长就成两口子了。"

    吴大伟懒得搭理他,朝着几个男知青走去。

    "同志,你们老家哪儿的?"

    吴大伟虽然已经在北大荒生活了好几年,口音依然带着点儿化音,一听就知道是哪的。

    "同志,我们都是京城来的。你也是京城的啊?"

    "嗯,我家在八里庄那边住。"

    "我们仨是东城区的,离得不远。"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吴大伟作为先行者、老三届,跟三个小青年聊了一会儿,慢慢熟悉起来。

    而这时候女知青们才刚刚收拾完东西,陆续过来集合。

    吴大伟没着急和魏晓婷叙旧,而是走到了支书旁边,悄悄和支书说了几句话。

    支书转身看了一眼往驴车上放行李的女知青们,一眼就看见个那个又高又瘦的女孩儿。

    这姑娘长得倒是还行,大眼睛,高鼻梁,瓜子脸,高高的个子,就是瘦,非常的瘦。

    按照现代人的说法,这是模特身材。按照老辈儿人的观念,这叫麻杆儿,浑身没有几两肉,不好生养。

    可她是自己干儿子吴大伟的同学,该照顾还是要照顾一下的,支书就把这事儿暗暗记在心里,琢磨着怎么安排合适。

    ………………………………………………

    驴车沿着林子间的土路走着,车上的小青年们第一次见到这些没见过的风景,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不时夹杂着惊呼。

    城巴佬么,没什么见识。遇着棵几人合抱不拢的大树要惊叹,看到个大水泡子要感慨,看到个没见过的小动物要讨论,见到吴大伟和小马泡他们去打山泉水更是激动的够呛,一路上嘴巴就没停过。

    此时已经是初夏了,加上这几天没下雨,大太阳晒得人没什么精神。

    这些小青年却好似不会口渴一般,不停的问来问去,仿佛十来个高音喇叭喂儿哇喂儿哇的,吵得小马泡恨不得拿毛巾把她们的嘴巴堵上。

    可是他不能,不仅不能堵她们的嘴,还要尽可能的展现当地人的友好。

    面对询问,他把环境和劳作讲的好似玩过家家一般,好似到了屯子里就吃喝不愁、过上了小康生活了,免得这些刚刚离开家的小姑娘、小小子吓得哭了鼻子。

    终于,驴车进了屯子,还是老规矩,先分队,然后安排住处和送知青的人手。

    来的时候知青们都已经在打听了,屯子里如何,哪个生产小队好,那个生产小队人多,哪个生产小队有老乡……

    魏晓婷却没有参与讨论,只是很安静的听着,只是偶尔看向前面那辆驴车上的吴大伟。

    她是臭老九的后代,被父母影响到了,不仅没能上大学,还和父母、弟弟在冀省某劳改队待了几年。

    今年年初,由于她们一家表现良好,而且没有调查出来什么大问题,加上她爸的朋友帮忙,所以她们一家才得以回城。

    这可是很难得的,一般进了劳改队都是被针对的,想提前出来太难了,十年结束好几年了都没能回城的也大有人在。

    只不过回城归回城,她爸妈的工作没了,只能跟同样被单位开除的哥哥一家挤在一间小屋子里。

    一家人打零工也挣不了几个钱,想坐吃山空也得有的吃才行。

    关键是知青办一直上门动员,所以她和家人一商量,干脆和弟弟一起报名下乡了。

    她弟弟运气好,有个同学帮他托了关系,分配到了香河那边,她只能随着大流来了北大荒。

    原以为自己和比自己小好几岁的知青一起分配,注定是碰不见熟人的,哪知当她无意间扫了一眼,居然见到自己的同学吴大伟赶着驴车进了公社大院儿。

    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她的成分也不好,还不知道等待着自己的会是什么,一个姑娘家家的,说是不紧张是假的。

    能见到个熟人,这让魏晓婷感觉心里多了一丝安慰,总归不再是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这年月男女大防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两个老同学虽然都没有说话,但是彼此的眼神碰撞的时候,还是多了一些异样。

    就好像两个相距不远的磁铁,哪怕吸不到一块儿,那种吸引力却是切切实实的存在着的。

    有的时候,年轻男女之间就是少了一个契机,一旦到了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环境,就会不由自主的慢慢靠近。

    坐在旁边的小马泡忍不住撇撇嘴,他这人比较直接,最是看不惯这种拉扯。

    在他看来,老同学么,大大方方的上去相认,说说话,唠唠嗑,相中了就直接问对方要不要结婚,这有什么啊?

    吴大伟这家伙偏要搞得磨磨唧唧的,一点儿也不爷们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